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同步练习2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575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0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皋(gāo)    燕然(yān)    征蓬(péng)
B.徙倚(xǐ) 汉塞(sài)    白沙堤(tī)
C.驱犊(dú) 萧关(xiāo)  贾亭西(jiǎ)
D.萋萋(qī) 采薇(wēi)   啄春泥(zhuó)
2.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东皋薄暮望(接近)
牧人驱犊返(小牛,诗中指牛群)
B.芳草萋萋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
白云千载空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C.长河落日圆(黄河)
萧关逢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D.江入大荒流(辽远无际的荒原)
几处早莺争暖树(温暖的树)
3.
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相顾/无/相识
B.烟波/江上/使人愁
C.最爱/湖东行/不足
D.月下/飞/天镜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野望》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B.《黄鹤楼》由崔颢创作,这首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C.《渡荆门送别》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表达了作者痛苦的难以割舍的思乡之情。
D.《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2.诗歌鉴赏(共4题)

5.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小题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小题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小题3】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字以内)
【小题4】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典属国要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在燕然前线。
6.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小题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赏析。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琢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小题2】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
【小题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山 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登 楼
韦应物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
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
【小题1】“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登楼》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
【小题3】下列诗句借“叶”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所表达的情绪不相近的一项是(   )
A.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韩氏《题红叶》)
B.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C.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语言表达(共2题)

9.
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10.
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野望》的中间两联。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局》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学对联
(2)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就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作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的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12.
作文小练笔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抒发了自己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请你也描绘出春天的美,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4道)

    语言表达:(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