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认真地指出他的特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讳疾忌医。 |
B.放暑假了,李明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三日游”活动,他那被晒黑得饱经风霜的脸,让人联想起亚热带的阳光。 |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起来。 |
D.你们学校打篮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
2.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个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是全等的
②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该直线的两旁
③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的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
④平面内两个全等的图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诺曼底”号上有25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其中12名是妇女。 |
B.今年三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
C.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大会。 |
D.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
4.
判断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
B.夸张 暗喻 反问 |
C.明喻 夸张 反问 |
D.夸张 暗喻 设问 |
5.
破折号的作用或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表示注释、说明 ②表示意思的递进 ③表示意思的转折 ④表示声音或感情的延续
(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3)筷子头一扎进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4)遇到自然灾害——特别死水灾、地震的时候,他们总是冲在救灾抢险的最前面。
①表示注释、说明 ②表示意思的递进 ③表示意思的转折 ④表示声音或感情的延续
(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3)筷子头一扎进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4)遇到自然灾害——特别死水灾、地震的时候,他们总是冲在救灾抢险的最前面。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② | C.④③②① | D.③④②① |
6.
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
A.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
B.这一仗,我们击落了敌人的大批飞机和坦克。 |
C.关于这件事情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
D.这次班会,使大家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
7.
下列几句话,说得比较得体的一句是( )
A.舞会还没结束,怎么不该走的走了?剩下的朋友请别着急,玩个开心。 |
B.小强,真没想到还能看到你,你出的那场车祸至今都还让我心惊肉跳,你真是福大命大。 |
C.老人家,您看上去快有70岁了吧,您要好好保重身体,在您这个年龄,随时都可能有个不测。 |
D.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但今晚我另有感兴趣的事,太抱歉了。 |
8.
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
B.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么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 |
C.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
D.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
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有很多作品编入中学语文课本,其中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说《故乡》、《社戏》等。 |
B.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
C.《三颗枸杞豆》是作者回忆童年时本人的一段真实经历。 |
D.《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节选自长篇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 |
2.字词书写- (共1题)
10.
按要求认真填写汉字和拼音。
巢湖市座美丽的城市,这里的小吃ráo( )有风味,许多驰名中外的小吃,都是在这里dàn( )生的。来到巢湖游玩的人,吃了这里的小吃,脸颊( )总是会露出幸福的微笑。这里钟灵毓秀,涌现过许多叱咤( )风云的著名人物。
巢湖市座美丽的城市,这里的小吃ráo( )有风味,许多驰名中外的小吃,都是在这里dàn( )生的。来到巢湖游玩的人,吃了这里的小吃,脸颊( )总是会露出幸福的微笑。这里钟灵毓秀,涌现过许多叱咤( )风云的著名人物。
3.句子默写- (共1题)
11.
根据提示补写各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 (阿累《一面》)
(3)大漠孤烟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6)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___________________,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1)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 (阿累《一面》)
(3)大漠孤烟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6)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___________________,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12.
阅读古文《赵普》,完成小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 (____________)
②读之竟日 (_____________)
③普颜色不变 (____________)
④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小题3】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
【小题4】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习吏事 (____________)
②读之竟日 (_____________)
③普颜色不变 (____________)
④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小题3】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
A.闭门读书 |
B.半部《论语》治天下 |
C.凿壁借光 |
D.闻鸡起舞 |
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13.
阅读记叙文
难忘那一课
①能够成为吴青教授的学生是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最幸运的经历,而她授予我们的第一堂课更使我终身难忘。
②我们的第一堂口语课排在3月2日,谁知3月1日;从报纸上一行冰冷的触目惊心的文字中,我们惊悉冰心老人与世长辞的噩耗。吴青老师还能常给我们上课么?早就听闻吴青老师与母亲感情甚笃,承受着刻骨切肤的丧母之痈,她是不会来了。
③带着种种的猜测与疑惑,我们仍然准时坐在教室里。11点整,一个娇小但挺拔的身影走进了教室,平静的面容,平静的让我们发现不了什么,唯有她左臂上黑纱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刺痛了我们的心。
④是她,是吴青老师!
⑤刚才还有说话声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吴青老师从容地微笑着环视了一下四周,开始自我介绍。她声若洪钟,字正腔圆,那流利而纯正的美国英语令我们一下子为之折服,钦羡不已。接着,她就上课纪律、教室卫生等向我提出了几点要求,然后缓缓问道:“Canyoupromise(你们能承诺么)?”我们齐声回答,“Ipromise(我承诺)。”她用略带赞许的目光望着我们说:“既然你们承诺,那就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到。因为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faithful诚实)。”
⑥因为这学期口语采用了新课本,吴青老师对课本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生动活泼的形式,不经意间流露的幽默感感染了我们,于会心处她与我们一同爽朗地开怀大笑。听着她如同行云流水的讲述,我们几乎忘记了冰心老人的辞世。
⑦介绍完课本,这堂课也临近尾声;吴青老师收敛起笑容,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大家都已知道我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决不会因为母亲的离去而耽误工作,我们家的传统就是(A__________)。当年我父亲吴文藻去世时也是如此。我母亲虔信(B__________),她热爱孩子,对青年人寄予厚望……”
⑧透过朦胧了双眼的泪花,我仿佛看到冰心老人也站在我们的讲台上。这位老人非常平静地看待生死,曾说出(C__________)这般通透豁达、大彻大悟的话来、吴青老师能够把悲痛化为力量,不正源自她母亲的精神么?
⑨谈到动情处,吴青老师禁不住硬咱了,忽然间老师仿佛记起了什么似的,抬腕一看表,重又微笑着说:“这堂课结束了,刚刚一席话耽误了大家吃饭,对不起了。记住离开教室随手关灯,下课。”
⑩吴青老师走远了,可是我们还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做了很久很久。
【小题1】本文主人公是谁( )
【小题2】下列三句话应填到文中划线处的位置分别是:
(1)人间的葬礼是天上的婚宴(_____)
(2)人走了,但生活还要继续(_____)
(3)有了爱便有了一切(_____)
【小题3】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吴青老师为什么能忍住丧母之痛给我们上课?
【小题4】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几乎忘记了冰心老人的辞世?请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小题5】对“人走了,生活还要继续”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小题6】本文由10段组成,请你用双竖线将文章划为三部分,并概括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难忘那一课
①能够成为吴青教授的学生是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最幸运的经历,而她授予我们的第一堂课更使我终身难忘。
②我们的第一堂口语课排在3月2日,谁知3月1日;从报纸上一行冰冷的触目惊心的文字中,我们惊悉冰心老人与世长辞的噩耗。吴青老师还能常给我们上课么?早就听闻吴青老师与母亲感情甚笃,承受着刻骨切肤的丧母之痈,她是不会来了。
③带着种种的猜测与疑惑,我们仍然准时坐在教室里。11点整,一个娇小但挺拔的身影走进了教室,平静的面容,平静的让我们发现不了什么,唯有她左臂上黑纱刺痛了我们的眼睛,刺痛了我们的心。
④是她,是吴青老师!
⑤刚才还有说话声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吴青老师从容地微笑着环视了一下四周,开始自我介绍。她声若洪钟,字正腔圆,那流利而纯正的美国英语令我们一下子为之折服,钦羡不已。接着,她就上课纪律、教室卫生等向我提出了几点要求,然后缓缓问道:“Canyoupromise(你们能承诺么)?”我们齐声回答,“Ipromise(我承诺)。”她用略带赞许的目光望着我们说:“既然你们承诺,那就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到。因为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faithful诚实)。”
⑥因为这学期口语采用了新课本,吴青老师对课本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生动活泼的形式,不经意间流露的幽默感感染了我们,于会心处她与我们一同爽朗地开怀大笑。听着她如同行云流水的讲述,我们几乎忘记了冰心老人的辞世。
⑦介绍完课本,这堂课也临近尾声;吴青老师收敛起笑容,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大家都已知道我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决不会因为母亲的离去而耽误工作,我们家的传统就是(A__________)。当年我父亲吴文藻去世时也是如此。我母亲虔信(B__________),她热爱孩子,对青年人寄予厚望……”
⑧透过朦胧了双眼的泪花,我仿佛看到冰心老人也站在我们的讲台上。这位老人非常平静地看待生死,曾说出(C__________)这般通透豁达、大彻大悟的话来、吴青老师能够把悲痛化为力量,不正源自她母亲的精神么?
⑨谈到动情处,吴青老师禁不住硬咱了,忽然间老师仿佛记起了什么似的,抬腕一看表,重又微笑着说:“这堂课结束了,刚刚一席话耽误了大家吃饭,对不起了。记住离开教室随手关灯,下课。”
⑩吴青老师走远了,可是我们还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做了很久很久。
【小题1】本文主人公是谁( )
A.冰心 | B.吴青 | C.吴文藻 | D.我 |
(1)人间的葬礼是天上的婚宴(_____)
(2)人走了,但生活还要继续(_____)
(3)有了爱便有了一切(_____)
【小题3】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吴青老师为什么能忍住丧母之痛给我们上课?
【小题4】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几乎忘记了冰心老人的辞世?请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小题5】对“人走了,生活还要继续”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小题6】本文由10段组成,请你用双竖线将文章划为三部分,并概括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4.
阅读《凡尔赛宫》回答问题。
①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②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官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③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魁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磅礴,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笼的园林中。
④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小题1】第①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交代了凡尔赛宫的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第②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第③段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小题4】第③段中怎样介绍镜廊的?结合内容作简要归纳。(不超过80字)
【小题5】第④段介绍法兰西式大花园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①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②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官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③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魁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磅礴,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笼的园林中。
④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小题1】第①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交代了凡尔赛宫的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第②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主要交待了凡尔赛宫的建筑年代、面积和建筑特点。 |
B.凡尔赛宫所有的面积加起来共221万平方米。 |
C.凡尔赛宫建筑特点是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 |
D.这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 |
A.凡尔赛宫宏伟、壮观。 |
B.凡尔赛宫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性。 |
C.镜廊是凡尔赛宫的一大名胜。 |
D.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建筑师孟沙尔的功绩。 |
【小题5】第④段介绍法兰西式大花园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6.语言表达- (共1题)
1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
①—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90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调整后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90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调整后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