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得禄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春季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54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9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山麓(lín)    咀嚼(jué)  龟裂(guī )  戛然而止(giá)
B.斟酒(zhēn)  橄榄(nǎn)  酬谢(chóu)  屋舍俨然(yǎn)
C.连翘(qiáo)  翩然(piān) 甘醇(chún)  眼眶(kuānɡ)
D.骠姚(piào ) 载途(zài)  斡旋(wò)    亢奋(kàng)
2.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
A.撺掇  羁畔  贪赃枉法B.踊跃  稀蔬  世外桃园
C.箬篷  狩猎  消声匿迹D.瞬间  羸弱  张皇失措
3.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不同国家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金砖国家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而任何在金砖国家之间挑拨离间的行为也都是不可容忍的。
B. 企业责任人应该学会通过平台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寻求帮助,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C. 商人推销其商品,往往把一些故事讲得惟妙惟肖,编得天衣无缝,让淘宝者信以为真,重金求购,结果可想而知。
D. 如果机器小猴进一步被赋予“人工智能”,或许真能产生一段如《A.I》里那样的小机器人找妈妈直至海枯石烂的动人故事。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B.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C.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大众喜爱。
B.母亲节,她瞒着妈妈和爸爸买了一大束康乃馨,准备以此作为礼物,给母亲一份惊喜。
C.阅读经典,这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D.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的。
6.
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①因为细胞这种旺盛的生长过程如不加抑制地发展下去,细胞病变生成肿瘤的可能性极大
②当人体处于生长发育期时,体内细胞生长迅速
③但是,衰老程序一旦启动就不可逆转
④但这一细胞迅速生长的过程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了危险
⑤这一在人类年轻时启动的保护程序,最终发展成了人类的死亡程序
⑥为了避免这种危险,人体就会启动衰老程序。通过一些功能基因降低细胞增殖能力
A.⑤②①⑥③④B.②④①⑥③⑤
C.②⑥①④③⑤D.⑤⑥②③①④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小题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小题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课内文言文阅读
核 舟 记
明代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箬篷 一作:篛篷)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小题1】解释加粗词。
(1)尝贻余核舟一: (2)绝类弥勒:
(3)诎右臂支船:   (4)视端容寂:
【小题2】《核舟记》选自清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
【小题3】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小题4】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由。
【小题5】最后一段“通计一舟”,使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题文)读课内经典《社戏》的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①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 舒展到说不出的大。B、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 拔 )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小题1】(小题1)给甲、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在文中找出两处根据。
【小题2】(小题2)你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
【小题3】(小题3)第一段说船“飞一般前进”与第二段“我却还以为是船慢”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题4】(小题4)“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沉静”与“自失”在这里如何理解?
【小题5】(小题5)“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回望”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罩”在这里如何理解?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鲍尔吉·原野
①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②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糙的蒙古男人,和东北的车老板子仿佛。这使我对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蹰。
③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的时候悄然来临。譬如在收音机里听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陆》第二乐章的黑人音乐的旋律,令人无不思乡。想到德沃夏克这个捷克农村长大的音乐家,在纽约当音乐学院的院长,但时刻怀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机会,他便去斯皮尔威威尔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们一起唱歌。“355-|3·2-|2·353|2—”我的泪水也顺着这些并不曲折的旋律爬上来。譬如读乌拉圭女诗人胡安娜·伊瓦沃罗的诗集《清凉的水罐》,诗人在做针线活时,窗外缓缓走过的满载闪光的麦秸的大车,她说:“我渴望穿过玻璃去抚摸那金色的痕迹。”她看到屋里的木制家具,想“砍伐多少树木才能有这一切呢?露、小鸟和风儿的忧伤。……在光闪闪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凄哀心情。”读诗的时候,心情原本平静,但泪水会在此优美的叙述中肃穆的挤上眼帘。读安谧的新作《手拉手》:“透过玫瑰色暮霭的轻纱/我看到河边有个光脚的女孩/捧一尾小鱼/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这时,你想冲出门,到村口把女孩手里的鱼接过来。那么,在地上撒满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软、内心却异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写字的农村孩子,蓦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鱼向村口走去,难免心酸。
④那么,我想:我并不经常读书,更难得读到好书,也不大懂音乐,最主要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踹门而入时紧贴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凳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如今,我的性格仍然强悍,甚至暴躁。
⑤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韵、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个司仪?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
⑥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
⑦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就在与你相拥的一瞬间,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似乎我们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可以欣慰的是,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
⑧从此,我不再因为流泪而感到难为情。
【小题1】题目中提到的两个“高贵”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
【小题2】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流泪?(每条不超过10个字)
①《自新大陆》_________ ②《清凉的水罐》_________③《手拉手》________
【小题3】第四自然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一句领起全篇,表明作者自己是一个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
B.第五自然段说“我”不是一个“司仪”,而是一个“路人”,说明距离产生美。
C.第七自然段中“海浪”的比喻意在说明作者非常希望高贵与高贵经常相遇。
D.文章最后一句,既呼应开头,又明确点题,表达了自己的欣慰之情。
E. 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真切地向读者展示了自己“高贵”的情感世界。 文章来自:学优网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11.
为了让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广泛的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你班拟开展一次“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活动:
(1)请写出与下列节日有关的内容,如传统习俗、故事、传说、诗句等。(每个节日至少写出两项内容)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人,你打算设计哪种活动项目?请仿照示例写出一项,名说明活动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续写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对应的下联。
上联:弘扬传统文化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2.
作文题目:假如我是
要求:①须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