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图为“生物进化树”.生物进化树描绘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反应出生物进化的观点;借助这一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学习动、植物主要类群间的进化关系和相关知识.下面请据图分析回答:

(1)观察“生物进化树”,分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_____,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潮湿陆地生活的原始苔藓植物和[ ]_____,部分后者进化成为_____植物.
(2)生物进化树所涉及的动物类群,根据_____的有无,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群;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动物所占的种类和数量最多;脊椎动物中的_____和[①]_____属于恒温动物.
(3)纵观生物进化历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___.

(1)观察“生物进化树”,分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_____,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潮湿陆地生活的原始苔藓植物和[ ]_____,部分后者进化成为_____植物.
(2)生物进化树所涉及的动物类群,根据_____的有无,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群;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动物所占的种类和数量最多;脊椎动物中的_____和[①]_____属于恒温动物.
(3)纵观生物进化历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___.
2.
如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并且是能能够_____的,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图②和图③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颈长的个体_____并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_____.这说明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3)环境的不断选择使颈长的长颈鹿被保留下来,经过历代积累,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
(4)生物进化的结果是,使生物具有了_____性和_____性.

(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并且是能能够_____的,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2)图②和图③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颈长的个体_____并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_____.这说明环境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3)环境的不断选择使颈长的长颈鹿被保留下来,经过历代积累,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
(4)生物进化的结果是,使生物具有了_____性和_____性.
3.
如图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表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变异是可_____的.
(2)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且不定向的.食物对长颈鹿颈部长短的各种变异进行了_____.
(3)现代长颈鹿是颈都很长,主要原因是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古代颈短的个体_____,颈长的个体_____,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如图1表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这些变异是可_____的.
(2)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且不定向的.食物对长颈鹿颈部长短的各种变异进行了_____.
(3)现代长颈鹿是颈都很长,主要原因是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古代颈短的个体_____,颈长的个体_____,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
分析下面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请回答:

(1)图中A、B、C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分析上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_____,由低等到_____,由_____到陆生.
(2)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形成_____,这是_____的结果.

(1)图中A、B、C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分析上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_____,由低等到_____,由_____到陆生.
(2)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如不同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形成_____,这是_____的结果.
2.单选题- (共10题)
8.
有人将英国椒花蛾中的灰白色蛾和暗黑色蛾进行标记,同时在工业污染区、非污染区放养一段时间后,尽量回收,统计结果如表。分析错误的是( )
地区 | 灰白色蛾/只 | 暗黑色蛾/只 | ||
释放数 | 回收数(回收率) | 释放数 | 回收数(回收率) | |
工业污染区 | 64 | 16(25%) | 154 | 82(53%) |
非污染区 | 393 | 54(13.7%) | 406 | 19(4.7%) |
A.天敌对椒花蛾起到选择作用 |
B.工业污染区暗黑色蛾是有利变异 |
C.非污染区灰白色蛾的体色是保护色 |
D.椒花蛾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衰老死亡 |
9.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棉铃虫为了适应农药环境而产生了抗药性 |
B.将野生红鲫鱼培育成为五彩缤纷的金鱼 |
C.猎豹和斑马奔跑迅速是两者相互选择的结果 |
D.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伸长所致 |
10.
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分析,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由于( )
①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下,长颈鹿的颈长得长②竞争中颈长者的生存机会大③在缺乏食物的环境下,长颈鹿的颈因经常使用而变长④经过逐代选择,长颈的变异逐代积累形成的.
①在食物充足的环境下,长颈鹿的颈长得长②竞争中颈长者的生存机会大③在缺乏食物的环境下,长颈鹿的颈因经常使用而变长④经过逐代选择,长颈的变异逐代积累形成的.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11.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
A.保留了高等的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 |
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低等的生物类群 |
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 |
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 |
12.
对下列性状产生原因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长颈鹿的长颈,是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 |
B.细菌抗药性的变异,是因青霉素的大量使用而产生的 |
C.非洲人的黑色皮肤,是被赤道附近的强烈日光晒成的 |
D.雷鸟的保护色,是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经过天敌的选择形成的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