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586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譬如 荒僻 晴天霹雳B.侮辱 忏悔 诲人不倦
C.蔚蓝 猥琐 无所畏惧D.默契 修葺 可歌可泣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 恳切 海市唇楼 血气方刚B.矜持 稠密 姗姗来迟 精心动魄
C.污秽 秩序 天涯海角 千钧重负D.辜负 摸拟 不期而至 以身作则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屡教不改、至死不渝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
B.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C.张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每节课都能让不苟言笑的学生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因此她的课特别受欢迎。
D.天舟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意味着向着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成更进一步。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认真地、一丝不苟地讨论并阅读了《红岩》。
B.李达康书记说得好:你只要不干坏事,就没谁能坏你的事儿。
C.我不愿生活像个问号,东张西望找不到自己的跑道,把自己的青春浪费掉。
D.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除了它能锲而不舍之外,就是因为它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暖花开时节,樱花基地游客特别多,下午三、四点钟还有人来。
B.你问我原定的《梅岭三章》为什么换成了《驿路梨花》?我怎么知道?
C.张华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南翔技校,我在一家公司当了文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D.《黄河大合唱》演唱开始,班长紧张地指挥我们:“风在吼,马在叫,预备——叫!”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此时正是三五之夜,月亮已经爬上中天了, 。风来了,楼房和山影在水中摇曳着,显得神秘而又朦胧。
①在深蓝色的夜空上高高地悬挂着 ②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上
③银色的光华散射在大地上 ④向大地散射银色的光华
⑤梅河暗绿色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楼房和山影   ⑥梅河两岸的楼房和山影倒映在暗绿色的水里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②③⑤
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白丁”“布衣”都指平民;“岱宗”“岳父”都指泰山;“四书五经”的“经”指《诗经》《金经》《三字经》等。
B.《伟大的悲剧》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五人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他们的失败之悲、死亡之悲。
C.《爱莲说》《孙权劝学》《河中石兽》是按写作年代先后排列的。都德、普希金、端木蕻良分别是法国小说家、俄国诗人、日本作家。
D.《乐府诗集》是一部由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歌辞总集。《陋室铭》的“铭”原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两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一句从侧面描写飞来峰之高,“ ”一句说出身在塔的最高层的好处。     
(2)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改革抱有怎样的决心呢?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刘翀读书
刘翀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①十万。会②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③甫④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注释】①将:率领,带领。②会:恰逢,正赶上。③沟洫:田间水渠。④甫:刚,才。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尔辈不能究物理(     ) (2)求之下流固颠(     )
(3)自谓可将十万(     ) (4)人几为鱼(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非木杮 / 安能辨我是雄雌B.山门圮于河 / 使试于一村
C.天下之事 / 自练乡兵与之角D.众服为确论/ 几为所擒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里无迹。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小题4】《河中石兽》中,寺僧认为石兽在下游,寻找的结果是“    ”;老河兵认为石兽在上游,寻找的结果是“ ”。《刘翀读书》中,刘翀“自谓可将十万”,带兵的结果是“     ”。
【小题5】结合选文说说,讲学家和刘翀分别错在哪里?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①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白纸,等待我们用血水、汗水和泪水去描绘自己奋斗与拼搏的轨迹,那么生命便是一支铅笔,它总是用自己瘦瘦的身躯,在洁白的纸上流泻出人生的风风雨雨(甲)……
②生命之所以是一支铅笔,而不是钢笔、毛笔,是因为钢笔和毛笔都可以多次使用,只要吸上墨水,它们就能长时间地写下去。而铅笔却不是这样,它总是不断地磨损、衰减,用去一截便少一截,这就犹如光阴从我们身边一日一日地溜走,并且永不复返。鉴于此,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须知铅笔是越用越短……
③生命是一支铅笔,意味着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写出了错字、别字甚至病句(乙),你就可以用觉悟的橡皮轻轻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处,重新斟酌,重新运笔,“书写”自己新生后的火热激情。一个人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不愿正视它和改正它。
④生命是一支铅笔,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你都可以从从容容、认认真真地进行速写或者素描。你可以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用洒脱的行楷抒写你的拼搏,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沉稳的正楷抒写你的执著(丙)……
⑤生命是一支铅笔,你可以用它为自己的未来描画一个充满希望的蓝图;也可以用灯下苦读的身影作细线条,用黎明早起的身影作粗线条,给自己紧张而饱满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剪影。
⑥生命是一支铅笔,它还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启示——做人,要像它一样,时时刻刻把腰杆挺直(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处:指生活中出现的坏天气。
B.乙处:比喻所犯过失、错误甚至失足。
C.丙处:写出生命在不同环境下或拼搏或执着的两种精神状态。
D.丁处:是说做人要正直,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小题2】下列不能表明生命与铅笔的相似点的一项是
A.越用越短B.能留下痕迹C.可以改正错误D.充满希望与活力
【小题3】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与②~⑤段在结构上属于递进关系。
B.第②段将铅笔与钢笔、毛笔作对比,突出铅笔越用越短的特性,说明我们要懂得珍惜。
C.“铅笔越用越短”揭示了铅笔宁愿牺牲自己(“短”)也要为人民服务(“用”)的伟大精神。作者将生命比作铅笔,就是希望有生命的人要有铅笔的奉献精神。
D.第⑤段的“灯下苦读”“黎明早起”,是从早到晚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情景。所在句子意思是说,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充满活力,值得我们用生命这支铅笔粗细不一地勾勒出来。
1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人类的理想身高是多高
①人类的身高未必是越高越好。现在,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是荷兰人,2014年的统计表明,荷兰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825米,女性的平均身高达1.7米,居世界之首。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并非人类的理想身高。人类的理想身高应当是168厘米,最佳变动范围在167~170厘米之间。
②理由是,机体的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体表面积与身高成正比,身高每增加5%,体表面积相应地增加10%,则身体需要多消耗20%的能量。身材高大者为了维持生存,就需摄入更多可提供能量的食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氧气,从而增加机体各器官的负担,很可能会影响寿命。
③其实,人类的理想身高也只是一种假说,是否如此,需要实践来检验,不过,个子矮的人确实比较健康长寿,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多事实的验证,从这个角度来看,矮个子可能真是人类的理想身高。由此,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如果不加限制,人类到底能长多高。如果排除所有生物因素,有人从纯物理角度来判断,人能到达的最高高度是7米。人体的密度大约是1克/毫升(立方厘米),人的身高如果超过7米,骨头就会碎掉,所以上限是7米。
④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说,实际上,人的身高还没有到达这个高度时,各种基本生理功能就难以为继了。同样是按照物体的面积和体积之比衡量,人达到一定高度时,表面积将按平方数增加,体积则按立方数增加。于是,人体生理功能的维持就勉为其难,尤其是心血管的功能。恐龙的身躯很大,其神经系统却难以进化到有效管理其庞大的身躯,以恐龙小小的脑袋管理几十吨重的身躯,必然使其成为生物史上典型的管理失败者。当然,恐龙庞大的身体导致其行动的不便和巨大的食量,也使得其生存较为困难,种种因素促使其最终走向灭绝。人的身高要达到7米,其心脏和其他器官也得相应地配套进化,而且人的行为和动作将变得笨拙。这虽然并非不可能,却不是人所想要的理想高度。而且,当人的身高如此发展时,人类也会千方百计来阻止这样的进化。
⑤另外,人的身高与遗传基因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研究人员也逐步证明基因多态性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身高的显著影响,45%左右的身高差异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同时,环境因素也能通过作用于基因表达而对身高造成影响。因此,要预测人类身高到底会长到多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
⑥其实,人类的身高还是以矮小为好。矮小,体表面积相应地减小,则身体消耗的能量也会减少,所有的器官和生理系统也不会太疲劳和负担过重,容易长寿。例如广西巴马县的百岁老人有81人,在当地总人口中的比例为31.7/10万。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是,百岁老人的比例为0.75/10万,巴马的这一比例居世界前列。巴马人长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男性平均1.5米左右,女性平均1.4米左右。
⑦所以,人类的理想身高为168厘米不无道理。
【小题1】本文提到的两种假说分别是什么?影响身高的因素是什么?
【小题2】身高与寿命有着怎样的关系?并结合本文内容加以说明。
【小题3】第②段末尾的“很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4】第⑥段划线文字运用举例子、  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小题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2014年的统计可知,目前为止世界上身高最高的人是一个荷兰人。
B.人达到一定高度时,表面积和体积按立方数增加,维持心血管功能难度大。
C.中国长寿之乡的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这一点可以说明个子矮比较长寿。
D.研究证明,环境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基因因素对人类身高的影响。

5.名著阅读(共1题)

12.
名著《海底两万里》解读。
(1)书中哪些想象事物如今变成了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情节:阿龙纳斯教授跟随诺第留斯号进行了海底探险,在南极曾经因缺氧而窒息。请简要说说诺第留斯号是如何陷入险情,又是如何脱离险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3.
总要求:①以下两题选做一题。②选材恰当,语句晓畅。③字迹工整,500字以上。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
(1)课堂里,一定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情,出现过很多触动心灵的人物。请你以“课堂里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前补全题目。
(2)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呢!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