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基础练习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955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9

1.连线题(共2题)

1.
请将科学家与其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起来
2.
请将下列生物学中的重大发现或著名实验与相应的人物用线连接起来。

2.综合题(共5题)

3.
生活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蛾有浅色和深色两种体色,它们都喜欢栖息在树干上.19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导致工厂大量排烟,使树干由浅灰色变成黑褐色,桦尺蛾也由浅色常见类型逐渐变成为深色常见类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蛾的发育过程与蚕一样,属于_____发育.
(2)遗传学上,桦尺蛾体色的深色与浅色称为_____.
(3)桦尺蛾的两种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形基因用a表示.将一只浅色桦尺蛾与一只深色桦尺蛾交配,子代若全为深色,则_____色为隐性性状,子代桦尺蛾的基因组成为_____.
(4)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种类的变迁是长期_____的结果.
4.
如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不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_____,这些差异是可_____的.
(2)图2所示的现象叫做_____;此过程会由于_____而愈加激烈.
(3)用简单语言描述图3所示的现象_____.
(4)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实现的.
5.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
(2)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_____;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生物对环境具有_____.
(3)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_____的结果.
(4)生物在进化中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6.
现在大部分马体格高大,奔跑如飞.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与现代马相似的动物的前肢骨骼化石,同时也已确定化石中的动物生存的大致时期(如下表所示),他们认为这些动物是现代马的祖先.
动物名称
始马
中马
草原古马
真马(现代马)
生存的时期
5500到5000万年前
3900到3100万年前
1900到1100万年前
200万年前到现在
前肢的骨骼(各图与其实物比例相同)




 
(1)分析表格中的各图与其实物比例说明现代马是由始马,经过中马、草原古马逐渐演化而来的理由是什么?
(2)科学家在研究马进化的过程中,采用了比较化石的方法.你知道科学家还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生物的进化吗?
(3)下列关于进化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眼见为实,只有我们亲眼看到物种的演变过程才能相信进化论
B.进化论是针对动物和植物的,不适用于人类
C.进化论是建立在广泛证据上的科学理论
D.进化论是已经通过科学家验证的理论.
7.
下表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个时期的栖息在树干上的桦尺蛾类型数量调查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850年(森林时期)
1950年(工业城市)
浅灰色桦尺蛾
深黑色桦尺蛾
浅灰色桦尺蛾
深黑色桦尺蛾
99%
1%
1%
99%
 
(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_____________现象。
(2)1850年,曼彻斯特村山清水秀,栖息在浅灰色树干上的桦尺蛾体色为____________,它们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
(3)1950年曼彻斯特被工业污染,煤灰把树干染成了黑色,这时候,______________的桦尺蛾由于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了下来,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____,适应者生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7题)

8.
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保护色普遍存在.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  )
A.环境变化的结果B.生存斗争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D.食物不同的结果
9.
自热界中有一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这种蛾中绝大部分能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井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这种级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B.生存斗争的结果
C.基因变异的结果D.适应环境的结果
10.
英国曼彻斯村经过100多年,变成了工业城市,生活在那里的桦尺蛾也由浅色品种多变成了深色品种,原因是(  )
A.烟雾将桦尺蛾熏黑B.自然选择的结果
C.当地鸟类数量的增多D.环境改变造成深色品种出现
1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
C.“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动物的典型证据
D.达尔文提出较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
12.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形成新品种,它们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
A.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都在进行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普遍存在D.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13.
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生物常常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发生争斗
C.生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
D.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4.
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D.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15.
自然选择学说的创始人是:
A. 拉马克 B. 达尔文 C. 孟德尔 D. 巴斯德
16.
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B.人工选择
C.激烈的生存竞争D.过度繁殖
17.
根据科学观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
B.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
C.海洋环境中生存斗争相对缓和
D.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18.
寝室管理员用杀虫剂消灭蚊子,开始使用效果还不错,但长期使用后发现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具有抗杀虫剂的变异的蚊子存活下来,且大量繁殖
B.蚊子适应能力特别强
C.杀虫剂性能不稳定
D.杀虫剂造成蚊子基因变异,使之产生抗药性
19.
公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现代的公鹿具有发达的鹿角原因是(   )
A.经常使用的结果B.繁殖后代的需要
C.变异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
20.
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环境的改变是物种起源的根本原因
B.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21.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
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
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
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
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
2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理论是(  )
A.用进废退B.生存竞争,适者生存
C.遗传变异D.生命起源
23.
杀虫剂往往在开始使用时有效,后来逐渐失效。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B.由于用药量太少,害虫没被杀死而产生了抗药性
C.害虫存在抗药性变异,杀虫剂对这种变异进行了选择
D.害虫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发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24.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前肢的形成是(  )
A.由于经常使用而逐渐积累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为了吃到高处的食物D.由长颈鹿的意志所决定的

4.填空题(共2题)

25.
如图甲表示1940~1960年某地降雪天数,乙表示在同一时间内该地区白鼠占同种个体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

(1)生活在雪地的老鼠的毛色为白色,这是生物对环境的   现象,是    的结果.如果降雪推迟,白色老鼠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这说明
(2)随着降雪天数的增加,白色老鼠的数量 ,白色老鼠最高百分比是出现在降雪天数最大值 (前或后).随着降雪天数的减少,白色老鼠的数量  .从1940~1960年的降雪天数看,开始是逐步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这种变化的环境对老鼠的毛色起 作用.
26.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着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2道)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