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53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6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先生认为,专心忠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便是敬业,否则便是亵渎职业的神圣。
B.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要尽心尽责。对于老百姓的善意批评,更要虚与委蛇,诚恳接受。
C.我们的马车爬上了斜坡的顶巅,面前出现了广袤的沼地,上面点缀着很多圆锥形的石冢和凹凸不平的岩岗,色彩斑驳,光怪陆离。
D.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2.
对下列长单句提炼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
解放以来,我们的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好几次横穿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戈壁。
A.解放以来,工作人员横穿大戈壁。
B.工作人员已经好几次横穿大戈壁。
C.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横穿大戈壁。
D.工作人员横穿大戈壁。
3.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 )
A.《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
B.《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作者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
C.韩愈,字退之,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马说》借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激起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
D.《陋室铭》的“铭”,是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2.字词书写(共1题)

4.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狭ài______ ②chuō_____穿 ③dǔ_____信 ④强ɡuō_____不舍

3.诗歌鉴赏(共1题)

5.
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诗中的哪个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了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小题2】诗的前两句描写得非常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4.文言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初为随州推官,治狱①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②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③,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注释】①狱:案件。②籍:登记。③匕:勺子。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B.可以为师矣C.何不试之以足D.岁以大穰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欧阳公从他还是平民时,不符合道义的馈赠他就不会接受,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B.在处理大洪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笑”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由此可以看出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源于他既能心怀百姓,又能明辨是非。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能尽以输官而赈民_____ ②素号难治______ ③去其桎梏而饮食之______ ④食讫_______
【小题4】翻译句子。
①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②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
7.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A.固:确实
B.颠:颠倒,错误
C.但:但是
D.欤: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父亲和他的二胡(何慧娟)
①我家的墙上挂着一把二胡,那是我上小学时父亲的一个朋友送给他的。没事的时候,父亲总喜欢从抽屉里取出珍藏的松香,点着了仔仔细细滴在琴筒上,就开始了他的“二胡独奏”。父亲最喜欢拉苦音慢板,偶尔也拉几曲草原民歌,那种很容易让人想起蓝天、白云、草场、马群的调子。有时候,父亲在一边拉,我就在一边跟着哼唱,每当唱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时,父亲的身子随悠长的调子晃动着,眼睛却从窗口望出去,一直望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仿佛那里真有葱翠碧绿的千里草原,有云絮,有羊群,有清澈畅亮的河流……
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不再喜欢父亲的二胡了,我甚至慢慢地开始怨恨父亲,恨他一辈子没有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只会守在家里拉拉二胡看看书,做一副悲天悯人状。特别是高考落榜后,我更是烦透了父亲,每当他拉起二胡,我就心烦意乱,嚷着“难听死了”,不许他拉。直到有一天,父亲的朋友来了,我竟当面让他把二胡拿走。父亲一下子把二胡抱在怀里,生怕被人抢走似的,嘴里喃喃地说:“不能拿!不能拿!”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他的朋友,仿佛向朋友求助似的。从那以后,父亲当着我的面再也不拉二胡了。
③后来我就离家走了。日子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十多年。
④一天下午,在我居住的机关大院,突然响起了悠扬的二胡声,那如泣如诉的苦音慢板,让我依稀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惊异于演奏者的技艺,纷纷涌到院子里向飘出声音的窗口张望着、探寻着。我忽然心里很激动,由那浑厚、朴质的声音,我想到了父亲,想到父亲年轻时拉二胡的神态、眼神,心中很是懊悔。父亲的一生很凄苦,一个人拉扯着我既当爹又当妈,我年纪小不懂事,父亲只能借拉二胡排遣他无人能解的苦闷和孤寂。而这唯一的爱好还不被我理解。我突然生出一种要急于回家的冲动,我很想执着父亲的手,恳切地求他原谅,然后再为我拉上一段苦音。
⑤在一个亮丽的深秋下午,我回到了久别的父亲身边,父亲惊喜地望着我,拉了一曲又一曲。后来父亲告诉我说,有个乐器班看上了这把二胡,随父亲出价要买。父亲说送二胡的人已经死了,这是故人唯一的纪念,他要带到棺材里。我动情地握着父亲的手,急切地说:“对,不能卖!不能卖!”
⑥父亲的眼里有一种晶莹的东西一闪一闪的,他慈爱地望着我,所有亘在我与父亲间的隔膜在这一瞬间都冰消雪融了。
【小题1】根据全文内容,写出作者对父亲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
喜欢→怨恨→___________→_________→动情
【小题2】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子。
【小题3】当父亲告诉我,他拒绝一个乐器班购买他的二胡,要把它带到棺材里时,“我”动情地握着
父亲的手,急切地连说“不能卖”,原因有哪些?
【小题4】揣摩一下选文第②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6.名著阅读(共1题)

9.
名著阅读
【小题1】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林冲、鲁提辖、李逵、宋江等,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鲁提辖一早来到潘家酒楼,怒打阻拦的店小二,义释金老汉父女,后立即前往状元桥寻郑屠麻烦。
C.《水浒传》中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D.“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宋江。
【小题2】阅读《水浒传》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选自《水浒传》第十一回,第十二回)
“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那汉子: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