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570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踉跄(niàng)   女红(gōng)    霎那(shà) 参差(cēn)
B.蓦地(dì) 奔丧(sāng) 歉疚(jiū) 私塾(shú)
C.簌簌(sù) 猝然(cù) 娓娓(wéi) 琐屑(xiè)
D.诧异(chà) 字帖(tiè) 眷恋(juàn) 佃农(diàn)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2017年,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地方接连发生的爆炸袭击事件让世界反恐联盟变得炙手可热。
B.鳞次栉比的葛藤遮盖了光滑的卵石,离这不远处有一座彩虹般的水泥桥飞架。
C.科学家谈到乘“蛟龙”号下潜深海的经历,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不速之客。
D.好多明星正当壮年却身患不治之症,真是风烛残年,让人感慨万千。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如何实施校本课程走班制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通过开通校园定制公交,使校园周围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D.加快市区江阳路快速通道建设,是我市积极推进南部新城战略发展的重要举措。
4.
下列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A.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留有印象”。
B.教学相长   祖籍广东   精神振奋   营养丰富
解说:这些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C.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我?要跟你去。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表示说话人很想去,但怕对方不同意。
5.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法国小说家都德。文章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战国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这则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和对祖国的热爱。
C.《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他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
D.《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本文表现了广大的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

2.字词书写(共1题)

6.
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中写汉字。
静mì(________)的深夜,líng(________)听窗外的自然之声,你注意到大地时刻变换的色 彩了吗?那是最美好的乐章,最安静的天籁,是最奇异的风景。当我们沉静于dì(________)听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生命在季节的流转中日渐丰yíng(________),与自然互相交融的幸福。

3.句子默写(共1题)

7.
默写。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⑥橘生淮南则为橘,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寡人反取病焉。
⑧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4.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小题1】颔联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小题2】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何作用?

5.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鳋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②纪:原是一个诸侯国,后为齐国兼并。③鳋(sāo):鱼腥味。④闾(lǘ):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泛指人聚居处。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何以亡也”中的“以”意义和用法最相似的一项是(    )
A.以丛草为林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吾欲辱之何以也?D.岁以大穰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今方来______________ ②乃发视之__________________
③则恶其鳋也__________ ④晏子对曰:“不然。”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
③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小题4】写出这则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6.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完成下列小题。
①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
②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③略识之无,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④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⑤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⑥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⑦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那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⑨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⑩阅读带来的巨大快乐,是任何其他的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小题1】作者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用原文回答)
【小题2】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题3】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第小节?
【小题4】请结合具体的一篇文章或一部书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11.
阅读《第四青春也是诗》,完成下列小题。
①那年的夏天,我在高考这场大战中败得一塌糊涂,让所有曾对我寄予厚望的长辈都失望了。之后,我选择了复读。
②看着一个个同班同学都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而我却要收拾行李返回高中开启我的高四生活,我的心里万般失落。
③九月初,小城四处飘着枯黄的叶子,我抱着数学习题匆匆赶去高四的教学楼。在这所小有名气的高中里,复读生的教室却非常的简陋:几十张破旧的木桌子、木板凳,一块缺了棱角的黑板,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名人画像。
④“嘿!许小栀。你也复读了啊?”原来是高三时同班的伍彩云和我热情地打招呼。
⑤“嗯!你也在这里复读吗?”我好奇地问着彩云。
⑥“是啊,我还想再冲一冲!对了,你的‘死对头’老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彩云一副认真的表情让我瞬间想起老郑的点点滴滴。
⑦老郑是教历史的,凶而且瘦,喜欢在课上侃侃而谈,常能逗得我们发笑,讲到明清历史,低头看书的我眼前总能浮现老郑秃亮个脑门,后面甩着个长辫子的模样,颇有点绘画功底的我便趁他不注意,偷偷在历史书空白处画他的肖像,结果有次被他瞧见了,召来一顿狠骂,从此便被他盯上了,横竖看我不顺眼,总要检查我的作业,大小错误必定说上我半天。
⑧“我的天!老郑居然教复读班了,还是班主任!”我放下数学习题,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内心异常惊讶。
⑨高四的生活真正开始了,虽然不像高三那样沉闷无趣,但每天的时间都是急匆匆的,包括吃饭和上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几乎是在不断重复做题这件事。记得那是复读班的第一次模拟测验,我的文综考了全班最低分,着急的我拿着试卷直奔老师办公室。到了办公室,我没有看到其他任课老师,只看到老郑一个人在那里批改作业,老郑看到眼睛通红的我,不紧不慢地递给我纸巾让我擦眼泪。想着自己高三时文综并不是特别差劲,可是复读之后分数却只退不进,我开始对高考不抱信心。
“许小栀,这点小挫折就能让你流眼泪?可不像以前偷偷画我肖像的你啊!”只见老郑一边调侃我一边从笔筒里拿出红笔,然后给我讲解起历史试题。
大半个晚自修过去了,老郑一题一题地给我详细分析,很认真地教给我做题的诀窍,小到理解题意,大到论述分析,整个过程,老郑的眼睛从未离开过试卷,此刻心头涌起暖意,昏暗的白炽灯下,蛾子成群地飞。
其实,老郑以前对我挺凶的,但关键时刻还真是可爱极了。
煎熬的复读生活也准备到了头。老郑在五月份的时候开了一个班会,班会的主题跟高考无关,跟娱乐有关。
“我买了很多好吃的零食,谁要是敢上去展示才艺,就有机会获得‘老郑牌’零食一份。”只见老郑高兴地搬着一个大大的箱子放在了讲台上。
“我!我!我!”袁大胖第一个冲了上去,然后唱了一首李克勤的《红日》。
阵阵掌声响起,老郑从箱子里拿出了袁大胖最爱吃的旺仔小馒头并递给了他。我很好奇,从班会开始到结束,每一位上去表演的同学都拿到了自己心仪的小零食,这一点,老郑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在我心里成了一个谜。直到高考后领取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和班长一块回到学校的收发室拿各自的通知书的时候,班长无意间和我聊到老郑,聊到那次班会的零食,我才知道老郑的小心思,感动感激溢满心胸。老郑老郑,说你是我们的第二父母,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这个盛夏,阳光透过绿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恍然间,我想起了老郑,想起了我的复读生活,想起了老郑这一年为我们的付出。“谢谢你,老郑。谢谢你,让我的第四青春已然成诗。”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小题1】阅读全文,概括“我”复读生活前后的内心变化,用四字词语在横线上填空。
万般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感激
【小题2】文中第⑦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在行文中有何作用?
【小题3】文中的老郑让“我”体会了不一样的复读生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老郑的形象。
【小题4】文章题为“第四青春也是诗”有何妙处?

7.语言表达(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题目。

①请给上边这幅漫画取一个题目。
②请说一说这幅漫画揭示了社会上怎样的现象。

8.作文(共1题)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从朋友间的交往、亲人的欢聚到微信微博、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生活中,共享几乎无时不在,共享中有真情,共享中也有智慧……

请以“共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班级名、任课老师名字以及自己的姓名。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