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95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0

1.选择题(共1题)

1.

   在语言运用中,有时灵活地变换一下语序,会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使语言顿显“亮色”。相传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屡战屡败”,曾国藩欲上书朝廷言及此事,幕僚李元度将其颠倒词序更改为“屡败屡战”。这么做,虽说有狡辨之嫌,却在表述上化劣为高明,突显出一种不畏挫折、奋勇作战的精神。结果朝廷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继续重用他。1936年10月,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说:“许多人是不战而,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① )这句湎怀先生的话,巧换语序,互为对照,把鲁迅先生的斗士风采和铮铮铁骨勾画了出来。“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闻一多先生的抉择。他将“说”与“做”的语序进行变换,鲜明地表现了其高尚的人格修养和思想境界。同样,古典诗歌的语序变换艺术,也可谓气象万千(  ③ )异彩纷呈。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其中的“路八千”正常语序应为“八千路”,颠倒为“路八千”是为了与“九重天”押韵,这样才合乎格律诗的要求。而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④ )正常语序是“行宫见月色伤心,夜雨闻铃声断肠”,这就不像诗而像散文了,诗人改变了诗句的语序,赋与了诗句节奏感、音律美,开拓了诗句的意境,产生出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1】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和笔顺的说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拙(zhuō)    狡辨 “屈”第四笔是竖
B.拙(zhuó)    湎怀 “屈”第四笔是竖
C.拙(zhuō)    抉择 “屈”第四笔是竖折
D.拙(zhuó)    赋与 “屈”第四笔是竖折
【小题2】填入括号内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① 。” ② ; ③ 、 ④  ”,
B.① 。” ② ; ③ , ④ 。”
C.①  ”。 ② , ③ 、 ④  ”,
D.①  ”。 ② , ③ , ④ 。”
【小题3】下列对文段中作家相关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学期学习的《社戏》出自他的小说集《呐喊》。
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他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
C.韩愈是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D.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曾经创作过组诗《新乐府》。
【小题4】运用“变换语序”的说话技巧把横线上的话填完整,正确的顺序是 ( )

星期天,顾蓓和钟丽相约去西单买书。在地铁上,顾蓓和一位老大爷相邻而坐。老大爷手中拿着一本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问才知道他喜爱国学,还开了一家小书店。老大爷风趣健谈,和顾蓓谈得很是投机,还邀请她到他的书店里逛一逛。钟丽紧皱眉头,轻轻地碰了一下顾蓓,小声说:“哎,小心点呀,现在骗子很多,我看他是 ,你可别被他迷惑了。”顾蓓感兴趣的不是老大爷的高谈阔论,而是书,她微微一笑,安慰钟丽说:“你放心好啦!我是 。”老大爷装作看书,把两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却并不计较,自言自语道:“我是 。”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醉酒之翁不在意   ③醉酒之意不在翁
(注:“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

2.诗歌鉴赏(共1题)

2.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题1】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
【小题2】下列关于《卖炭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节描写了卖炭翁的外貌,“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翁面容的苍老和生活的艰辛。
B.“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希望炭卖出好价,不顾寒冷给别人带来不便的扭曲心理。
C.第二节“回车叱牛牵向北”一句,通过对宫使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他们蛮横霸道的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唐朝统治阶层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题3】诗中“黄衣使者白衫儿”的行为是错误的,应该用《论语》中的哪句话来警告他们?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并说明理由。
(甲)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乙)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丙)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选择(______)   理由: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正义》)
(乙)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②节目:树木枝干交接处纹理不顺的部分,本句中比喻难处。③相说以解:互相脱离并分解,喻指先易后难,逐渐解决问题。说,通“脱”,脱落。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
(2)及其久也 及: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学学半   
(2)此皆进学之道也
【小题3】(甲)文主要告诉我们“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的道理,(乙)文画线句告诉我们提问题要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的道理。
【小题4】在谈论做学问的道理时,(甲)文以“食佳肴”作比,(乙)文用“攻木”“撞钟”作比,使人易于理解。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介绍一下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4.
桃园,桃源?桃源!
王敦贤
①光雾山景区中的桃园,是一个容易使人产生误会、产生幻觉的地方。听了这名字,凡读过一点书的人便以为是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人所遇见的桃源,急欲往观。到了这里,明白了是川陕交界处南江县境内的桃园,误会消除了,却又会产生这里就是桃源的幻觉。当然,产生这种幻觉的只会是今人,是现代人,而绝不会是古人。
②桃园这地方,上世纪还是一片被当地人称为“老林”的原始森林。除了采药人和猎人谨慎地在沿途做好标记,小心地步入又庆幸地退出外,谁会来这里呢?境内虽有焦家河、寒溪河两条河流,河里有味极鲜美的细鳞鱼,却不通舟楫。即使有武陵的捕鱼人误入此地,深山里没有人家,有谁“延至其家,设酒杀鸡作食”款待呢?
③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倒是热闹过一阵子,不过,构成这热闹的却是血与火,恨与仇。先是悍匪王三春部在这一代出没,红四方面军入川后,消弭了匪患,恢复了老林的宁静。一九三五年,红军北上时在这里留下了一支留守阵地的游击队。这支游击队迅速发展壮大,国民政府十分惊惧,数次派重兵围剿,均以损兵折将告终。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国民党新九师以两个团的兵力并集结川陕两区六县的保安部队、地方民团对游击队作铁壁合围。局势如此严峻,游击队犹坚持了一年之久,后因出了叛徒,失去给养,伤亡惨重,数百人的游击队只余下四五十人。1940年2月15日,弹尽粮绝的游击队,在敌人的包围圈里左冲右突而不得出,在老枞树一带,数十名游击队员砸烂枪支,纵向深谷,舍身取义……
④那时候的桃园,匪患兵燹(注:音 xiǎn,指战火)延绵,纵有千般旖旎,万种风情,谁会视它为桃源呢?
⑤硝烟散尽,枪声远去,大刀长矛放进了博物馆。五十年代初,桃园建立了乡人民政府。这是南江全县幅员最广、人口最少的一个乡了,方圆百里总共才住有数百人,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山民们沿袭多年的生产方式,刀耕火种,常年以包谷洋芋果腹。且不说耕作的艰辛,深山野兽多,包谷挂须的时候,野猪、猴子、拱猪一到天黑便会来糟践。到了这季节,成年男子便不能在家里居住了,而是住进山坡上的窝棚。夜里,燃一堆篝火,敲木梆、放枪吓唬野兽,守护一坡庄稼。今人看桃园的水,秀丽、妩媚、婀娜多姿,可那时的人啊,看见这水却发愁——没有桥,下雨涨水无法渡河,这河便被叫作焦家河了。川东北方言,焦,便是愁和急啊!今人看桃园的山,雄奇、秀雅、百态千姿,而那时候啊,却怨这山为何这样陡峭,为什么尽是石峰、石壁、石柱,为什么不平缓一点,为什么不是能长出粮食的土山?!
⑥物换星移,历史进入了新一程。人们不再为保暖发愁时,精神需求便产生了。在车流、人流、物欲横流的城市里,在车声、机声、流行音乐高声喧哗的环境中,曾经致力于改造自然的人们觉得心灵疲惫了。心灵疲惫的人们这才想起了大自然的诸般好处。只有这时候,人们来到桃园,才会对这地方产生桃源的幻觉。无论是从南江县城方向或是从汉中市方向进入桃园,出现在眼前的月琴坝或铁炉坝“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不正是靖节先生描绘的桃源吗?过了月琴坝,沿焦家河、寒溪河两岸,岂止“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呢?春日初夏,花事繁盛。河边,白梅、山楂、野樱桃绽蕊怒放,给道道绿水绾上条条彩带;山中,各色杜鹃团团簇簇,灿若云霞。盛夏初秋,各种乔木、灌木触目皆绿,绿得那样鲜润,那样饱满,似乎用手一碰,便会汁水四溢。深秋初冬,那漫山的红叶,望一眼便会将人醉倒,说红叶又不仅仅是红叶,金黄、浅红、艳红、深红交相杂糅,色彩是那样的充盈,层次是那样丰富,较之春日,更有一种成熟的美艳。成熟的不止是色彩,还有那许多山外难以见到的野生佳果。板栗、核桃自不必说了,名声极大的猕猴桃、状如菠萝的仙桃、芒果般的沙瓜、荔枝样的石枣,漫山遍野,无处不有。冬日桃园则另是一番意趣,泉涧悬崖,冰柱盈丈,千树万树,枝裹冰凌,叶挂冰花,端的是冰清玉洁的世界啊!
⑦在桃园,勿须看地图,勿须请导游,信步走去,步步有景,步移景换。焦家河河面开阔,水流湍急。两岸奇峰连接如云,石岩石壁,略无阙处。大山之中凸现小山,石壁之上耸立石峰,高低参差,错落有致。雄而不险,丽而不俗。寒溪河清流萦回,水清而浅,两岸群峰竞秀,积翠凝蓝。沿途全无人间烟火,愈向前行,愈觉幽静深邃。三岔河,阳光朗照,河岸巨石一色莹白,河滩卵石点点朱丹,石屏青黛,蓝天高远,白云飘逸……普陀山幽岩流泉,环护四周,山峰小巧,娟秀妩媚。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与焦家河、寒溪河迥异的山水,还可以看到颇为别致的农舍,领略到古朴醇厚的乡俗人情。燕子岩则另是一番风光,奇峰密布,石笋林立,林木蓊翳,藤萝纵横……这便是桃园,既是太古洪荒时的桃园,也是今天的桃园,只有新修的游山小道和山门外的宾馆、车辆提示着:桃园,已进入21世纪了。
⑧不要说初来乍到的人,就是我这来桃园不下数十次的人,每次进入桃园,依然能马上感到浮躁的心静定了,纷乱的思绪清晰了。我自己也觉得讶异,身在桃园的我与在城市中的我,对人生、对生活的看法竟大不相同。桃园这地方,自然完好,物阜民安,远离城市,却又不难到达,水净气清,月朗风淳……在现代人心目中,桃园,真正是桃源了。    
(选自王敦贤《行者笔记》,有删改)
【小题1】本文标题用了同音字和标点,形式很有特色,既巧妙提示文思,又蕴含作者情感。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本文标题的理解。
【小题2】下面两段文字原来放在选文的③④两段之间,请你说说这两段文字是否可以删去,以及你这样看的理由。
游击队长赵明恩与马伕杨芝芳奇迹般突出了重围,到了今天看来满目诗情画意的十八月潭(那时候叫朱槽沟,林木森森,极为荫蔽)。赵明恩将身上所带的大洋给了杨芝芳一部分,叫他回故乡务农。杨问及赵的打算,赵说先回达县老家,再到宣汉、万源一带重新集结队伍。疲惫已极的赵明恩说完之后便在一棵大树下沉沉入睡了。
人们形容丧心病狂的人,往往爱使用“兽性发作”这句话,这句话其实并不准确。大巴山中有那么多的豹子、黑熊、野猪,何曾听说过它们主动袭击人类呢?更何况对自己义重如山的恩人。杨芝芳,这个有着芬芳名字的人,已知敌人在悬赏捉拿赵明恩,在重金的利诱下,他身上最卑劣的人性发作了,竟然举枪杀害了熟睡中的赵明恩!天地为之低昂,江水为之呜咽……
【小题3】本文的写景手法和语言运用颇有特色。请从选文第⑥段或第⑦段中选取具体语句,就其写景手法或语言运用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选取语句:_____________问题:__________
5.
(材料一)
干热岩是一种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没有水或蒸汽、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据专家们估测,中国大陆3000米至10000米深处,干热岩资源储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是中国目前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万倍。不仅如此,干热岩还分布广泛,比如我国境内,东北、华北、东南沿海、西南高原,这些地区都有干热岩分布。干热岩是一种清洁能源,热能连续性好,并可循环利用,满足人类长期需要,具有极为可观的商业价值。
目前干热岩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发电。干热岩发电技术不受季节、气候约束,发电成本是风力发电的1/2,太阳能发电的1/10。干热岩发电的基本过程是:通过深井将凉水高压注入地下2000~6000米深的岩层,使其渗进那里人工压裂干热岩造出的储水库,吸收岩体热能,变成高温水汽;再通过另一个专用深井(相距约200~600米左右)将岩石裂隙中的高温水汽抽取到地表进行利用;取出的高温水汽,通过热交换及地面循环装置用于发电;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高压泵注入地下热交换系统,循环使用。上述整个过程都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干热岩还可以用来供热、采暖。干热岩可以提供工业蒸汽,它在供热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将是冬季供暖的良好热源。另外,干热岩还可用于强化石油开采。很多干热岩就分布在油田附近,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如果利用干热岩的热能对油田地下的岩石进行加热的话,石油开采的产量就会大幅增加。

干热岩发电示意图
(材料二)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是中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可燃冰”就是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呈白色,形似冰雪,能被直接点燃,故形象地称之为“可燃冰”。科学家们认为,“可燃冰”一旦获得开采技术上的突破,它将立刻成为21世纪最主要、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中国的“可燃冰”资源广泛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及东北冻土带等区域。据预测,我国可燃冰能源储藏量超过1500亿吨标准煤,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潜力巨大。
(材料三)
2017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口干热岩开发试验井在海南琼北地区首钻开机,由此打响了海南深地热能开发的第一枪。经过66天的钻探,第一口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干热岩开发实验井日前在琼北圆满完钻,这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开发阶段的干热岩钻井成功案例。干热岩能源的开发,将对把海南建成“无烟”国际旅游岛、推动我国能源与国防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不仅能造福海南人民,而且可作为示范工程向全国甚至世界推广。
【小题1】从(材料一)看,人们利用干热岩的方式有哪几种?
【小题2】根据(材料一)的介绍来判断,“干热岩发电示意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文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人工裂岩储水库    ②凉水注入井 ③高温水汽生成井
B.①高温水汽生成井    ②人工裂岩储水库    ③凉水注入井
C.①凉水注入井 ②人工裂岩储水库    ③高温水汽生成井
D.①高温水汽生成井    ②凉水注入井 ③人工裂岩储水库
【小题3】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干热岩”和“可燃冰”作为我国极具价值潜力的新型天然能源,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小题4】如果用(材料一)和(材料三)给同学们介绍开发干热岩能源的知识,你会按怎样的先后顺序使用这两则材料?为什么?

5.综合性学习(共2题)

6.
班里要召开“诵古诗,品诗情”主题班会。为使同学们更好地品味诗歌内容,筹备组同学计划在背景屏幕上展现所诵古诗的诗文书法图片。如果让你为《关雎》的诵读选择一幅书法作品图片,你会选择下列四项中的哪一幅?请指出其书体,并结合书体特点及所诵诗歌说明你选择这一图片的理由。

(甲) (乙)     (丙) (丁)
选择( )  书体:     理由:
7.
(题文)板报组同学设计了一期主题为“与名著共鸣”的板报,下面是这期板报前两个板块的内容。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1】(小题1)请帮助同学把板报中的空缺内容填好。
【小题2】(小题2)同学们邀请你来编写这期“与名著共鸣”板报第三个板块的内容,所选名著为《三国演义》,字数在150字左右,请你完成这一任务。

6.作文(共1题)

8.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走进博物馆,那里的每一件展品,乃至一梁一栋、一联一匾、一草一木……都在向我们讲述着过去与未来的故事。请以“听博物馆讲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旅行的确是多姿多彩的——能见到令人难忘的自然风光,能感受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能产生不同寻常的心情感悟。请以“多彩的旅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