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牢牢把握新时代立法工作的特点,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做好立法工作。立法主体是指具有宪法或法律赋予的法定立法权力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立法法》,我国中央和地方的立法主体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中央军事委员会、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等等。地方立法是指具有立法权限的地方立法主体设立的法律法规,以弥补中央立法不足以解决的地方特殊性问题,突出地方特色。自20世纪80年代较大的市获得立法权以来,地方性法规发展迅速,法规数量迅猛上升。但纵观当下地方立法的现状,不少地方性法规照搬上位法,适合于区域管理与发展的创制性立法不多,出现了重复立法现象,结果损害了地方立法的应有功能,没有解决地方的特殊性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地方立法工作提出建议2.单选题- (共5题)
2.
2018年10月23日,历经八年建设、工程投资逾千亿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该桥的建设创造了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它是继青藏铁路、三峡工程之后又一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环保要求最高、技术最复杂、建设标准最高的一项“超级工程”。这说明了
①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发展的基点
③国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④国家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①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发展的基点
③国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④国家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防止经济脱实向虚,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是基于实体经济是
①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②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的市场主体
③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富民之基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①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②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的市场主体
③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富民之基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4.
我国实施所得税优惠促进创业创新投资的发展。2018年对创投企业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实行按投资额70%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使创投企业个人合伙人税负有所下降、只减不增。这一举措
①将增加投资经营者收益,分散和化解投资风险
②有利于完善分配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③有利于促进扩大就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优化升级
④体现国家通过税收杠杆影响市场主体行为和经济预期
①将增加投资经营者收益,分散和化解投资风险
②有利于完善分配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③有利于促进扩大就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优化升级
④体现国家通过税收杠杆影响市场主体行为和经济预期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5.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要求集党和国家之力,整合多部门力量,不仅深入打击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而且要深挖彻查“保护伞”,比过去“打黑”更加全面深入。“扫黑”目的是
①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③切实提高我国公民的政治地位,保障人权
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强化民主专政
①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③切实提高我国公民的政治地位,保障人权
④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强化民主专政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