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云南建水县建民中学初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530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3/12/26

1.单选题(共10题)

1.
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与此功能特点无关的是
A.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光滑的软骨
B.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C.关节囊及外面的韧带有一定的伸展性
D.关节囊周围的肌肉能够收缩
2.
关节囊可以分泌滑液,其作用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与减少摩擦相关的结构还有( )
A.关节头B.关节窝C.关节软骨D.关节腔
3.
软体动物的运动器官是(  )
A.外套膜B.足C.贝壳D.足和翅
4.
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
A.软体动物B.节肢动物C.爬行动物D.哺乳动物
5.
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
A.海蜇B.蛔虫C.蚯蚓D.河蚌
6.
兔、牛、羊等食草动物的消化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盲肠发达B.消化道较短C.消化腺发达D.小肠较短
7.
下列这些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  )
A.海龟、鱿鱼B.海蜇、青蛙
C.蜘蛛蟹、章鱼D.鲤鱼、河蚌
8.
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
A.胃B.小肠C.肝脏D.大脑
9.
蛔虫生活在我们体内的(  )中,靠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A.胃B.小肠C.大肠D.肝脏
10.
米猪肉是指猪肉内含有()
A.猪肉绦虫的幼虫B.猪肉绦虫的虫卵
C.血吸虫卵D.血吸虫

2.选择题(共8题)

11.成功的企业必然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东西,它会不知不觉融入到企业员工的肌体和血液中。这说明(    )

①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②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③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

④企业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的员工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丁酉新春,央视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火爆荧屏。它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然而,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尴尬境地也不容忽视。如今,饱读诗书的人少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去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了,而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的人多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

    2017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部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当前传统文化遭遇的尴尬。

13.

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有利于保证国有企业成为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

14.

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有利于保证国有企业成为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

15.

斗拱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隼榫连接,天衣无缝,美如莲花;而汉字也是由点、横、竖、撇、捺五种基本笔画编织的图画,它的节奏与旋律之美、变化与和谐之美,都与斗拱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中国元素(    )

①生动地展示了区域文化独有的发展规律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④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6.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1422元,比上年增长8.9%。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381元,年均增长9.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9892元,年均增长7.9%,由此可推断出(    )

①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②农村居民收入高于城镇居民

③政府加大惠农政策支持力度

④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17.下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下列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18.下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下列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