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半期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53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5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踱步(dù)    晌午(xiăng) 拖沓(tā) 诲人不倦(huì)
B.殷红(yān)   碾压(niăn) 修葺(qì) 强词夺理(qiăng)
C.亘古(hén)   军帖(tiè) 骷髅(lou)    锲而不舍(qì)
D.哺育(pŭ)    诘问(jié) 涎水(xián)   鲜为人知(xiă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锋芒毕露    迥乎不同    九曲连环   大庭广众
B.妇儒皆知    力挽狂阑    情有可原   若有所失
C.家喻户晓    鞠躬尽萃    莫明其妙   著作等身
D.目不窥圆    历尽心血    微不足道   以生作则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
B.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C.我望着这群洁白的哈尼小姑娘和充满朝气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D.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宁可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也不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一词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后生可畏
刘斌立
①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
②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儿打杂,同时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儿天天待着呢。”
③“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④“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⑤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的挺朋克,一会儿夹克上带钉,一会儿头发颜色又变了。
⑥那年律师考试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爸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⑦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⑧一年以后的一天,我突然收到老李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儿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⑨“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⑩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交集。
B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了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遇难矿工的家属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B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被我看到了: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B13我立刻致电老李,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B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B15“还真不是。您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他爸说,常远在那儿生活过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B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B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被迫备考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帮助穷人打官司
【小题2】读文中的画线句子,完成题目。
(1)简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第B12段中画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小题3】联系全文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小题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篇幅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

丁 香 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在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的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美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 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_, 三识丁香花
【小题2】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体会句中“苦味”的含义)
⑵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赏析句子,分析表达效果。)
【小题4】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5】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作者从丁香花儿的特点中获得的哪些人生感悟?

4.语言表达(共1题)

7.
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⑤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⑥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A.①⑥④⑤②③B.③④⑤②①⑥C.④⑤②③①⑥D.①⑥③④⑤②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顾宪成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要认真读书,又要有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近日,某班级开展了“天下国家”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2)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017年一部《战狼2》刷爆电影票房;2018年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又推出一档《经典咏流传》。一部电影、一档节目,无一不是用有深度的内容、接地气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播给大众,传递到国际舞台。现在,请你推荐一首诗词参加《经典咏流传》(不能用本试卷上涉及到的诗词内容)。
诗词推荐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家国。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不由得想起了老舍笔下的苦命人——祥子。
【A】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B】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阅读【A】【B】两段文字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祥子的变化?

6.作文(共1题)

9.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_____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7.(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陈康叔公射 善:擅长
B. 与水居也 日:每天
C. 但微之 颔:摇头
D. 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
【小题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汝亦知乎 吾不亦精乎
B. 公亦此自矜 我酌油知之
C. 康肃笑遣之 钱不湿
D. 舟而畏之 往事耳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尔安敢轻吾射!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小题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