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519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31

1.综合题(共6题)

1.
世界上已知的鸟类有900多种,草原、灌丛、水面、树林等许多地方都能着到鸟的踪迹。请结合鸟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天高任鸟飞”,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是身体呈_____型;前肢成为_____;体表被覆_____。它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
(2)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图中[5]是进行____的部位;[1]是____,[6]是____;[1]具有____的作用;[3]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____和_____。
2.
如图1表示某家庭的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表示,不考虑基因突变),请据图回答:

(1)在遗传学上,把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叫做一对_____。据图可如,_____眼皮是显性性状,李晴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李晴外公的基因组成是_____。
(2)在下列甲、乙两张人类染色体组成图中(图2),对性别有决定作用的成对的染色体叫做_____。李晴父亲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可用_____图来表示。
(3)近年来,我国“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李晴的父母准备生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
(4)青少年时期的李晴出于爱美之心,通过手术把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成年后的她与一个单眼皮的男子结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的可能性是_____。
3.
如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请分析并回答:

(1)A能萌发,说明其满足一定的内部条件是_____。
(2)B的主要部分是_____。
(3)C中的____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它是由D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的。
(4)卵细胞是在图D的[_____]_____中产生的,D在发育成C之前一般必须经过_____和_____两个重要的过程。
(5)E和F分别表示,这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_____。
4.
利用下列信息和系谱图(如图),回答第8至第10题.在人类中,正常足弓的基因由显性基因A控制,控制扁平足的基因是其等位基因,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图的系谱图显示了一个四代家庭的正常足弓和扁平足的出现情况.在谱系图中,每个人都用特定的符号表示,例如,第一代第2号可以标记为Ⅰ﹣2

下列四个人中,其基因型为aa,并且为男性的是(  )
A.Ⅰ﹣1B.Ⅱ﹣2C.Ⅲ﹣2D.Ⅲ﹣5
5.
亨廷顿舞蹈病由显性基因(H)控制。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父亲(2号)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填“XY”或“XX”),其中提供给女儿(3号)的是_____染色体。
(2)图中4号是未出生的“二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
(3)若3号的基因组成为hh,则其母亲1号的基因组成是_____。
(4)4号患亨廷顿舞蹈病的可能性是50%,原因是_____。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寨卡病毒能通过蚊虫进行传播.巴西卫生部门确认,2015 年以来巴西新生儿小头 畸形病例激增,与孕妇受蚊虫叮咬感染寨卡病毒有关,且目前尚无相关疫苗.
材料 2:疫苗含有的病原体成分,既保留了可供淋巴细胞识别的特征,又失去了杀伤力. 一般来说,疫苗需要在 8℃以下条件储存,故在疫苗运输和储存中要配备很多专业设备,如冷库、冷藏车、冰箱、冷藏背包等.若上述“冷链断了,疫苗中的病原体成分会失活.
请回答: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寨卡病毒属___;从免疫的角度来看,寨卡病毒属于___;
(2)专家建议:孕妇应避免前往疫区,减少与蚊虫的接触.该项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
(3)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肌肉组织中发生_____使发热病人形成全身肌肉酸痛的感觉.
(4)注射有活性的疫苗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选“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资料分析题(共1题)

7.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以来,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2010年,在青海玉树地震抢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地震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据有关资料显示,与灾害相关的传染病发生率较高,发病病种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等.
材料二:玉树震灾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①保护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灭蚊虫;④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等.
材料三: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还给重点区域内的儿童、小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集中接种甲肝、乙脑疫苗,或口服霍乱疫苗等.
(1)“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_____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_____的特点,属于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统传染病通过_____传播;疟疾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传播途径是_____传播.
(2)“材料二”中提到的传染病预防措施,①②③属于_____;④属于_____.
(3)“材料三”中提到的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_____,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种免疫属于_____免疫.
(4)假如你是一名救灾现场的志愿者,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分析药品标签或者仔细阅读_____,绝对不能盲目用药;如果发现某人上臂肱动脉受伤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_____(填“近心端”或“远心端”)止血.

3.单选题(共21题)

8.
想将苹果枝条分别嫁接在桃、梨、大枣这三种树上,则应将哪种植物的枝条制作成如图所示的①(  )
A.苹果B.桃C.梨D.大枣
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话体现了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
B.在正常情况下男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有X或Y
C.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人的受精卵中23对染色体一半来源于父方,一半来源于母方
10.
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中1、2、3依次为
A.DNA、染色体、细胞核
B.细胞核、DNA、染色体
C.细胞核、染色体、DNA
D.染色体、细胞核、DNA
11.
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与黄果B.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C.鸡的玫瑰冠与单冠D.狗的卷毛与黑毛
12.
一对夫妇已生育了一个男孩,若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  )
A.50%B.100%
C.75%D.25%
13.
下列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具有挑战性的事实是
A.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大批无翅昆虫
B.长期使用杀虫剂,不但没有消灭害虫,害虫的抗药性反而越来越强
C.化石研究表明,云南澄江地区寒武纪地层中大量新物种的产生只用了200万年
D.研究发现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之间相同的基因非常多,不同的基因只是少数
14.
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正确的是(  )
A.甲属于完全变态
B.乙属于不完全变态
C.发育过程都是:卵→幼虫→蛹→成虫
D.都是变态发育
15.
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选项中,请你找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A.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
B.家蚕、蜜蜂、蝗虫的发育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C.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D.鸡卵卵黄表面有一盘状小白点,说明卵已受精
16.
用射线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处理,再从中选择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因为射线改变了农作物的
A. 性状     B. 遗传物质 C. 生活环境 D. 生活习性
17.
关于基因和性状关系的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B.基因组成相同,性状表现一定相同
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组成相同,性状相同
D.在相同环境中,性状相同,基因组成相同
18.
据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接近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男性会产生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
B.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C.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即决定胎儿性别
D.第一胎生女孩后,第二胎生男孩的概率增加
1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低等到高等B.由水生到陆生
C.由简单到复杂D.由体型小到体型大
20.
经常刮大风的某海岛上,无翅、残翅昆虫比有翅昆虫多,这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B.遗传变异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期没使用的结果
21.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B.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22.
一个人长期服用同一种抗生素,到后期治疗效果大大降低甚至无效.这是因为(  )
A.病原菌不断产生各种变异(包含了各种抗药性的差异),抗生素起了选择作用,淘汰了敏感菌,留下抗药菌
B.抗生素长期作用于病原体,诱发它发生抗药性突变而抗药
C.病原菌长期接触同种抗生素,产生适应性突变而抗药
D.上述三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23.
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
A.原始地球不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
C.古人类学会用火烧烤食物有利于脑的发育
D.生物进化的历程之一是从水生到陆生
24.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部是最原始的种类
B.分枝越向上,生物越高等
C.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
D.生物各类群之间是独立的,没有亲缘关系
25.
如图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抗体浓度的变化。请分析志愿者在这两周内的哪一天和SARS病人接触感染风险最小(  )
A.第2天B.第5天C.第9天D.第15天
26.
下列急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静脉血管出血后应在伤口的远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
B.毛细血管出血后应贴上创可贴并且拨打“120”求救
C.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应尽快将病人转移至空气流通场所
D.对溺水病人可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27.
2015年,我国某研究队研发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而且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使用该疫苗三次比仅使用一次或两次效果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使用时,所用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相当于抗体
B.第二次使用时,B淋巴细胞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C.第一、二次使用疫苗时,人体内不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D.第三次使用后,人体内更多的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28.
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要服用板蓝根冲剂加以预防
B.有计划地接种疫苗,可减少人患遗传病的机会
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共进午餐会感染艾滋病
D.饭前便后要洗手,可减少人感染蛔虫病的机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