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展第三章 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检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5710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1

1.资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尽管在蓝藻出现之前,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但现在证据表明,那时海洋中有较丰富的有机物,而且有原始生命。直到距今30亿~20亿年以前,蓝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地球上的大气中才逐渐有了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还转化为臭氧(O 3 )……经过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了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
(1)蓝藻的营养方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原始生命的营养方式可能为______,通过_______呼吸获得能量。

2.单选题(共11题)

2.
下列关于化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证明爬行类是由鸟类进化而来的
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
C.把一个陶瓷器皿埋进土里,十年后可成为化石
D.有鱼类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
3.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它们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灭绝了.有科学家提出假设: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灭绝的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支持这一假设的最有力证据是(  )
A.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灭绝的时间相对较短
B.恐龙的化石常常是集中出现的,可能是同时大批地死亡
C.在恐龙灭绝的前一段时期,恐龙的骨骼出现变形
D.恐龙数量减少的同一时期,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4.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化石B.比较解剖C.科学推测D.细胞研究
5.
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
B. 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
C. 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
D. 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
6.
右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B.丁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C.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D.戊的结构比甲的复杂
7.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千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 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 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 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     D. 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8.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
A.向日葵 B.肾蕨
C.葫芦藓 D.海带
9.
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遗迹
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顺序
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
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10.
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如下表.由此可初步推断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  )
地层
形成化石的生物
甲地层
恐龙蛋、始祖鸟、龟
乙地层
马、象牙、犀牛
丙地层
三叶虫、乌贼、珊瑚
 
A.丙、甲、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乙、丙、甲
11.
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不能推测的是( )
A.生物进化的趋势B.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生物的生存年代D.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
12.
始祖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 )
A.古代鱼类B.古代两栖类C.古代爬行类D.古代哺乳类

3.选择题(共2题)

13.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说话,原因是(  )
14.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在清水中。目的是(      )

4.填空题(共1题)

15.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___。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___。只是在距今20亿至30亿年以前。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以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