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第五中学2018届九年级人教版中考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56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4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上(shuò) 隐(cè) 息(qī)   明眸善(lài)
B.魁(wú)   身(jī) 落(zhuì) 言简意(gāi)
C.诚(qián) 妒(jì) 溅(bèng) 毛骨然(sǒng)
D.红(yīn)  呜(yè) 狡(xiá)  玲珑透(tī)
2.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新疆大发展,我们怎么办?”“首府大跨越,我们怎么干?”乌鲁木齐人已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当做实现首府跨越式发展的不二法门
B.6月11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开赛以来,球迷们天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每场比赛结束后仍对球星的表现评头论足,强聒不舍,尽情享受着体坛的“豪门盛宴”。
C.今年年初以来,大蒜、绿豆等农产品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D.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互动百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互动百科”被曝光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
B.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而是方法不当。
C.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温暖的弦》。
D.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草原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4.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此,各地名儒,学者和地方官吏,纷纷兴建书院,以培育人才。
②而朝廷忙于武功,一时不上文教,更缺乏财力兴办足够多的学校满足各地士子的要求。
③这时候出现了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④宋代书院的兴起是始于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特别是庆历新政之后更盛极一时。
⑤北宋初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国力渐趋强盛,士子们有了就学读书的要求。
A.③①②④⑤B.⑤④①③②C.⑤②①④③D.④③⑤①②
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狼》——蒲松龄——《聊斋志异》
B.《隆中对》——罗贯中——《三国演义》
C.《祖国》——莱蒙托夫——俄国诗人
D.《骆驼祥子》——老舍——中国现代作家

2.字词书写(共1题)

6.
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的书写在田字格里。
粗guǎng  pì美 义愤填yīng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题扬州禅智寺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①禅智寺:又名上方寺、竹西寺,在扬州城东十五里。杜牧此时可能和弟同住寺中。②飘萧:飘摇萧瑟。③竹西路:禅智寺前的道路。
【小题1】请结合诗中的景物指出本诗所写的时节、天气和时间。
【小题2】本诗尾联和常建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两句写法相似,所表达的心境却不一样。请从这一角度分析本诗尾联并指出杜牧此时的心境。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柯:地名。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复以为将(________)
(2)已言(________)
(3)辞令如(________)
(4)不如之(________)
【小题2】下列选项中与例句所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曹沫者,鲁人也,勇力事鲁庄公。”
A.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B.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归。(《赵普》)
C.皆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温故而知新,可为师矣。(《论语》)
【小题3】翻译句子。
(1)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司马迁)
【小题4】文中提到的曹沫、管仲和齐桓公三人,你最佩服的是谁?请结合原文说说理由。

5.现代文阅读(共3题)

9.
(题文)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
怀念麦浪
彭九天
①听着李健的《风吹麦浪》,心便迷惘。风在这里,麦浪在哪儿?
②赶着城市化进程的队伍,我来到了A城。城里没有麦浪。茅盾先生《白杨礼赞》中的那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只当在梦里。
③喜欢小时候站在故乡的苍茫里,遥看麦浪。那一望无际的粼粼波光,在风里惹着眼。那时,我看麦浪,就像两小无猜的孩子对望。一种喜悦,自心底来。她带着我,玩转欢快的年少。我的思绪行走在麦的浪尖上,心里甜蜜得想流泪。这辈子,感觉生命开端的那片田园,就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怎敢忘。
④小时候,我没见过大海。就觉着那片苍茫像大海,他浩瀚、包容,有着大海样的情怀。我崇拜他,就如同崇拜我的父亲。故乡的麦浪,一吹就是几十年,一如我梦里的向往。我喜欢她,柔美的绿,金灿灿的黄,还有收获时的热烈。冬日里,那一畦畦绿,在灰暗的冷里,一如小妹倔强的生命。春风来,麦苗儿青翠,风里她跳着欢快的舞。春风围着她的脖子,她的心随着那绿,生动。童年和菜篮子一起,在麦浪里翻飞。我的心情如三月的风筝,蒸蒸日上。光着脚,跑在那一片滚动的绵柔里,追逐着年少时的梦。那时的快乐,正如这绿油油的麦浪,清清纯纯的,无与伦比。那个舞台,一展平畴,开阔得让我们心花怒放。
⑤清明过后,不知不觉,麦苗儿窜过脚踝,青葱若小妹,晕着可爱。A.风一吹,铃铛样奔跑,挡不住人间四月的诱惑。拔节声里,听那花开,欣喜若狂。白白的碎花儿,干净地开在麦的胸前,就像小妹辫梢的蝴蝶。仔细看,就觉着有一种天生的奇迹。辫在那,极像一棵棵结满果子的树,举过头顶,追寻着风的幸福。那花,纤弱而娇巧。从风里走出来,嫩嫩的,吐着柔软。远远地看,不敢触摸。就觉着有股温暖,扑面来。
⑥有人说小麦花是世界上寿命最短的花,我不敢信。那么美好的一束束鲜嫩,怎这般的让人等不起。盼了一个冬天,难道就只为那瞬间的开放。这种超然的淡定,让我不懂。我喜欢她慢慢盛开的样子,几分黄,又几分白,从青绿中来,纯洁如蝶。风里,正舞着婀娜。简单,朴素,清爽,安静。恰如女儿蓝底白花的裙,在阳光里闪闪飘逸。一朵花,几分钟就开完。一树花,三两天就开完。开得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我喜欢这世间最美的淡定,不张扬,不奢华。认认真真地开,开得很仔细,只当一次旅行。好多次我就这样深情地看着她,在风里,在阳光里,静静的一点点地开。看着这份柔美的开放,就觉不忍。不忍她比昙花还短暂的,又最美丽的停留。这样一次短暂的诗意的停留,让我怀念很多年。我感觉,她就是一首婉约的诗。走过春秋,又走过白居易的唐朝,穿越宋词和明清小令,停留在世界的“末日”。B.风里,她欢快的旋着舞。那舞姿,轻盈,曼妙。一波一波,在田的枝头灿笑。那花香,顺着青葱远去。接着,她用自己的芒,挑动着春天的媚眼。然后,以一种释然天下的情怀,奔向慌乱的夏,她是夏天的王。
⑦一天天,就这样往前跑,和风一起。跑过春分和小满。风里,她宛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妇姑,站成一季美丽。深情的,给人太多期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我喜欢这种简单着的美,自然天成,欢快的让你不再想起忧伤。
⑧风吹麦浪。此刻,一种无法逃避的思念,沿着阳光的烈焰和农人真诚的期待,守望。守望,成了父老乡亲几辈子的梦。这梦,从一叶青葱到一片金黄。然而近年来,村里人纷纷去了他城。故乡的田,有许多荒芜。在遥望里,故乡已不见麦浪。
⑨每次回家,我都要站在曾经青梅竹马的田间,怀念年少时铃铛样奔跑的麦浪。然而麦浪不在,面前是皱褶的荒野。每次见这曾经馥郁着美好期许和无限乐趣的田园,我的思绪无法着陆。水泥浇筑的高楼,让我望不到故乡,更望不见麦浪。父亲背弯如镰,村头的田边,守望成一尊雕像。那是我永远的思念。
⑩此刻,思念瘦尽。听着李健的歌,心如麦浪,翻滚。
【小题1】(小题1)读③-⑦段,用自己的话概括“麦浪”令我喜欢崇拜的原因?
【小题2】(小题2)本文的语言独具特色,请自选角度对⑤⑥段画线句子任选其一进行赏析。
【小题3】(小题3)你如何理解⑨段“父亲背弯如镰……守望成一尊雕像”这句话的含义?
【小题4】(小题4)文章结尾简洁而有韵味,试简要赏析。
【小题5】(小题5)联系全文内容,思考题目中的“怀念”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10.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量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

【小题1】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2】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
【小题4】为了让中国尽快走向“汽车社会”,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让生活回归简约
鲍姝辰
①偶然间看到一条“双十一”的广告,说得直抵人心:“有多少事情是你一时的冲动;有多少购物,是你盲目的出手;有多少期待,最后变成了无奈。”
②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追逐着所谓的“高品质”生活。受不住商品的诱惑和商家的吹捧,轻而易举地陷入了“买买买”的疯狂中。
③wifi锁定了我们的目光,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捆绑了我们的双手,朋友圈里大量的无效信息被强行植入我们原本纯粹的生活。网络更新那么快,人们不仅仅要满足对物的掌控,为了与别人交流时占有一丝“话语权”,舍弃了“大部头”的阅读,选择接收碎片化的信息。走路时,我们在刷朋友圈,别人阅读经典时,我们在刷朋友圈,甚至上课的时候我们还在刷朋友圈!我的脑海里涌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一百多年前,一个人躺在床上抽鸦片。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一个人躺在床上玩手机。无形中,小小的手机成为羁绊,慢慢地瓦解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④也许我们每一天都在努力地忙碌着,却总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些什么。从身体到精神,我们完全被物品所束縛,被琐事所掌控,浑浑噩噩地荒废着时光,属于自己的空间越来越窄,与家人的交流越来越少。
扎克伯格出席活动,大多穿着最普通的T恤和牛仔裤。而我们的一些明星,灯红酒绿、极尽奢华,甚至还出重金给他心爱的狗狗办一场隆重的生日party……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是我们用尽洪荒之力所努力追求的吗?
⑥人要活得精致,必须要有所舍弃、有所选择,让生命回归素与简的状态,追求简约的人生。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自我损耗”。也就是一个人每做出一种选择,就会消耗一点心理能量;每消耗一点心理能量,他的执行力就会下降一点。人生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必须从心里摒弃对物的欲念,思考自我真正的需求。当你蹭一堂不计学分但你感兴趣的课,当你不再汲汲于富贵,不再戚戚于声名,当你走一段别人不曾走过但你认为风光无限的路,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原来简约地生活,才能活出生命的质量,才能从容、充实地享受美好的人生!
⑦让我们再整理一下淘宝购物车吧,不要再成为物品的附庸;上课时忘掉我们的朋友圈吧,别人的生活与我们没多少关系。
(选自2017年第2期《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小题1】文章以“双十一”的广告开头,有何作用?
【小题2】作者为什么呼吁大家,要“让生活回归简约”?
【小题3】文中划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文中说:“小小的手机成为羁绊,慢慢地瓦解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

6.名著阅读(共1题)

12.
名著阅读。
(1)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西游记》)
B.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水浒传》)
C.曹操是魏国的奠基者,他一生东征西讨,打了许多胜仗,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如官渡战袁绍、赤壁遇周瑜、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时,他都惨遭失败。(《三国演义》)
D.贾宝玉是贾母最宠爱的孙子,他和林黛玉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最终却娶了薛宝钗为妻。(《红楼梦》)
(2)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在(________)(作者)《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了深刻体现,《傅雷家书》中提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该书一位主人公(________)为原型创作的。

7.情景默写(共1题)

13.
古诗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观沧海》)
(2)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4)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之句: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共1题)

14.
综合性学习。
2018年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全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收获如潮好评,九年级五班也开展了“教材经典咏流传”活动。
(1)语言之妙我来赏: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联系节目形式思考并写出节目组所取名称中“咏”字的内涵。
(2)教材经典我推荐:老师让同学们推荐适合传唱的教材经典(诗、词、文皆可)向节目组推送,请从课本上的经典作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并仿照示例写出推荐理由(用上一种修辞,30字左右)。
示例:《大道之行也》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道路。

9.作文(共1题)

15.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有属于我的光芒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个推销员到一家公司去推销产品,可是职员还没听完他的第一句话,就回绝了他。他还是微笑着,并递上自己的名片,说:“没关系,总会用到的,到时请联系我。”说完,仍微笑着离开。后来,他又反复来了四次。每一次面对回绝,他都保持着微笑。终于,那家公司买下了他的产品。

后来,有人问那个推销员是如何做到的,他只说了一句话:没有一只蝴蝶不被花儿所征服。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名著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