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英墩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57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4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记”和《捕蛇者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白杨礼赞》是我国清代作家茅盾的散文。
D.《孔乙己》中孔乙己想教鲁迅写“茴”字的四样写法。

2.句子默写(共1题)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7)__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
(8)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_。
(9)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10)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树。
(11)《卖炭翁》中与《观刈麦》 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是作者在追问。
B.“绿肥红瘦”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小题2】本词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捕蛇者说>(节选)
【乙】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有声。余问故,阍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 
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死肌 去:__________    (2)若之乎 毒:__________
(3)不惊错   胜:__________    (4)鼠何老虫 名: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甲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一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二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医以王命聚之。
(2)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小题4】甲文从 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乙文“余惊错欲走”的原因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⑪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⑫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⑬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⑭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⑮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 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 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是略写。
D. 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颗小白杨。
【小题2】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小题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 “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5】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6.
在“探究神话”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后面小题。
【小题1】请你为本小组这次活动确定一个探究方向
如:从神话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题2】许多神话中出现的事物在生活中已经成为现实,请你至少列举四种
如:千里眼------望远镜
(1)   (2)
(3)  (4)    
【小题3】请说出四个神话故事名称
(1)     (2)
(3) (4)

7.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猎豹快速奔跑是长处,羚羊灵活跳越是长处,大树参天、小草铺地也是长处:每个生命都有长处。聪明好学是长处,朴实勤劳是长处,孝敬父母、善于合作也是长处:每个人都有长处。每一种长处都值得我们欣赏。

请以“长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但不得直接以话题为题目。要求:①请先写出完整的题目。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8.其他(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众目睽睽 B、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A、zhuó 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A、励 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承载 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_ ②处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处(____)乙处(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