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表题- (共1题)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为依托,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有机地整合。当下,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最为典型。为避免同质化发展,有人建议探索建立“电子商务+土地认租”新模式,客户通过在线认租土地,并将认租土地交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管理,借助互联网与物联网,实现实时监控和线上销售。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难点在要素,“痛点”在融资。长期以来,农村存款大量流向城市,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严重失衡。2019年5月,国家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意见》。其中,明确推动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回归本源,改革村镇银行培育发展模式,创新中小银行和地方银行金融产品提供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析“建立‘电子商务+土地认租’新模式”的合理性。
(2)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图中画出《意见》实施前后农村产业融资变化的曲线(用S和S’表示),并分析这一举措的依据。(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清楚画图)

2.开放性试题- (共1题)
人类向何处去?这一宇宙之问,成为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应对的深刻命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源于文明冲突,而文明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不同文明间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努力做到各种文明和谐共生。
然而,由于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面临停摆威胁。对此,中国彰显出应有的智慧和担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设立海南自贸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颁布外商投资法,将为世界经济发展释放“红利’。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而是在同困难的不断斗争中砥砺前行。中国将与世界同舟共济、携手向前,以“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的开放姿态,让发展成果和改革红利惠及全球,在世界范围内激发“最大公约数”。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中国方案能否破解“文明冲突”,学者们的观点仍存分歧。请给出你的立场并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加以佐证。
(2)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分析中国会为世界经济发展释放哪些“红利”?
(3)某校将开展以“让世界同呼吸、共命运”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就“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激发‘最大公约数’”拟一份演讲稿。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政治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3.单选题- (共14题)
①降低进口关税税率→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倒逼国内产业升级
②减税降费降低物流成本→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境外消费回流
③促使人民币大幅升值→提高境外消费成本→扩大国内消费比例
④加强品牌建设→提振消费者购买信心→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退出机制
②发展数字科技,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③加大政府干预力度,推动企业发展
④扩大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市场容量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释放政策红利助力科创企业发展 | B.运用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
C.运用行政手段化解经济下行压力 | D.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

①深化“放管服”提升服务水平
②在中国开办的企业经济效益在提高
③中国政府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④在中国开办企业的制度性成本降低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塑造品牌形象
②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服务
③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健全征信体系
④与消费者保持良好互动,完善企业管理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创新体制机制,筑牢经济体系基础 | B.坚守“一国”之本,完成祖国统一 |
C.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D.形成东西双向互济,坚持开放发展 |
①管控分歧有利于国家间开展合作
②互相尊重主权是主权国家的权利
③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④和平共处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旨在保障公民当家作主
②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③旨在保障我国人民民主
④是国家专政职能的表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科学民主决策
②优化治理结构,构建多元共治
③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创新社会治理
④调动群众力量,融合干群关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旨在接受人民监督,打造廉洁权威政府
②旨在健全决策机制,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③能确保政府合民意、集民智,正确决策
④有利于政府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该条例就是针对部分“精日”分子的违法行为的
②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是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③该条例有利于维护国家公祭活动和场所的严肃性
④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健全完善社会生活的法律规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B.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C.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 D.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A.《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 | B.《园冶注释》 |
C.《虫子书》 | D.《订单——方圆故事》 |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开放性试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