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uán) 蹇劣(liè) 尴尬(ɡān ɡà) 重峦叠嶂(zhànɡ) |
B.酝酿(yùn niànɡ) 剽悍(piāo hàn) 怒不可遏(è) 不蔓(màn)不枝 |
C.镂(lòu)空 澄(dènɡ)清 稍近益狎(xiá) 据理臆(yì)断 |
D.祈祷(dǎo) 隽(jùn)妙 涓涓(juān)细流 高瞻(zhān)远瞩 |
2.
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颤抖 生崖 姹紫嫣红 先发制人 棱角分明 |
B.岑寂 奢侈 闲廷信步 轻举妄动 家谕户晓 |
C.丘壑 崎岖 别具匠心 孤苦伶仃 拍案叫决 |
D.腼腆 犀利 豁然开朗 引经据典 匠石运斤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了,我有点措手不及。 |
B.站在贺龙铜像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
C.音乐与爱因斯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虽然没有走职业音乐家的道路,但那把心爱的小提琴却陪伴了他一生。 |
D.张家界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提质市城区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班的语文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一个班级。 |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读写。 |
C.王羲之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 |
D.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
6.
(2015届辽宁锦州中考)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
①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
②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
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⑤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视野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到了16岁左右时,年轻人得有点大视野。
①16岁之后,年轻人会进入一个视野拓展期,
②16岁之前的孩子,眼中大多是孩子气的东西;
③而随着高度的上升,视野会变宽。
④在这个阶段,你所看到、接触到以及思考到的,都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⑤这是16岁左右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般过程。
A.①③②④⑤ | B.②④⑤③① | C.②①④③⑤ | D.①②⑤③④ |
2.诗歌鉴赏- (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题1】这首诗借用了什么典故?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题1】这首诗借用了什么典故?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8.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 临:_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_
(3)阅十余岁 阅:___________ (4)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小题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一寺临河干 临:_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_
(3)阅十余岁 阅:___________ (4)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闻之笑曰 | B.当求之于上流 | C.一老河兵闻之 | D.其反激之力 |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小题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小题1】依次填在文中横线句中的词,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小题2】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
【小题3】所选文段采用的是 说明结构。
【小题4】第④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小题1】依次填在文中横线句中的词,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A.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 B.配合 映衬 布局 层次 |
C.布局 映衬 层次 配合 | D.映衬 层次 布局 配合 |
【小题3】所选文段采用的是 说明结构。
【小题4】第④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名著阅读- (共1题)
10.
名著阅读。
(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少部分以 或人为主人公。
(2)请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与寓意对号入座。
故事:A《狼和小羊》 B《农夫和蛇》 C《蚯蚓和狐狸》 D《狐狸和葡萄》 E《蚂蚁和蝉》
寓意:以上选项中,讽刺恩将仇报的恶人和帮助恶人的伪善的人,如( );讽刺找借口自我辩解的,如( )。(只填选项字母)
(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少部分以 或人为主人公。
(2)请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与寓意对号入座。
故事:A《狼和小羊》 B《农夫和蛇》 C《蚯蚓和狐狸》 D《狐狸和葡萄》 E《蚂蚁和蝉》
寓意:以上选项中,讽刺恩将仇报的恶人和帮助恶人的伪善的人,如( );讽刺找借口自我辩解的,如( )。(只填选项字母)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