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53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9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帷幕 梳理 消声匿迹 酣畅淋漓
B.揉躏 屹立 沁人心脾 眼花瞭乱
C.找茬 眷念 有恃无恐 黯然神伤
D.炫酷 委婉 相形见拙 应接不暇
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同学却苦心孤诣的沉迷游戏。
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他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还要有信心。
3.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孟瑞鹏是我们清丰人学习的榜样!”县委宣传部部长说:“我们一定要让清丰人永远记住这个骄傲!”
C.“这是怎么了?同学们。”张老师一进门就问。
D.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小题1】本诗以_____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之情。
【小题2】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仿佛置身于洲岛上,可望而不可即。
B.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每章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移的追求中,读者仿佛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的生活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记(节选)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
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青削: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④寸肤:古代计算长度,一指宽叫寸,四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叫肤。此处形容山石林立,间隔极窄。⑤郛(fú):古代城的外城墙。此处为名词作状语,指像城墙一样环绕。⑥掉:摇动。⑦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⑧掣折:转折。⑨欹(qī):斜靠。⑩纬:编织物的横线。⑪牛鬼蛇神:比喻各种怪诞的形象。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日光下澈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
(2)疾趋____________ (4)山行之极观也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小题3】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一个字表现水的特点。
(1)《小石潭记》:______  (2)《观第五泄记》:_____
【小题4】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分别回答。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⑪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⑫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⑬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⑭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⑮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 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 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是略写。
D. 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颗小白杨。
【小题2】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小题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 “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5】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8.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植物“气象员”
张晓天
①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还可以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发现它们可以预报阴雨和温度。
②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就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会能预报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征。
③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色。
④“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⑤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的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汽密度饱和时,花蕊低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这种现象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气马上就要到来。因此,当地居民将这种方法称为“晴雨花”。
⑥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样,因此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⑦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的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气温的变化极为敏感,在20oC及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气温若降低到15oC时,枝叶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止;当温度下降到10oC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温度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⑧栗子树不但感觉灵敏,还能预测天气。进入冬季以后,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⑨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据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小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是什么?
说明对象:________________
说明内容: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的结构方式和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小题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小题4】下面农谚适合用于本文的一项是(   )
A.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B.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C.老鹰盘旋,天气转晴。D.子夜杜鹃啼,来日晒干泥。
【小题5】选文第⑥⑦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小题6】请结合内容揣摩文题《植物“气象员”》的妙处。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综合实践活动。
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需要你参与解决。
(1)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阿德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讲座,需推迟一会儿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①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_________________。
②短信通知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应该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③画线句子有语病,要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会开展“对对联 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明同学为下面的对联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目,经营百样繁华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3)校团委组织了“戏曲电影展映”活动,并在学生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仔细阅读上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作答。(每空限10字以内,不得出现数字)
①展映后,学生对戏曲电影的喜爱与支持率均_________。
②四部电影中,豫剧《花木兰》在展映前后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永恒,点亮了我们生活的星空。还记得吗?那无数次的遇见,曾经见过的那个人、那道景、那本书、那句话……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