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2.
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ànɡ) 憔悴(qiáo) 威慑(shé) 咄咄逼人(duō) |
B.凯歌(kǎi) 清冽(liè) 静谧(mì) 拈轻怕重(niān) |
C.霎时(chà) 愕然(è) 喧嚣(xiāo) 参差不齐(cēn) |
D.嗔怪(zhēn) 蜷曲(juǎn) 绽开(zhàn) 恍然大悟(huǎnɡ) |
3.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照片中的小松鼠虽屡次失败但都没有放弃,最终成功跳上秋千后悠然啃着坚果,憨萌动作令人忍俊不禁。 |
B.伊朗核问题协议的达成使美国和伊朗各得其所,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有利于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
C.这次考试他竟然得了满分,简直是骇人听闻啊! |
D.如果再不有效进行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一些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
4.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自我” 不断实现的过程。 |
B.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邱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出席了大会。 |
C.医学专家指出,大量快速的进食冷饮,会损伤孩子稚嫩的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痉挛,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 |
D.年少时,眼神澄澈,心地纯良;长大了,受到名利、欲望、贪婪等熏染,变了质,走了味,失了魂。 |
2.诗歌鉴赏-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
【小题2】诗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
【小题2】诗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温故而知新(________)
(2)乐之者(________)
(3)一箪食(________)
(4)择其善者(___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3】《论语》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今天读来仍使我们受益匪浅。请结合以上选文,举例谈谈《论语》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何在。
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温故而知新(________)
(2)乐之者(________)
(3)一箪食(________)
(4)择其善者(___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3】《论语》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今天读来仍使我们受益匪浅。请结合以上选文,举例谈谈《论语》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何在。
4.现代文阅读- (共3题)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小题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
【小题2】本文第②③段,列举______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______这一中心论点。
【小题3】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小题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
【小题2】本文第②③段,列举______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______这一中心论点。
【小题3】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花开的时候
林志远
①我向往树,他有伟岸的身躯,牢牢的根与茂密的枝叶。他可以放肆甚至有些放荡地成长,不要顾及,不需要顾及,更不需要讨好。那下面,绿草如茵,该是人间的福祉。
②我喜欢花,只是她太短暂,惹人怜爱,偏又终将凋零。那一缕芳香所覆盖的身体,是如此柔弱,更禁不住风雨的拍打。想也只有颦儿,肩扛着花锄、擎着花囊,在一地落花间,小心往复地将群芳葬于花冢。
③大概我心如花的人,方才更加爱花。
④春姑娘来了,此时,天已转暖,花语之间洋溢着阵阵欢笑。花儿争先地享受着这空气中的新鲜。在这和煦的风、柔媚的光影之中,暗藏着一阵阵青春的涌动。
⑤花开的时候,正是这浊世复又注入一股清新之时,天空、大地、河流、溪水如此干净、素洁,一切都焕发着生机和光彩。小草钻了出来,掀起了头上的泥土。人们也卸下了往日疲惫的行囊,沉醉于花海间,三五成群地,在郊外的田野中、在山麓下、在澄清如练的小溪旁,享受这闲暇的慵懒和世外的静谧。蝴蝶和蜜蜂也赶着花期,尽情飞舞着,一只只,全是随性穿梭在花间的精灵。
⑥花开的时候,夜也尽是暖暖的色调,漆黑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温馨。月光如水,洒下来,与潺潺的流水汇成一色。花儿睡着了,轻轻地打着鼾,却又怕惊醒在枝头熟睡的鸟儿的悠悠长梦。她在等待,等待着在清晨的阳光中醒来,然后,舒展着身躯,化着娇美的妆容,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崭新。
⑦花开美丽,却无四时之艳,但也不必为此忧虑感伤。有诗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花谢,更衬托了时间之可贵,青春之一去不复回。唯有珍惜,方才不负了这款款深意。
⑧我倚窗遥望,不觉遐思。忽觉香气袭人,是的,是窗前的那朵小花,她轻轻地扭动,那娇小的身躯迸发着生命的力量。我心境难平,是啊,花儿美丽,更是她追求美丽的旅程与艰辛;花儿芳香,自在傲骨之中,是永恒的香。
⑨她放肆着炽热的青春,妖娆但丝毫不放荡,但她顾及并不讨好,在这尘世中最惬意的时候,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来得刚刚好!
【小题1】品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忽觉香气袭人,是的,是窗前的那朵小花,她轻轻地扭动,那娇小的身躯迸发着生命的力量。
【小题2】请简要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
【小题3】在本文中,作者借写花开表达了哪些情感?
【小题4】本文题目为“花开的时候”,可作者开篇却写“我向往树”,这是为什么呢?请结合文章的首尾两段回答。
花开的时候
林志远
①我向往树,他有伟岸的身躯,牢牢的根与茂密的枝叶。他可以放肆甚至有些放荡地成长,不要顾及,不需要顾及,更不需要讨好。那下面,绿草如茵,该是人间的福祉。
②我喜欢花,只是她太短暂,惹人怜爱,偏又终将凋零。那一缕芳香所覆盖的身体,是如此柔弱,更禁不住风雨的拍打。想也只有颦儿,肩扛着花锄、擎着花囊,在一地落花间,小心往复地将群芳葬于花冢。
③大概我心如花的人,方才更加爱花。
④春姑娘来了,此时,天已转暖,花语之间洋溢着阵阵欢笑。花儿争先地享受着这空气中的新鲜。在这和煦的风、柔媚的光影之中,暗藏着一阵阵青春的涌动。
⑤花开的时候,正是这浊世复又注入一股清新之时,天空、大地、河流、溪水如此干净、素洁,一切都焕发着生机和光彩。小草钻了出来,掀起了头上的泥土。人们也卸下了往日疲惫的行囊,沉醉于花海间,三五成群地,在郊外的田野中、在山麓下、在澄清如练的小溪旁,享受这闲暇的慵懒和世外的静谧。蝴蝶和蜜蜂也赶着花期,尽情飞舞着,一只只,全是随性穿梭在花间的精灵。
⑥花开的时候,夜也尽是暖暖的色调,漆黑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温馨。月光如水,洒下来,与潺潺的流水汇成一色。花儿睡着了,轻轻地打着鼾,却又怕惊醒在枝头熟睡的鸟儿的悠悠长梦。她在等待,等待着在清晨的阳光中醒来,然后,舒展着身躯,化着娇美的妆容,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崭新。
⑦花开美丽,却无四时之艳,但也不必为此忧虑感伤。有诗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花谢,更衬托了时间之可贵,青春之一去不复回。唯有珍惜,方才不负了这款款深意。
⑧我倚窗遥望,不觉遐思。忽觉香气袭人,是的,是窗前的那朵小花,她轻轻地扭动,那娇小的身躯迸发着生命的力量。我心境难平,是啊,花儿美丽,更是她追求美丽的旅程与艰辛;花儿芳香,自在傲骨之中,是永恒的香。
⑨她放肆着炽热的青春,妖娆但丝毫不放荡,但她顾及并不讨好,在这尘世中最惬意的时候,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来得刚刚好!
【小题1】品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忽觉香气袭人,是的,是窗前的那朵小花,她轻轻地扭动,那娇小的身躯迸发着生命的力量。
【小题2】请简要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
【小题3】在本文中,作者借写花开表达了哪些情感?
【小题4】本文题目为“花开的时候”,可作者开篇却写“我向往树”,这是为什么呢?请结合文章的首尾两段回答。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提笔忘字时代
材料一 互联网时代,人们常用键盘、手机来拼汉字,而不是写汉字。汉字面临有声无形的窘境。我想只要再过两代人,汉字怎么写大概就没人知道了,因为汉字都是拼出来的。而且这个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低龄化,现在的孩子没事就抱个“苹果”,连作业都是在电脑上写的。反观现在全民学英语、学电脑、用苹果手机,这些都是强势的西方文化介入的结果,这当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快捷,但是也让汉字,让我们的文化削弱了。任何一种文明,都需要最基本的语言和文字来支撑。
材料二 曾几何时,提笔忘字已经成为许多网民经常遭遇的尴尬一幕!无论你有多高的学历,能否从事文字工作,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得不说,提笔忘字是一种悲哀!世界著名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书写对人类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可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特殊印记,在电脑上敲字,则无法形成这种印记,会难以辨识抽象意义,从而造成忘字和错拼现象。文字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我们不能忘掉珍贵的历史!
众所周知,汉字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方正的楷书、俊秀的小篆,还是劲道的草书,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思想和文化内涵,即便是再发达的科技也是无法模拟和取代的。国外的专家学者认为: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在开发智力上是没有止境的;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正因为如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都将“书法”列入了必修课。
(摘自《娱乐周刊》第4期)
材料三 提笔忘字这事儿,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须大惊小怪。别说是现在,就是以前我们天天拿笔写字的时候,提笔忘字之事也常有发生。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生活和工作上诸多便利的同时,可能会让我们渐渐淡忘和疏失了之前一些最原始、最基础的东西,但不能就把这归结为提笔忘字的“罪魁祸首”。说来说去,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最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自身。随着IT技术的发展,在数码电子产品和传统的汉字书写这两方面,我们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因噎废食。一方面不可能脱离现实,抵制各种数码产品和新技术,回归单纯的纸笔时代;另一方面又要保留传统,传承文化,决不可将汉字书写荒废。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好平衡点,掌握一个“度”。
(摘自《娱乐周刊》第4期)
【小题1】造成“提笔忘字”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2】为什么说“提笔忘字”是一种悲哀?
【小题3】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为了减少“提笔忘字”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至少答两点。
提笔忘字时代
材料一 互联网时代,人们常用键盘、手机来拼汉字,而不是写汉字。汉字面临有声无形的窘境。我想只要再过两代人,汉字怎么写大概就没人知道了,因为汉字都是拼出来的。而且这个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低龄化,现在的孩子没事就抱个“苹果”,连作业都是在电脑上写的。反观现在全民学英语、学电脑、用苹果手机,这些都是强势的西方文化介入的结果,这当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快捷,但是也让汉字,让我们的文化削弱了。任何一种文明,都需要最基本的语言和文字来支撑。
材料二 曾几何时,提笔忘字已经成为许多网民经常遭遇的尴尬一幕!无论你有多高的学历,能否从事文字工作,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得不说,提笔忘字是一种悲哀!世界著名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书写对人类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可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特殊印记,在电脑上敲字,则无法形成这种印记,会难以辨识抽象意义,从而造成忘字和错拼现象。文字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我们不能忘掉珍贵的历史!
众所周知,汉字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方正的楷书、俊秀的小篆,还是劲道的草书,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思想和文化内涵,即便是再发达的科技也是无法模拟和取代的。国外的专家学者认为:每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在开发智力上是没有止境的;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正因为如此,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都将“书法”列入了必修课。
(摘自《娱乐周刊》第4期)
材料三 提笔忘字这事儿,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须大惊小怪。别说是现在,就是以前我们天天拿笔写字的时候,提笔忘字之事也常有发生。科技的进步带给我们生活和工作上诸多便利的同时,可能会让我们渐渐淡忘和疏失了之前一些最原始、最基础的东西,但不能就把这归结为提笔忘字的“罪魁祸首”。说来说去,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最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自身。随着IT技术的发展,在数码电子产品和传统的汉字书写这两方面,我们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因噎废食。一方面不可能脱离现实,抵制各种数码产品和新技术,回归单纯的纸笔时代;另一方面又要保留传统,传承文化,决不可将汉字书写荒废。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好平衡点,掌握一个“度”。
(摘自《娱乐周刊》第4期)
【小题1】造成“提笔忘字”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2】为什么说“提笔忘字”是一种悲哀?
【小题3】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互联网时代,所有人都用键盘、手机来拼汉字,汉字面临有声无形的窘境。 |
B.为了开发智力,培养联想力,有的亚洲国家的一些中小学将“书法”列入必修课。 |
C.高学历的人,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不容易“提笔忘字”。 |
D.我们应该回归单纯的纸笔时代,保留传统,传承文化,汉字书写决不可荒废。 |
5.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0.
某班同学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1)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请写出一条关于“热爱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的座右铭:
(2)你班同学王明很喜欢看课外书籍,经常看到半夜,因此常常上课打瞌睡,作为好朋友,你应该怎样劝说他?
(3)校园文学社准备面向全校组织一项“我与书的故事”的征文活动。请你帮忙写一则“征文启事”。(不少于50字)
(1)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请写出一条关于“热爱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的座右铭:
(2)你班同学王明很喜欢看课外书籍,经常看到半夜,因此常常上课打瞌睡,作为好朋友,你应该怎样劝说他?
(3)校园文学社准备面向全校组织一项“我与书的故事”的征文活动。请你帮忙写一则“征文启事”。(不少于50字)
6.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