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图中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了乙的血液,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 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了丝虫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在患病前是______________,
(3)蚊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甲是_________________。
(2)乙在患病前是______________,
(3)蚊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问题:
材料一 巴斯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子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进行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使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有一男
孩子被狂犬咬伤,不治必死,在狂犬病发病的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果然平安无事。
材料二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属于一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
材料三 近几年, 已发生几起被恶狗咬伤虽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仍不幸死亡的事件。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的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
(1)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属于________,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巴斯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子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进行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使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有一男
孩子被狂犬咬伤,不治必死,在狂犬病发病的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果然平安无事。
材料二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属于一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
材料三 近几年, 已发生几起被恶狗咬伤虽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仍不幸死亡的事件。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的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在24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
(1)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属于________,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2)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5题)
4.
我国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有计划地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预防接种,比如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
B.接种的卡介苗属于抗原 |
C.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
D.接种卡介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
10.
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抗体是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 感染SARS康复后的患者体内可能存在SARS病毒的抗体
C. 一种抗体可以针对多种抗原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
D. 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
A. 抗体是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 感染SARS康复后的患者体内可能存在SARS病毒的抗体
C. 一种抗体可以针对多种抗原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
D. 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
12.
据统计,由女性艾滋病患者所生育的孩子中,大约有1∕3的孩子会成为新的艾滋病感染者,那么,这种母婴传播的途径最有可能是 ( )
①胎盘传播 ②产道传播 ③母乳传播 ④餐具传播 ⑤空气传播
①胎盘传播 ②产道传播 ③母乳传播 ④餐具传播 ⑤空气传播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③ |
13.
从去年开始,我市各学校相继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抗体
B. 从传染病防治措施讲,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C.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D. 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同学,也可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A. 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抗体
B. 从传染病防治措施讲,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C.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D. 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同学,也可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14.
下列关于计划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应广泛开展计划免疫工作 | B.实行计划免疫能有效的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
C.没病就不必进行预防接种 | D.我国规定12岁以下儿童实施四苗常规接种 |
16.
预防艾滋病(AIDS)正确的措施是
A. 饮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
B. 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及高度腌制食品
C. 不吸烟、酗酒,不食用发霉的花生食物
D. 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遵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
A. 饮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
B. 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及高度腌制食品
C. 不吸烟、酗酒,不食用发霉的花生食物
D. 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遵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
3.选择题- (共11题)
25.
名著阅读.
大家都围住他,对他说:“再见!再见!再见!”有的摸摸他,有的拥抱他,大家不约而同地要向这个勇敢而出色的少年告别,真是热闹极了!(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选段中“他”的名字是{#blank#}1{#/blank#}。
26.
名著阅读.
大家都围住他,对他说:“再见!再见!再见!”有的摸摸他,有的拥抱他,大家不约而同地要向这个勇敢而出色的少年告别,真是热闹极了!(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选段中“他”的名字是{#blank#}1{#/blank#}。
27.
名著阅读.
大家都围住他,对他说:“再见!再见!再见!”有的摸摸他,有的拥抱他,大家不约而同地要向这个勇敢而出色的少年告别,真是热闹极了!(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选段中“他”的名字是{#blank#}1{#/blank#}。
4.填空题- (共8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