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A.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觥筹交错(gōng) 日星隐曜(yào) |
B.樯倾楫摧(qiáng) 树林阴翳(yī) 淫雨霏霏(fēi) 雾凇沆砀(kàng) |
C.伛偻提携(qū) 天上宫阙(quē) 林壑尤美(hè) 山肴野蔌(shù) |
D.停杯投箸(zhù) 薄暮冥冥(míng) 毳衣炉火(cuī) 岸芷汀兰(dīng) |
A.徜徉在清新雅致的香山上,只觉得心旷神怡,几天来的焦躁被一扫而光。 |
B.登上黄山之巅,但见一派云蒸霞蔚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
C.和风吹拂,碧波荡漾的洞庭湖春和景明,泛舟湖上,满眼的春光浸入眼底,置身其中,犹如神游仙境。 |
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
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 |
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
C.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 |
D.种菜是我在狱中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
A.多水的江南是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C.我看流云慢慢的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
D.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 B.①③②⑤④ | C.⑤③④②① | D.⑤④②③①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作者是稀罕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
B.《沁园春·雪》是***的作品,词中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雄阔壮丽的北国雪景图。 |
C.《我爱这土地》中的“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对待侵略者的愤怒;“黎明”象征解放、独立、自由的曙光。 |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书写爱的光艳、轻灵、柔美、庄严和自由。 |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有所不同呢? |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
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开:
(2)杂然而前陈者 陈: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题3】《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小题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文章①-③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题3】文章④⑤段论证了读书的好处,请再为“读书有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小题4】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小题5】联系你的阅读经历,谈谈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
4.对比阅读- (共1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②不充③,日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 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③不充:不足,这里指喝不上。④日昃(zè):太阳偏西。【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
(2)或异二者之为 或: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小题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_______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 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 的表达方式。
【小题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5.综合性学习- (共2题)
某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总结的调查材料:
材料一: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二:西风东进,洋节流行,奉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三: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①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②你认为造成材料一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材料一:“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国道,交通事故节节高。”去冬今春,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级级升高的雾霾天气预警,警示着飞速发展的中国已经到了必须经济转型的时候。
材料二: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要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要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
材料三:“持续的雾霾已经向我们发出严厉的警示,中国经济到了必须彻底转型的时候,绝不能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经济发展不可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代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国华教授说。
①材料一中化用***《沁园春 雪》中的词句来描写雾霾,有什么好处?
②概述上面三则材料阐述的主要观点。
6.作文- (共1题)
(1)希望像灯塔一样明亮,希望像启明星一样指引方向,希望像溪水一样清澈,希望像常青树一样蓬勃,希望像火种一样温热,希望像浓荫一样清凉……当然,希望对你的要求也很高,它要求你有一双慧眼、有一颗耐心、有一个好的方法、有一份坚忍不拔的毅力。因为,希望常在转角处。
请以“希望,在转角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言之有理,表达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④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年轻人.整日埋怨环境不好而使自己一无所成。一次,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往求教。来到寺庙后,年轻人就向高僧提出了学习移山之术的请求。高僧说:“好吧,请随我来。”接着.高僧就带着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翻过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侧,现在移到了我们的右侧,这就是我的移山之术。”年轻人迷惑不解,高僧进一步说道:“客观环境是不可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年轻人若有所悟。
生活中,你也有过类似的见闻、体验或感受吗?请以“改变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记述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文中不要出现你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