1.分析说明题- (共4题)
场景一 李明带着表弟表妹到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游玩,给他们介绍西柏坡红色旅游区。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李明很有成就感。
场景二 国庆节那天,李明应同学小刚的邀约,一起到冬枣采摘园,他们边游览,边采摘,边品尝,非常开心
场景三 小区召开关于小区绿化的建议商讨会,作为小区的一员,李明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叔叔阿姨们向他投来了赞赏的目光。
(1)在三则场景中,李明分别是什么身份?每种身份分别是通过哪种社会关系确定的?请你据此完成下列表格。 | 身份 | 社会关系 |
场景一 | | |
场景二 | | |
场景三 | | |
(2)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我们融入社会生活有何意义。
材料一 《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87.4%的未成年网民会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其中,会在网上做作业的未成年网民占比最高,达到45.5%;其次为在线答疑,占比为39.8%;通过互联网复习学过的知识和背单词的未成年网民占比也均超过35%。
材料二 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而30.3%的未成年网民曾在上网过程中接触到暴力、赌博、吸毒、色情等违法不良信息,网络不良信息就像一只“黑手”,成为威胁青少年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一个重要知识点?(2)材料二中的“不良信息”还会带来哪些危害?
(3)为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请你为同学们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在万州长江二桥与一辆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公交车坠江,15人遇难。事件发生后,网络疯传是女司机逆行导致公交车失控坠江的,一时间社会反响强烈,人们纷纷谴责这名女司机,女司机不仅要承受着身体的伤痛,还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后经警方调查,其真相是公交车上的一名女乘客坐过站点,要求司机中途停车,司机以未到公交停靠站为由,拒绝了她的要求。激烈的争执后,女乘客开始殴打司机,随后两人互殿,导致车辆失控,撞上了相反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最终酿成悲剧。
(1)你认为女司机遭受二次伤害(即承受的精神压力)的原因是什么?(2)网民对女司机的二次伤害,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3)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做哪些有益的事。
福州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意见》明确要求要安排小学四至六年级期间3天、初中一至二年级期间4天、高中一至二年级期间5天的研学实践时间,研学活动明年将在全市中小学实现全覆盖。
暑假中,某中学积极响应《意见》要求,开展研学活动,以下是林林同学的记录,请你与同学们一起探究。记录一:研学探究
学校团委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好友森森不屑地说:“我可不想参加,好不容易放假了,我还想在家里看看电视呢!”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劝说森森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至少两点)(2)请你说说,森森等同学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两点即可)
记录二:研究所见
在某数字展览馆,研学中的森森了解到:如今,“4G+”“5G”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网络,还变成了一种触手可及的生活:早上上班前,打开手机,“移动气象站”会实时推送天气指数;平日里遇到个头疼脑热,在手机上就能完成预约挂号;在城市商圈、咖啡厅等人群集中区域,高速的“4G+”网络,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邮件处理、电子商务等移动办公业务……
(3)结合材料分析,你从材料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它表现在哪些方面?记录三:研学收获
在研学车上,同学们主动给老师让座;到达景区停车场后,同学们靠着马路右边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研学路上,男生主动帮女生背行李,女生把水让给男生喝;在游览途中,同学们中的“环保志愿者”不忘曾经的誓言,一路检拾路旁的矿泉水瓶和其他垃圾……
(4)你打算怎样向以上同学学习从而养成亲社会行为?2.简答题- (共1题)
某校学生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志愿活动,他们义务打扫马路,到新城区草坪捡拾垃圾,又组织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
(1)材料中同学们的这些行为统称为什么行为?请再列举一例类似的行为。(2)同学们参加这类活动有什么意义?
3.单选题- (共11题)

①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不受限制
④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①某网站发布了“中奖”信息,但领奖之前要先纳税
②某网民在网络上发布寻亲信息
③某网民发布了侮辱诽谤某明星的信息
④某网站对未经核实的某地发生地震的信息进行散布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 |
B.与好朋友一起上课外补习班 |
C.参加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
D.在学校国旗下演讲时发表自己的观点 |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
B.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
C.我们要关心国家发展,并为之自豪 |
D.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
A.地球实在太小了 |
B.网络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
C.互联网可以实现人类一切梦想 |
D.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
A.互联网使各种文化趋于统一 |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
C.网络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
D.网络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互联网为经济贸易交流提供新途径
③“互联网十”可以解决一切经济难题
④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完全代替了传统模式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③ |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个人与他人有关系,与社会没关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A.网络强大到可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需要 |
B.网络改变世界,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
C.网络的积极作用可以取代它的消极作用 |
D.网络让我们的信息交流变得自由无约束 |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4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