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51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2

1.选择题(共4题)

1.
以下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B.我们不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C.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孙中山在经历过数次失败后,仍然锲而不舍,不断创造条件,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而邓稼轩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B.不久书桌上德文字典和日文字典都摆起来了,果戈理的《死魂灵》,又开始翻译了。
C.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D.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是怎么了”?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B.在《泰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中,规定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车辆及其驾驶人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C.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D.日全食的时间大约在十点一刻左右。
4.
下列句子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嘎叽”是拟声词)
B.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啊”是叹词)
C.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最”是副词)
D.我问:“梨花呢?”(“呢”是结构助词)

2.字词书写(共1题)

5.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jié出人物而灿烂,为祖国的两弹事业“jū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慷kǎi淋漓大骂特务的闻一多,以及为自己没有过多关心老王而产生愧zuò心情的杨绛,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汉字
 
 
 
 
 
 
 
 
 
 
 
 
 
 
 
 
 

3.句子默写(共1题)

6.
默写。
(1) 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不蔓不枝。
(3) 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5) 《陋室铭》中表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张籍的《秋思》一诗,完成小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②匆匆说不尽,行人③临发④又开封⑤。
(注释)①意万重:极言心思之多;②复恐:又恐怕;③行人:指捎信的人;
④临发:将出发;⑤开封:拆开已经封好的家书。
【小题1】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见”字,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欲作家书”,其中的“欲”字紧承“见秋风” 。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
B.秋风无形,但秋风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它虽无形,却处处可见。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
C.“意万重”“说不尽”相互呼应。这首诗寄深沉于浅淡,寥寥数语,细细吟诵,回味无穷。
D.这首诗与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一样,格调低沉,两位诗人都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小题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请赏析诗的三四句。

5.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小题。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③,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④。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通假字,同“技”。
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陈尧咨善射 (________________) ②及守荆南回  (________________)
③日有宴集   (________________) ④碎其金鱼    (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杖之,碎其金鱼
A.何陋之有(《陋室铭》)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1处朗读停顿。
尧 咨 每 以 弓 矢 为 乐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⑴ 岂汝先人志邪?
⑵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小题5】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

6.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梅贻涵的《长在心上的眼睛》,完成小题
①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②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③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④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⑤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⑥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 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⑧“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⑨“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说。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之情。
B.“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衬托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D.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可小驴不想告诉奶奶,因为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
【小题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②“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颤抖”有何作用?
【小题3】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 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说明理由。
【小题4】本文的“奶奶”和《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的身上都闪耀着优秀的光辉,值得我们称赞。请阅读本文第6、7节划线句子和链接材料,写出两个相同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分别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链接)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1) 相同的描写方法(写两个):
(2) 人物形象:
奶奶
阿长

7.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济川中学初一(8)班策划、组织了一次“孝亲敬老”活动。
(活动实践)请仿照示例,为班级设计两个切实可行的活动内容。
示例:宣读《孝亲敬老活动倡议书》
(文化积累)请为本次活动推荐一句名言或两句连续性诗词句或一个有关“孝”的故事。(三选一,本试卷上出现的诗词名言除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