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7题)
1.
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点。 |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
4.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小题2】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小题3】“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5】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小题6】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小题7】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小题2】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小题3】“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5】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小题6】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作具体说明。
【小题7】由“半卷红旗临易水”的“易水”,你联想到什么?
5.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1】初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小题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小题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_____。诗人杜牧和 ___________合称“小李杜”
【小题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1】初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小题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小题3】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4】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___________。诗人杜牧和 ___________合称“小李杜”
【小题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2)“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示的情景。(2)“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2.情景默写- (共1题)
8.
根据提示写句子。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与陶渊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__。
(1)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与陶渊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 (共1题)
9.
(1)陶渊明,字______,(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__________,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_______________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____________诗人。
(2)杜甫,______朝诗人,字_________,河南巩县人,自号____________,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与“诗仙”_________并称“李杜。他的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
(3)李贺,字_______,因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________。有“________”之称。与李白、________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4)《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______,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字______,号________。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房宫赋》等。
(5)《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作者______,_____(朝代)女词人,号________。___________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杜甫,______朝诗人,字_________,河南巩县人,自号____________,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与“诗仙”_________并称“李杜。他的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
(3)李贺,字_______,因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________。有“________”之称。与李白、________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4)《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注》。作者______,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字______,号________。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房宫赋》等。
(5)《渔家傲》选自《李清照集笺注》。作者______,_____(朝代)女词人,号________。___________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4.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7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