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97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6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噤(jìn)  妩媚(fǔ)   煞风景(shā) 白雪皑皑(ái)
B.包扎(zā)   怅惘(wǎng) 黑黝黝(yōu) 强词夺理(qiǎng)
C.蜷卧(quán) 拾级(shè)  通缉令(jī)  曲径通幽(qū)
D.卑鄙(bì)   苍劲(jìng) 露马脚(lòu) 弄巧成拙(zhuō)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暄 敞篷 乌拖邦 金榜题名
B.部署 倾泻 大杂烩 风云变换
C.枷锁 狡辩 金钢钻 相辅相成
D.劝诫 脉搏 大拇指 格物致知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夜市好热闹啊!甬道的一侧由东向西排成了长龙阵,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B.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我的心仿佛也在风口浪尖上受着颠簸。
C.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美轮美奂的时装吸引着顾客的眼球。
D.第一次上讲台,他张皇失措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节课都在尴尬中度过。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傅雷以其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
C.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产生。
D.《朗读者》这一节目比特效药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是圣地亚哥,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
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后自修祭文享祀,抚恤马谡家属,并上表刘禅,自贬三级。
C.《简·爱》中简在里德太太临死前来到了她身边,两人互相原谅了对方并且和好。
D.《草房子》中桑桑生病后,桑乔背着儿子求医问药,发誓要让儿子的人生之路走得长长的。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外思乡
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注释)①杜曲:可理解为美酒。
【小题1】“杜曲黄莺可得知”一句采用______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小题2】赏析“断肠烟柳一丝丝”中“断肠”一词的妙处。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祇:只,仅
B.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C.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表现
D.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去以六月息者也
B.马之千里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其真不知马也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小题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写出了“食马者”的愚妄浅薄。
D.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②筇(qióng):一种竹子,可做拐杖。③勃窣(sū):跛行。
【小题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曾 有 道 人 为 施 针 灸 之 术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
【小题3】结尾“公叹息”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昼短苦夜长,何不来烹羹
①我的父亲是个大厨,哦不,用他的话来说,是腹有诗书的大厨。
②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从来都是独树一帜。我6岁那一年的盛夏,天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可父亲却兴致盎然,连哄带骗地把我带到田里晒了一整天。那夜,当我饥肠辘辘,对着一桌子好吃的垂涎欲滴时,父亲却忆苦思甜,给我讲起了粒粒皆辛苦的故事……
③如果事情到此结束,那么父亲将是一个懂得实践出真知的慈父典范,然而转折发生在我14岁那年的寒假。
④冬日的阳光温暖而洁净,我在阳台上写我的秘密日记,忽然听到父亲开门的声音。慌乱藏匿之间,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本子。
⑤那是父亲八年前的日记。他在带我下田的那一天写道:今天晒了闺女一整天,又饿了她一顿,以后应该不用再吃她乱七八糟的剩饭了。
⑥隔天,我以一个播音界未来之星的身份播报了他当年关于我剩饭的言论。岂料父亲只轻蔑地看了看我,说:“正因为你剩的玉盘珍馐值万钱,所以为父才停杯投箸不能食啊。”
⑦我心里翻了个360度白眼,却不得不承认,虽然父亲的方法有欠科学,但成效显著。
⑧因为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不会再剩一粒饭。
⑨夏天总在蝉鸣中来,又在蛙声里去。
⑩高考成绩放榜的那天,是我前十九年人生里最灰暗的一天。
⑪若是从头来过,一年的光景对于一个急着长大的姑娘来说实在太过漫长;而因毫厘之差放弃却又让我如此不甘。那个漫长的暑假里我度日如年,厚重的窗帘遮挡住室外灼热的日光,幽暗的房间里几乎不分昼夜。
⑫直到那天大雨滂沱,提早收工的父亲把我从房间里拖了出来,命令我梳洗打扮,洗米布菜。热气腾腾的汤底在夜雨里翻滚。父亲也不多说,只顾着给我老妈夹菜,仿佛这饭桌上只有他们两个人。我坐在对面,一个月来的委屈、不甘在一瞬间冲出眼眶,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然后就一发不可收,哭了个惊天动地。
⑬良久,父亲放下手里的筷子说:“哭好了?去洗把脸,一会儿肉都煮老了。”
⑭父亲把一块牛肚放进我碗里。我从不吃牛肚,觉得它长满倒刺,吃起来一定十分扎嘴。父亲看出我的犹豫,眉毛一抬:“就这么点儿胆量?”
⑮也没有什么能比这个夏天更坏的了,索性我闭眼大嚼起来,居然并不扎人,甚至还有点儿好吃。父亲把剩下的牛肚放进火锅,说:“孩子啊,昼短苦夜长,何不来烹羹。其实人生跟你吃牛肚没什么区别,有些事你越害怕,它就越强大,可你真要打定主意去面对,其实也不过就是那么回事。”
⑯我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锅里翻滚的牛肚,索性又夹了满满一筷,嚼得津津有味。食物确有伟大的力量,因为饱含着调羹人的心意。它是留有尊严的爱,也是将人拉回烟火人间的手。
⑰那一年,我从复读班窗口望出去,风清云朗,水天犹故。
(文章有删改)
【小题1】文章以“昼短苦夜长,何不来烹羹”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小题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从内容理解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第⑪段画线句。
那个漫长的暑假里我度日如年,厚重的窗帘遮挡住室外灼热的日光,幽暗的房间里几乎不分昼夜。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⑫段中加点词语。
我坐在对面,一个月来的委屈、不甘在一瞬间冲出眼眶,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然后就一发不可收,哭了个惊天动地。
【小题3】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段的理解。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蚊子吸血也“挑食”吗?
①夏天来了,恼人的蚊子也开始肆虐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被蚊子“一亲芳泽”的经历。但很奇怪的是,我们常常发现一群人在一起,有的人被蚊子“特别招待”,叮得满身大包,有的人却完全不受影响。难道蚊子在吸血的时候还会“挑食”?
②长久以来,有关蚊子的“血型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普遍的说法是:蚊子偏爱O型血和B型血的人,不喜欢叮咬AB型血的人。事实上,蚊子是不会区分人的血型的。一位叫Thornton的美国科学家为了考察血型、出汗情况、肤色、体毛对蚊子叮咬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消除了实验对象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影响,并在单独考察某种影响因素时最大可能地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并没有发现蚊子叮咬与血型存在必然联系,肤色和体毛也同样没有影响,而出汗的影响则很显著。
③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血型的人,有的饱受蚊子“青睐”之苦,有的却能享受蚊子“冷落”之幸。
④那么蚊子究竟是凭借什么依据来选择“偏爱”对象的呢?
⑤蚊子追踪捕猎对象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嗅觉生物信息途径、视觉途径和温度感受途径。
⑥人体可以产生约500种挥发性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外界风向、人体移动和呼吸气流形成羽毛样的小气流(羽流)被蚊子嗅觉感受到。
⑦研究发现,蚊子的下颚器通过受体可以感受到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形成的羽流。别小看身长不过一厘米的蚊子,它的搜索能力可是很强大的,搜索的最远距离可达60公里。在此范围内,二氧化碳排得多的人,由于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在蚊子的视野中所呈现的“图像”比较清晰,便于蚊子进行定向追踪。人在从事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呼吸会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二氧化碳会在头上约1米左右的地方形成一股气流,蚊子对此比较敏感,于是就会闻味而至了。
⑧人体汗液中也含有多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蚊子的注意力。汗腺发达、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的人,排出的汗液等分泌物较多,血液中的酸性增强,所排出的汗液使得体表乳酸值较高,更容易对蚊子产生吸引力。因此,有时男人比女人、青年比老人更招蚊子。
⑨美国科学家们利用嗅觉仪器对3900多种物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许多种类的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因为含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对蚊子的诱惑力都非同寻常。所以使用含有硬脂酸的香水、发胶、面霜等花香味的化妆品以及黄油膏,被蚊子叮咬的几率都会大大增加。甚至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也会引来蚊子的“光顾”。
⑩此外,在相对近距离、视力可及范围内,蚊子通过视觉途径更趋近于攻击黑色物质。蚊子昼伏夜出,主要是因其具有趋暗的习性,衣服颜色如黑色是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红、绿等,蚊子不爱叮白色。白天,当人们穿着深色衣服时,反射的光线较暗,恰恰为蚊子吸血创造避光环境。而且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强,蚊子又喜欢叮咬体温较高的人,这自然使得深色衣服的诱惑指数大涨。在夜里,如果穿着深色衣服,在夜间便会呈现一团黑影,蚊子会向着更暗的地方追逐而去。
⑪最后,在更近的距离,蚊子可以通过温度感受系统感知并锁定具有发热和湿润(温血动物特征)特征的物体。蚊子的触角里有一个受热体,它对温度十分敏感,只要有一点温差变化,便能立即察觉到,流汗的人肌体散热快,会对蚊子产生吸引力。这足以解释为何我们常在运动后,发现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多出了几个大“红包”。
(文章有删改)
【小题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的作用。
【小题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别小看身长不过一厘米的蚊子,它的搜索能力可是很强大的,搜索的最远距离可达60公里。
【小题3】阅读第⑨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甚至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也会引来蚊子的“光顾”。

5.作文(共1题)

11.
请以“一份满意的答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