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807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9

1.综合题(共1题)

1.
材料分析题:
桦尺蛾是一种夜间活动的蛾子,白天栖息在树干上,它有淡色和黑色两种。淡色的和树干颜色相似,
不易被鸟类发现。在未受到工业污染的地区,桦尺蛾是淡色的;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树干变成黑色,
此处见到的桦尺蛾多是黑色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___。
(2)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 __;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所占比例大,这说明生物对环境具有 ___。
(3)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变化是 __的结果。
(4)如果严格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__。

2.单选题(共13题)

2.
植物园里各种植物的标牌通常采用双名法来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双名法的正确表示方法是(  )
A.种名+属名B.属名+种名C.种名+科名D.科名+种名
3.
下图是几种常见植物的分类情况,图中4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水杉和玉米B.水杉和花生C.玉米和水稻D.花生和水稻
4.
  )
A.界B.门C.科D.种
5.
采用双名法统一动植物命名的科学家是(  )
A.李时珍B.亚里士多德C.林奈D.虎克
6.
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是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
A.骨骼与现代人近似B.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C.能够两足直立行走D.能使用工具
7.
在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中,泵入的混合气体中绝不能含有()
A.甲烷B.氧气C.氨气D.氢气
8.
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好,但到了80年代效果却不好,其原因是( )
A.80年代的DDT质量差
B.稻螟长期污染 DDT,体表产生了保护膜
C.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的比例增大
D.长期使用DDT,使稻螟体类产生抗体
9.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
A.原始海洋B.火山周围C.土壤表层D.原始大气
10.
用实验证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的科学家是(    )
A.巴斯德B.海尔蒙特C.米勒 D.雷迪
11.
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
A.两栖类、蕨类B.鱼类、藻类
C.哺乳类、被子植物D.爬行类、裸子植物
12.
1859年英国伟大的自然学家达尔文发表了()
A.《本草纲目》B.用进废退学说
C.细胞学说D.《物种起源》
1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生物由陆生向水生进化
C.鸟类由两栖类进化而来的D.自然选择学说是由孟德尔出来的
14.
原鸡每年产卵只有8一12个,而现在的许多种产蛋鸡每年可产卵200~300个,这种进化的原因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生存环境不同
D.食物不同的结果

3.选择题(共2题)

15.用计算器计算

14873-7685=(   )

16.新民村皮棉平均每公顷产量为800千克,有一块长方形棉田,共收皮棉4800千克,这块棉田长400米,宽(   )

4.填空题(共5题)

17.
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五个“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_________界。根据植物进化系统树可知,植物进化依次是藻类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科学家以生物    为依据,将生物加以分类。
19.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
20.
地球上的生物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发展变化的,其总的进化趋势是:
,从 ,从水生到陆生。
21.
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实现的,生物的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