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526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2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哺(pǔ)育 迥(jiǒng)乎不同   愧作   惊涛澎湃
B.别 (bié) 扭   鲜(xiǎn)为人知   炽热(chì)  妇儒皆知
C.殷(yān) 红   锲(qiè)而不舍   字帖 (tiè)   沥尽心血
D.滞笨(zhì)    颠沛流离(pèi) 胡骑(jì)  锋芒必露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个小偷在公交车上扒窃时被乘客识破并扭住,他义愤填膺地辩解说:“我只不过是把手伸错了口袋,不是故意要偷!”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3.
(2017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借代)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比喻、拟人)
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设问)
D.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
4.
(18届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二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B.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C.“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D.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虽然与世长辞了,但其作品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陇西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小题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以精练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
B.“貂锦”的意思是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
C.“丧胡尘”是说五千精兵战死他乡,表现战斗的激烈和伤亡惨重。
D.三、四两句直接写战争所带来的悲惨景象。
【小题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
B.“可怜”和“犹是”,包含着诗人深沉的感慨,表达作者对深闺妇的讥讽。
C.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深闺梦里人”比照,虚实相对,用意工妙,诗情凄楚。
D.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非战情绪。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始食盐酪。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里居倡行乡约,相率无敢犯。衣食粗恶。 或遗之衣,见道殣,解以覆之。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学者称一峰先生。
【注释】①樵牧:打柴放牧。②志:崇尚。  ③周:接济。④大祥:父、母丧后两周年举行的祭礼。 ⑤治如:恬淡无欲的样子。 ⑥里居:住址。⑦殣(jǐn):饿死的人。 ⑧不为意:不放在心上,意思是罗伦并未因此感到尴尬。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四方/从学者甚众B.四方从/学者甚众
C.四方从学/者甚众D.四方从学者/甚众
【小题2】解释短文中加点的词。
(1)辍(_________) (2)食(____________) (3)或(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1)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选文,请你对罗伦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家 徽
余 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画得很笨拙,线条凌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身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着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兄弟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这时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来,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得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个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他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同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
⑩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小题1】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____________)——放贼——送鱼——(____________)
【小题2】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从下面摘录的语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哩。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③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我选第________句,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
【小题4】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盗贼放走的做法吗?
【小题5】“我”家已经有了家徽,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请为“我”家作一则“家训”。
示例:只争朝夕,奋发图强
8.
(题文)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⑤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⑥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所以,油菜花在本质上便是属于故乡、属于乡土的。
⑦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⑧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纯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⑨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有删改)
【小题1】(小题1)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小题2】(小题2)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
【小题3】(小题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2)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
【小题4】(小题4)本文主要写油菜花,作者为什么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花?
【小题5】(小题5)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否曾读到某个爱国英雄故事时热泪沸腾?是否曾被某些爱国人物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请结合本学期所学课文及人物,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