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图中的A、B、C三图表示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D图表示李琳同学的体细胞内一对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D、d,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图中,能正确表示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是________图。
(2)李琳的一个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对,DNA分子____________个,每个DNA分子上有_________基因。___________决定生物的性状。
(3)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作一对___________,基因D、d分别控制性状有酒窝、无酒窝,李琳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其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 。

(1)A、B、C三图中,能正确表示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是________图。
(2)李琳的一个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对,DNA分子____________个,每个DNA分子上有_________基因。___________决定生物的性状。
(3)有酒窝和无酒窝在遗传学上称作一对___________,基因D、d分别控制性状有酒窝、无酒窝,李琳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其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 。
2.
请根据下列图示,完成图解,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完成图解后可知后代A性别是女性,后代B性别是________。
(2)子代的性别是两性生殖细胞在进行______作用的时候确定的,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而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精子,且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_________。
(3)图中精子和受精卵A的染色体数分别是:___________条、________条。

(1)完成图解后可知后代A性别是女性,后代B性别是________。
(2)子代的性别是两性生殖细胞在进行______作用的时候确定的,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而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精子,且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_________。
(3)图中精子和受精卵A的染色体数分别是:___________条、________条。
3.
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⑴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⑵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__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⑶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________。
⑷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
⑸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疟疾患者是该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
⑴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⑵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__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⑶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________。
⑷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
⑸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疟疾患者是该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31题)
25.
已知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在有一对夫妇,男的基因组成是 Aa ,女的基因组成是aa, 那么,他们的子女基因组成可能是
A.AA, aa | B.Aa, aa | C.AA, Aa, aa | D.aa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31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