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翩 (piān) 然 瑕疵 草长莺飞(yīng) 襁(qiǎng)褓 |
B.褶皱(zhě) 哺乳动物(pǔ) 凋零 销声匿迹(nì) |
C.搁置(gē) 弥漫 难以置信 白羊肚(dù) |
D.狩猎(shǒu) 孕育 冗rǒng杂 诸如此类(zhū) |
A.跑酷已经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
B.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真是妙手偶得。 |
C.校园图书馆内遍稽群籍,许多学生下课后都会来到这里查阅资料。 |
D.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这是正常的。 |
A.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
B.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
C.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
D.最近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熟食店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以控制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 |
① 即使按乐观估计,到2020年如能将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降至60%已经相当不
易。
② 正因如此,除以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外,尤须采用更为直接的方法,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③ 此外,英国当年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我国却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需求压力下,能源消费总量还将保持较快增长。
④ 中国治理雾霾面临的环境空间和选择空间却相当不同。
⑤ 我国最大的困局是很难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A.②④①⑤③ | B.②⑤④③① | C.④⑤①③② | D.④③②①⑤ |
A.原句:你不知道“毒胶囊”有多毒! 改句:你可知道“毒胶囊”有多毒! |
B.原句:马布里的加盟,让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 改句: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与马布里的加盟密不可分。 |
C.原句:只要我们心中有爱,雷锋精神就不会走远。 改句:只要雷锋精神不会走远,我们心中就有爱。 |
D.原句:“讨薪法官”的微博一会儿就走红了。 |
2.诗歌鉴赏- (共1题)
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歌,时当大火①流
霜成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②,无日不悠悠。
【注】①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
②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
【小题1】下面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前四句描写古城太原的秋景,后四句抒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
B.首联借描写自然景物,点明时节:颔联则直接描摹太原古城的秋色 |
C.“心飞故国楼”中的“飞”字,表现出了诗人急于回到故乡的心情。 |
D.“无日不悠悠”中的“悠悠”是指岁月漫漫,时间久长 |
A.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诗人在颔联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 |
B.尾联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不断的情怀。 |
C.“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这两句在形式上对比,意义上层层递进,表明了诗人对故乡及其亲人的思念之情。 |
D.诗歌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金山寺(并序)
[宋]梅尧臣
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阁,上上方③,历绝顶以问山阿④,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一草一木,虽未萼⑤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东小峰谓之鹘⑥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⑦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吴客独来后,楚桡⑧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注释]①谢紫微:谢绛,作者妻兄。②陟:登,上。③上方:佛寺。④山阿(ē):山岳。⑤萼(è):花萼。⑥鹘(hú):一种凶猛的鸟。⑦羽翮(hé):羽毛。⑧桡(ráo):船桨。
【小题1】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 | B.向使/善工摹画 |
C.穷极/山水之趣 | D.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 |
次(_________) 因(__________) 兹(________) 强(________)
【小题3】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的内容相呼应。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是微波炉,还是“危”波炉?
生活中,微波炉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习惯用它热牛奶、蒸米饭,甚至是烤鸡翅。然而,各种有关微波炉的谣言也在这时开始四处流传,很多人“谈炉色变”,微波炉真有那么可怕吗?
微波烹任破坏食物营养
大多数食材是通过“加热”才能成为我们的食物,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在高温环境下食材蕴含的营养都会有所流失。科学研究证明,由于微波炉提供的热源加热快、效率高,在加热到同样温度的情况下,使用的时间会短于煮熟食物。所以,微波炉加热对食物营养的破坏有时还会少于传统烹饪方法。
然而,这并不是说微波烹饪十全十美,它不太适合用于水分少且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微波加热之后,鱼类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保存率就低于蒸煮方法,特别是Omega-3脂肪酸会有下降。国内其他相关研究也证实,微波加热肉类同样会引起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但是,微波加热并不是破坏Omega-3脂肪酸最严重的烹调方法,油炸和油煎方法损失更大。
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
研究表明,在200℃以上的烹调温度下,蛋白质类易产生杂环胺类致癌,脂肪会产生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如果到了300℃,就会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因此,控制烹调中产生致癌物的关键就是降低烹调温度,微波烹调时由于主要以水分子作为导热介质,在含有大量水分的情况下,加热温度不会超过100℃,更不会达到180℃以上。刚刚说了,低于200℃时是不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的。所以,只要不是过度加热,中心温度恰当,反而可能减少致癌物产生的机会,唯一的例外,就是蒸大米饭时产生丙烯酰胺的数量。有研究发现,使用微波炉蒸大米饭,其丙烯酰胺产生量是普通饭锅的数倍。尽管这个数量远低于煎炸食品中的量,但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大米淀粉粒受热糊化时,受淀粉粒外包裹物和米粒本身的限制,其热量不能及时传出,从而使局部温度升高,出现“过热”现象。这么看来,用微波炉加热冷饭、冷粥是可以的,想要蒸熟米饭还是换种方式吧。
微波炉是如何工作的
由微波的磁控管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能,微波能穿透食物达5厘米深,使食物中的水分子随之运动。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产生热能,从而加热食物。
微波炉加热食物受热不均,食用之后易生病
在加热和解冻食物的时候,由于食物形状不规则,容易出现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但这并不能怪罪微波炉。因为就算把一只整鸡放在普通煮锅或蒸锅里,也不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加热均匀。我们都如道,用普通锅加热食物时,应当把食物切成小块才能受热均匀;而用微波炉加热的时候,需要把食物铺成一个扁平的平面,这样是最有利于均匀加热的。
国外广泛使用微波炉
微波炉是各国都广泛使用的加热器具,无论在学校食堂、餐馆酒店还是家庭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只要采用正当的操作方式,微波炉仍是全世界人民所钟爱的烹饪利器。还不信的话,只要出国的时候去当地居民家里和学校餐厅看看就知道了。
【小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小题2】阅读文章内容,说说微波炉在烹任食物方面的优点和缺点。
【小题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微波烹调时由于主要以水分子作为导热介质,在含有大量水分的情况下,加热温度不会超过100℃,更不会达到180℃以上。
【小题5】读了本文以后,你想对使用微波炉的人说什么?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