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8.1.1传染病及其预防 同步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957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综合题(共2题)

1.
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早在1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免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___.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5)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传染病,例如,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________.

(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主要是疟蚊)是其________
(7)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无细胞结构.感染了寨卡病毒、H7N9病毒的患者属于________.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怠.
2.
一种名为H7N9的新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曾给我国养禽业带来巨大灾难,而且该病毒能使人患病,甚至死亡。请据此回答问题。
(1)不少地方焚烧或活埋病鸡,此措施属于________。 
(2)H7N9型疫苗尚未研制成功。某地现有一批H1N1型禽流感疫苗,该地能否用H1N1型禽流感疫苗来预防H7N9型禽流感呢?请你帮忙完善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向甲组小白鼠体内注射_____________;乙组小白鼠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③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感染H7N9型病毒的活禽提取液,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健康状况。
(预测结果)
甲组小白鼠____,乙组小白鼠____。(填“患病”或“不患病”) 
(实验结论)
H1N1疫苗_____(填“能”或“不能”)预防H7N9型禽流感。其原因是注射H1N1疫苗获得的免疫属_____免疫。

2.资料分析题(共1题)

3.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结膜炎致病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春夏之交,天气转暖,细菌生长繁殖快,容易造成“红眼病”大流行.请据资料回答:

(1)“红眼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
(2)图中毛巾是“红眼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
(3)病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值,这属于人体的________免疫.
(4)写出细菌没有而人体细胞有的基本结构:________.

3.单选题(共11题)

4.
蛔虫在人体小肠内不会被消化掉的原因是
A.生活在没有消化液的地方
B.体表细胞生长很块
C.蛔虫的肌肉不会被消化液消化
D.体表有角质层
5.
我国政府对全国6周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强化免疫,服用脊髓灰质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人工免疫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6.
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恶性肿瘤B.糖尿病C.流感D.白化病
7.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手、毛巾、玩具等)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下列各项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B.发现孩子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C.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助晒衣服和被褥
D.必要时相关幼儿园可采取暂时停课等措施,防止感染面扩大
8.
症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B.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
C.疟原虫是疟疾的传染源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
9.
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的做法属于
A.控制传染源B.控制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增进健康
10.
近年来,急性传染病﹣埃博拉病毒病再次在非洲流行,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下列预防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将患者隔离治疗B.医生照料患者时穿上防护服
C.不吃未煮熟的食物D.有效处置患者的废弃物
11.
流行性感冒传播的途径是:()
A.水传播B.饮食传播
C.空气传播D.接触传播
12.
艾滋病致死率极高,而且具有传染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歧视艾滋病患者。红丝带行动告诉我们,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导致被感染
①交谈 ②共餐 ③握手 ④共用注射器 ⑤拥抱 ⑥共用牙具 ⑦一起学习
A.①③⑤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③⑤⑥⑦
13.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不包括()
A.静脉注射毒品B.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
C.不安全性行为D.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
14.
日本大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预防接种

4.选择题(共2题)

15.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6.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5.填空题(共3题)

17.
艾滋病是由________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传染病是指由________ 大量增殖引起的,能够在________ 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________ 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________ 和母婴等途径传播。
19.
传染病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和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资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