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394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6

1.综合题(共2题)

1.
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蚯蚓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以及 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2)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来源:
(3)图乙中,Ⅰ、Ⅱ、Ⅲ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①、②、③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飞行器官及所在身体部位分别是 (填数字);
(4)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4 ] 和[3]中的滑液。屈
肘动作的产生是当[6] (填名称)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活动;
(5)下图是四位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理由是  
2.
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          三部分,它的体表有 ,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   
(2)B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 ,它的胸鳍和腹鳍的功能是 ,控制前进方向的是     ,前进的动力来自躯干部和    的摆动。
(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填字母)
(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 型。
(5)E的毛有 作用;其牙齿有 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与D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2.判断题(共2题)

3.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4.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叫两栖动物_____

3.选择题(共2题)

5.王华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在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7册书,第31页遇到这样一道题:

如图1,在△ABC中,P是边AB上的一点,联结CP.


要使△ACP∽△ABC,还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_,或__.

6.王华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在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7册书,第31页遇到这样一道题:

如图1,在△ABC中,P是边AB上的一点,联结CP.


要使△ACP∽△ABC,还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_,或__.

4.单选题(共3题)

7.
下列连线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河蚌﹣外套膜  ③鲫鱼﹣鳃   ④家鸽﹣肺和气囊   ⑤鲸﹣肺
A.①②④B.①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⑤
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12生肖之谜。这12生肖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动物下列组织中依次属于鸟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的一组是
A. 猪、蛇、鸡   B. 鸡、牛、鼠
C. 鸡、兔、蛇   D. 狗、羊、蛇
9.
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E可以表示肺呼吸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D.Q可以表示有脊柱

5.填空题(共1题)

10.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请分析下面资料并回答: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能散发这种“气味”的物质在生物学上叫做 ,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 。“飞蛾扑火”常用于比喻人们为寻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实际上飞蛾的这种行为是     行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2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