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B.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
C.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2.字词书写- (共1题)
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结庐(_____) 燕脂(______) 车马喧(______) 提携(_____)
折戟(_____) 不胜簪(_____) 殷勤(______) 谩(_____)
结庐(_____) 燕脂(______) 车马喧(______) 提携(_____)
折戟(_____) 不胜簪(_____) 殷勤(______) 谩(_____)
3.诗歌鉴赏- (共7题)
3.
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题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
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
4.
阅读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题2】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小题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诗题为“春望”,请说说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结合全诗,说说题目中的“望”字有哪些含义。【小题2】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小题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5.
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小题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小题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小题2】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小题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使人心绪无法平静。 |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被重写。 |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
6.
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的题目。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小题2】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
【小题2】最后两句诗借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7.
阅读李清照的《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小题1】简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包含怎样的情感?
【小题2】“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小题1】简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包含怎样的情感?
【小题2】“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
(注释) 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②永昼:漫长的白天。③瑞脑:一种香料。④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⑤纱厨:纱帐。⑥东篱:采菊花的地方。⑦暗香:菊花的幽香。⑧黄花:指菊花。
【小题1】古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被赋予了___________的情感,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___________的情感。
【小题2】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兼备的字词,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感受,又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字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又形象地描绘写出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
醉花阴①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②,瑞脑③消金兽④。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⑤,半夜凉初透。
东篱⑥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⑦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⑧瘦。(注释) ①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②永昼:漫长的白天。③瑞脑:一种香料。④金兽:兽形的铜香炉。⑤纱厨:纱帐。⑥东篱:采菊花的地方。⑦暗香:菊花的幽香。⑧黄花:指菊花。
【小题1】古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被赋予了___________的情感,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___________的情感。
【小题2】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兼备的字词,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感受,又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字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又形象地描绘写出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小题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①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小题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小题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小题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4.综合性学习- (共3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如风筝、书法、二胡、诗词等),在文中的横线处补写句子。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 , ……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 , ……
11.
(1)陶渊明,字______,(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__________,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_______________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____________诗人。
(2)杜甫,______朝诗人,字_________,河南巩县人,自号____________,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与“诗仙”_________并称“李杜。他的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
(3)李贺,字_______,因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________。有“________”之称。与李白、________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4)《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______,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字______,号________。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房宫赋》等。
(5)《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作者______,_____(朝代)女词人,号________。___________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杜甫,______朝诗人,字_________,河南巩县人,自号____________,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与“诗仙”_________并称“李杜。他的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
(3)李贺,字_______,因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________。有“________”之称。与李白、________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4)《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______,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字______,号________。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房宫赋》等。
(5)《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作者______,_____(朝代)女词人,号________。___________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7道)
综合性学习:(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