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三团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普)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524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5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澎湃(pài)    祈祷(dǎo)   亘古(gèng)    锲而不舍(qiè)
B.校对(jiào)   默契(qì)    晌午(shǎng)   气冲斗牛(dòu)
C.嫉妒(jì) 哺育(bǔ)    挚友(zhì) 鞠躬尽瘁(cuì)
D.愧怍(zuò)    污秽(huì)   殷红(yān) 扑朔迷离(shuò)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草率   抱歉   取谛   心不在焉   熟能生巧
B.斑斓   奠基   厚道   大庭广众   家喻户晓
C.胸膛   烦锁   卓越   妇孺皆知   言外之意
D.惶恐   懊悔   诧异   群蚁排衙   深恶痛决
3.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B.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公园草地上“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
D.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B.“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C.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我都会被长妈妈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D.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B.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C.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D.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6.
下列对《木兰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这句话既是对边塞景物的描写,也是描写木兰英姿飒爽的形象。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老王》,完成下列问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小题1】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自己不吃香油、鸡蛋,却送给“我”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性格?
【小题2】“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小题3】文末写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 “我”一家当时也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
【小题4】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说说你的看法。
8.
阅读《传递》,完成下列小题。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小题1】通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______→重拾希望→______→十分感激
【小题2】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小题3】分析结尾画线句在选文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小题4】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3.名著阅读(共1题)

9.
结合《骆驼祥子》回答下列问题。
选段一
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A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待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唧唧咕咕的不晓得说了些什么。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
选段二
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要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他又恢复了他的静默寡言。一声不出的,他吃,他喝,他掏坏。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与传达感情的,他没了意见,没了希望,说话干吗呢?除了讲价儿,他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拉车少卖点力气而多争一两个铜子,都使他觉到满意。他占了便宜,别人就吃了亏,对,这是一种报复!
(1)以上名著选段的作者是 ,选段一中人物A是谁?
(2)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
(3)根据这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祥子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课内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之久而不去_____________ (2)以钱其口___________
(3)有卖油翁担而立_________    (4)但微之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射不亦精乎?
(2)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句可以吗?为什么?
【小题4】从文章可以看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该我们什么启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