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2018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专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绿色税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该税法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将排污费转换为环保税,现行的排污费由原来中央和地方的1∶9分成调整为全部环保税作为地方财政收入,中央不再参与分成。这一变化产生积极影响的传导过程可能是
①完善国家税收制度→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②增强地方政府执法的规范性→督促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环境污染成本→倒逼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
④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政府调控能力
①完善国家税收制度→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②增强地方政府执法的规范性→督促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环境污染成本→倒逼高污染企业转型升级
④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政府调控能力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2.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提出拓展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推进物流仓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大力推进物联网、RFID等信息技术在铁路物流服务中的应用。此举
①创新物流资源配置方式,克服了市场固有的弊端
②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使物流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③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④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①创新物流资源配置方式,克服了市场固有的弊端
②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使物流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③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④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3.
武汉站迎来全面“刷脸”时代。进站乘客只要在进站通道通过“实名制自助验证系统终端”扫描车票、身份证,并在系统终端刷个脸,就可以完成进站验证,全过程平均仅需5秒。而且,刷脸进站系统还与公安网相连,可以甄别犯罪嫌疑人。这表明
①创新可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率
②科技进步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③创新能够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④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①创新可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率
②科技进步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③创新能够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④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
4.
(题文)2017年我国国际产能合作深入推进,从传统行业产能输出走向传统与高端产业并举,以高铁、核电、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我国高端制造开始走出国门。合作的层次开始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管理咨询等价值曲线的高端环节延伸。由此可见()
①我国积极推动国内产业链升级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③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升
④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①我国积极推动国内产业链升级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③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升
④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5.
(题文)近年来,各地不少村子引入公司化运营机制,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但因为没有法律上的“名分”,村委会在很多经济活动中无所适从。2017年3月8日,全国人大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中提到:将赋予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人资格,并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纳入新增的“特别法人”分类。这一法律修订
①表明了村(居)委会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性质发生改变
②明确了村(居)委会能够开展为履职所需的民事活动
③厘清了村(居)委会作为新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④推动了村(居)委会的组织形式不断变革
①表明了村(居)委会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性质发生改变
②明确了村(居)委会能够开展为履职所需的民事活动
③厘清了村(居)委会作为新民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④推动了村(居)委会的组织形式不断变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