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山东省庆云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585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4

1.资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根据学习的生物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2016年来, “埃博拉”成为全球知名热词,埃博拉疫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如图是引起疫情的埃博拉病毒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已经通过了灵长类动物的安全检测,志愿者已成功接受了实验性疫苗的早期测试。某科研所在测试埃博拉疫苗对灵长类动物的免疫效果实验中,用身体状况相当的20只猴子平均分成A、B两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组别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处理情况
 结果
处理情况
 结果
 A组
注射埃博拉实验性疫苗
 不患病
注射埃博拉病毒
 不患病
 B组
 不注射埃博拉实验性疫苗
 不患病
注射埃博拉病毒
患病
 
(1)埃博拉病毒和其他生命形式相比,其结构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埃博拉患者体内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大量减小,甚至七窍流血而死。血小板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侵入埃博拉病毒后,会出现打喷嚏症状,打喷嚏是鼻粘膜受刺激后人体的反应,这是人体的第_______道防线在起作用。
(4)为了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有:①经常用肥皂洗手,以保持双手的清洁;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上述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5)假疫苗对传染病的预防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果在资料一的实验中给A组猴子第一次处理时注射的是假疫苗,则在经过第二次处理后,A组猴子和B组猴子一样会患病,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人注射过乙肝疫苗,会不会对埃博拉病毒起到防御作用呢?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反映出猴子先后接种埃博拉疫苗后,血液中产生相应抗体的情况。图中显示受疫苗刺激后产生抗体数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持续的时间长,因而预防接种通常应进行两次或多次。上述免疫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单选题(共4题)

2.
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运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B.发芽的马铃薯去芽后可食用
C.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呼吸道畅通,再实施人工呼吸
D.小刚上肢受伤,血液呈暗红色并缓慢而连续地流出,可指压伤口远心端止血
3.
下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出的部分法定类型传染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
 类型
 乙类
 丙类
 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疟疾、血吸虫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A.狂犬病、流行性感冒都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
B.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
C.注射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注射的疫苗属抗原
D.“防疫人员穿着隔离服”属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4.
如图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研制Zika病毒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抗体浓度的变化。请分析志愿者在这两周内的哪一天和Zika病人接触感染风险最小(  )
A.第2天B.第5天C.第9天D.第15天
5.
下列两图是关于人体免疫的图解,请仔细观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乙图所示杀菌物质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
C.甲图所示是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乙图所示是保护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