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5348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9/2

1.判断题(共5题)

1.
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那么他们第二胎生男孩的机率是100% (判断对错)
2.
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____)(判断对错)
3.
有些动物如箭毒蛙,它们在绿色的森林中格外绚丽夺目,很容易被其他生物发现,但仍然存活至今,这种现象不能用自然选择来解释(_____)
4.
美国学者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_____)
5.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判断对错)

2.单选题(共12题)

6.
我们平时常说“作茧自缚”.从作茧开始,家蚕的发育进入()
A. 成虫期 B. 蛹期 C. 卵期 D. 幼虫期
7.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是否由单一个体完成
B.后代的性状是否更加优良
C.是否产生大量的后代
D.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结合
8.
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类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有
A.生长和发育的特征B.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C.新陈代谢的特征D.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9.
豌豆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其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A.6对 B.12条 C.6条 D.12对
10.
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大眼睛与双眼皮 B.人的身高与体重
C.羊的白毛与牛的黑毛 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11.
人的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如果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Aa),生出单眼皮孩子的可能性是( )
A.0B.25%C.50%D.100%
12.
金鱼的祖先是野生的鲫鱼,现代的金鱼与鲫鱼之间有很多的差异,这说明生物具有()
A. 遗传性 B. 变异性 C. 不稳定性 D. 适应性
13.
鸟类和哺乳动物起源于( )
A.古代鱼类 B.古代两栖类
C.古代爬行类 D.原始鸟类和哺乳类
14.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体毛纯白色,和周围环境相似,这种体色属于( )
A.警戒色 B.拟态 C.保护色 D.变化色
15.
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饮食传播 B.水传播 C.血液传播 D.空气飞沫传播
16.
肾脏移植后发生器官免疫排斥现象,这是因为移植来的肾脏相当于( )
A.病原体 B.抗体 C.抗原 D.受伤的组织
17.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胃酸的杀菌作用
C.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3.填空题(共14题)

18.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 进行.
19.
植物嫁接的关键是确保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____的紧密结合。
20.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    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1.
袁隆平被国内外尊称为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疆的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的甜度大大降低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
材料三: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杆(不抗倒伏)但抗锈病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杆抗锈病,矮杆不抗锈病、高杆抗锈病和高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择矮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便获得了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
(1)引种到山东种植的哈密瓜,甜度降低,这种变异同矮杆抗锈病小麦的变异相比,前者是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原因是哈密瓜甜度降低的变异未涉及 的改变.
(2)教材中高产奶牛与高产抗倒伏小麦用的是杂交育种原理,材料二中培育太空椒,利用的是 育种原理.
(3)材料三中培育矮杆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利用的是 育种技术,将控制矮杆和抗锈病两种性状的 组合在一起,从而培育出矮杆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后代中出现了矮杆抗锈病,高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
23.
生物通过 ,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24.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 之间禁止结婚.
25.
如图表示生殖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是 存在的,分别位于 的染色体上.
(2)在孩子的体细胞中,成对的 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这样后代就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3)如果图中A和a基因分别控制能卷舌和不能卷舌这一对性状,那么孩子的性状是
26.
性状的遗传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__________传递给子代。
27.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_____,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8.
抗体是由 细胞产生的.
29.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有 ,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30.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1)引发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是
(2)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学校一旦出现了患流行性腮腺炎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大面积传染,没有患病并且未曾进行预防接种的学生属于传染病的
(3)对感染了流行性腮腺炎的学生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春季腮腺炎容易在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流行,对学生分布较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31.
在进行急救时常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 和人工呼吸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