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哺乳(pǔ ) 坍塌(tān) 眩晕(yùn) 刨根问底(páo) |
B.徘徊(huái) 狭隘(ài) 应和( hè) 拈轻怕重(niān) |
C.炫耀(xuàn) 庇护(bì) 蜷伏(juǎn) 哄堂大笑(hōnɡ) |
D.羞怯(qiè) 粗犷(kuànɡ) 叮嘱(zhǔ) 参差不齐(cēn)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
B.他经常迟到,被老师多次批评也不改,真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
C.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
D.儿子十岁,父亲致祝酒词说:“欢迎大家光临令郎十岁生日晚宴。” |
3.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精神 嗅觉 四季 草垛。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不完全相同。 |
B.愉快—快乐 觉察—察觉 热忱—热情 疲倦不堪—疲惫不堪。解说:这四组词语都是近义词。 |
C.2017年中国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
D.《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
4.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优秀的文学作品线索清晰。《秋天的怀念》以看花为明线,以“我”在母爱影响下的变化为暗线,《植树的牧羊人》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 |
B.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郑振铎的叙事散文《猫》、奥地利作家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
C.想象是文学作品的常见手法。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借神奇的布料展开想象,情节曲折离奇;现代诗人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通过想象描绘天街美好的生活情景。 |
D.寓言往往通过简单的故事阐述深刻的道理。《列子》中的《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不要轻信轻传;《吕氏春秋》中的《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为没有必要的事情担忧。 |
2.字词书写- (共1题)
5.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打开七上语文课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精彩的语文世界,这里生机pénɡ( )勃,美不胜收。双腿tān( )痪的史铁生笑看生死,慷kǎi( )无私的牧羊人令人敬佩,炫耀新衣的皇帝滑jī( )可笑……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收获着满满的幸福感。
打开七上语文课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精彩的语文世界,这里生机pénɡ( )勃,美不胜收。双腿tān( )痪的史铁生笑看生死,慷kǎi( )无私的牧羊人令人敬佩,炫耀新衣的皇帝滑jī( )可笑……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收获着满满的幸福感。

3.诗歌鉴赏- (共1题)
6.
诗歌欣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小题1】首句“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风吹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内涵?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小题1】首句“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风吹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内涵?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①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②;博闻强记③,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④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⑤是也。可不慎欤⑥?”
(注)①畏:同“威”,威严。②哲:明智,聪明。③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④由:奉行,遵从。⑤桀、纣:相传都是暴君。⑥ 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年与时驰(______)
⑵遂成枯落(______)
⑶将复何及(______)
⑷犹恐失天下之士(______)
【小题2】下面各项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⑵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⑶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小题4】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①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②;博闻强记③,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④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⑤是也。可不慎欤⑥?”
(注)①畏:同“威”,威严。②哲:明智,聪明。③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④由:奉行,遵从。⑤桀、纣:相传都是暴君。⑥ 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年与时驰(______)
⑵遂成枯落(______)
⑶将复何及(______)
⑷犹恐失天下之士(______)
【小题2】下面各项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 子无以鲁国骄士 |
B.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 |
C.然一沐三握发 公欣然曰(《咏雪》) |
D.亡其身者 其一犬坐于前(《狼》) |
⑴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⑵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⑶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小题4】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8.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窗外有只啄木鸟
邓迎雪
①失明后,他的记忆反倒越来越清晰鲜明。
②他常想起生病前的那个春天,他正坐在桌前看书,忽然窗前飞来一只灰褐色的小鸟,站在窗台上,机敏地四处张望。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像一支坚硬的铁钩,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条状花纹,非常漂亮。
③“好可爱的鸟!”他赞叹不已,眼睛一眨不眨,完全被吸引住了,直到鸟儿飞到不远处的果园里。母亲笑说:“啄木鸟来咱家果园当医生呢,看来今年要大丰收啊。”
④如今,往事还历历在目,现实却早已物是人非。他的世界坍塌了,他喜爱的啄木鸟也不知飞向了哪里。
⑤想到这里,他又悄悄落泪。母亲在他身边坐下,也不说话,只是帮他擦去泪水,用粗糙的手温柔地捋顺他的头发。
⑥一天,他正躺在床上发呆,母亲忽然喜滋滋地告诉他:“啄木鸟飞来了,正在咱家的窗台上。”他腾地一下坐起来,这真是一个惊喜,好像是故友重逢。他悄悄地问母亲:“和从前的那只一样吗?”母亲压低声音说:“一样,说不定就是以前的那只。”
⑦他脸扭向窗子,努力地倾听,可什么声音也没有。母亲解释:“今天它心情不好,不想唱歌呢。”
⑧自从他生病,母亲变得越来越坚强、幽默,他被母亲的话逗乐了。
⑨第二天,他果真听到了啄木鸟的叫声。那清脆的“昂─—昂─—”的叫声在他耳边萦绕。其实,啄木鸟的叫声一点也不悦耳,但在他听来宛若天籁。
⑩啄木鸟好像知道他的心事,隔三岔五就停落在他窗前唱歌,好像是和他进行着简短的对话。每次鸟儿来、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喜悦。他想象着鸟儿站在窗前四处张望的模样:阳光洒在它身上,给它披上一件金色的纱衣,它犀利的嘴巴随着它的小脑袋,来回变动着方向,像是随时准备出诊的医生……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轻轻的微笑。
⑪当人生天地变得越来越狭小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除了亲情,还有一只像老朋友般的啄木鸟,这让他感到非常欣慰。
⑫后来,母亲又带着他四处求医,他终于复明了!
⑬眼前的母亲苍老了许多,秋风吹来,一缕白发飘在她瘦削的脸上,似乎想掩住她饱含热泪的眼睛。但那眼泪最终没有藏住,顺着她沾满幸福的脸颊滑落下来。
⑭他牵起母亲枯瘦的手,哽咽难言。回到家,他走到窗前,想看看窗外有没有那只啄木鸟。
⑮然而,外面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以前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片简易的铁板房。
⑯“你生病那年我就把果园卖了。”母亲充满歉意地说。
⑰那一定是给他看病用了。母亲一直对他说,看病花的都是家里以前攒的钱,原来是骗他。想到这里,他又纳闷,啄木鸟又是从哪儿来的?
⑱母亲笑着说:“没有啄木鸟……那是为让你开心,俺自个儿搞的发明,放的录音哩。”
⑲他的眼泪缓缓地流了下来。母亲已经60多岁,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放录音”也许是她这辈子最厉害的发明吧。
⑳他没有再见过那只啄木鸟,但他心里一直有只美丽的小鸟——一只用母爱绘成的鸟儿,永远飞翔在他的生命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题2】品析语言。
⑴文章第⑤⑲段划线句都写到了“他”流泪,请简析两次流泪的原因。
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⑬段划线句子。
【小题3】说说第②段写生病前的那个春天的情景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4】文中的母亲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两篇文章中母亲的形象,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两位母亲的评价。(80——100字)
窗外有只啄木鸟
邓迎雪
①失明后,他的记忆反倒越来越清晰鲜明。
②他常想起生病前的那个春天,他正坐在桌前看书,忽然窗前飞来一只灰褐色的小鸟,站在窗台上,机敏地四处张望。它的嘴巴又尖又长,像一支坚硬的铁钩,翅膀和尾巴上的羽毛是黑白相间的条状花纹,非常漂亮。
③“好可爱的鸟!”他赞叹不已,眼睛一眨不眨,完全被吸引住了,直到鸟儿飞到不远处的果园里。母亲笑说:“啄木鸟来咱家果园当医生呢,看来今年要大丰收啊。”
④如今,往事还历历在目,现实却早已物是人非。他的世界坍塌了,他喜爱的啄木鸟也不知飞向了哪里。
⑤想到这里,他又悄悄落泪。母亲在他身边坐下,也不说话,只是帮他擦去泪水,用粗糙的手温柔地捋顺他的头发。
⑥一天,他正躺在床上发呆,母亲忽然喜滋滋地告诉他:“啄木鸟飞来了,正在咱家的窗台上。”他腾地一下坐起来,这真是一个惊喜,好像是故友重逢。他悄悄地问母亲:“和从前的那只一样吗?”母亲压低声音说:“一样,说不定就是以前的那只。”
⑦他脸扭向窗子,努力地倾听,可什么声音也没有。母亲解释:“今天它心情不好,不想唱歌呢。”
⑧自从他生病,母亲变得越来越坚强、幽默,他被母亲的话逗乐了。
⑨第二天,他果真听到了啄木鸟的叫声。那清脆的“昂─—昂─—”的叫声在他耳边萦绕。其实,啄木鸟的叫声一点也不悦耳,但在他听来宛若天籁。
⑩啄木鸟好像知道他的心事,隔三岔五就停落在他窗前唱歌,好像是和他进行着简短的对话。每次鸟儿来、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喜悦。他想象着鸟儿站在窗前四处张望的模样:阳光洒在它身上,给它披上一件金色的纱衣,它犀利的嘴巴随着它的小脑袋,来回变动着方向,像是随时准备出诊的医生……想到这里,他的脸上露出轻轻的微笑。
⑪当人生天地变得越来越狭小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除了亲情,还有一只像老朋友般的啄木鸟,这让他感到非常欣慰。
⑫后来,母亲又带着他四处求医,他终于复明了!
⑬眼前的母亲苍老了许多,秋风吹来,一缕白发飘在她瘦削的脸上,似乎想掩住她饱含热泪的眼睛。但那眼泪最终没有藏住,顺着她沾满幸福的脸颊滑落下来。
⑭他牵起母亲枯瘦的手,哽咽难言。回到家,他走到窗前,想看看窗外有没有那只啄木鸟。
⑮然而,外面的一切让他目瞪口呆,以前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片简易的铁板房。
⑯“你生病那年我就把果园卖了。”母亲充满歉意地说。
⑰那一定是给他看病用了。母亲一直对他说,看病花的都是家里以前攒的钱,原来是骗他。想到这里,他又纳闷,啄木鸟又是从哪儿来的?
⑱母亲笑着说:“没有啄木鸟……那是为让你开心,俺自个儿搞的发明,放的录音哩。”
⑲他的眼泪缓缓地流了下来。母亲已经60多岁,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放录音”也许是她这辈子最厉害的发明吧。
⑳他没有再见过那只啄木鸟,但他心里一直有只美丽的小鸟——一只用母爱绘成的鸟儿,永远飞翔在他的生命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题2】品析语言。
⑴文章第⑤⑲段划线句都写到了“他”流泪,请简析两次流泪的原因。
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⑬段划线句子。
【小题3】说说第②段写生病前的那个春天的情景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4】文中的母亲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两篇文章中母亲的形象,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两位母亲的评价。(80——100字)
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②牵牛花又名喇叭花。俗话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可见,在夏天的众多花草中,牵牛花无疑算得上是宠儿了。牵牛花是一种很勤劳的花。每当公鸡刚啼过头遍,绕篱萦架的牵牛花枝头,就开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来。
③它开花的过程很奇特,先由螺旋的蕾头渐渐地展开,形成立体的小五角星状,再展开如旋转的风车状,扩张着变成稍大一点的五边形,最后才形成近似圆形的花冠,沐浴着晓雾,羞迎着阳光。人们在晨曦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饱览着点缀于绿叶丛中的鲜花,真是别有一番情趣。缘于此,牵牛花又名“朝颜”。
④牵牛花还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村子,村中很多人得了一种怪病。腹胀难忍、四肢肿胀、大便干燥。很多医生都治不好这种怪病。村里有个牧童。一日,他的牛突然开口对他说:“远方有一座大山,山中长着许多像喇叭的小花,找到了它的种子,就可以治好全村人的病。”牧童听后,带着干粮,牵着牛就去寻找远方的大山。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像喇叭一样的小花,并带着花的种子牵着牛回到家乡。得病的村民吃了花的种子,都神奇地恢复了健康。大家为了纪念牧童,把这种花的种子叫“牵牛子”,并把它种到地下,为更多的百姓治病。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对此解释说:“牵牛子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矣。”
⑤艺术家、画家、诗人,绘画作诗赞颂牵牛花。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特爱牵牛花。他认为,牵牛花是勤劳的使者,每天清晨吹响破晓的小喇叭,如雄鸡高歌,催人奋起。他常与牵牛花比赛,看谁起得最早。梅兰芳往往抢先一步,借着牵牛花晨曦开花之时,就苦练身段。他演《贵妃醉酒》中贵妃赏花的“卧鱼”身段,就是看花时受到的启发。每到牵牛花盛开时,他总要邀请著名画家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张大千等到家中赏花作画。齐白石画了幅牵牛花送梅兰芳,上面题词:“百本牵牛如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并说自己画牵牛花,多以梅家牵牛花为“模特”。
⑥牵牛花不仅仅为现代人所喜欢,历代文人墨客也争相为牵牛花创作诗词歌赋。
⑦宋代林逋《牵牛花》诗云:“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深秋结此花。”是说牵牛花的喇叭口,如流泉喷涌,又似淡蓝色的羽纱剪裁而成。旺盛的藤蔓在墙头上互相缠绕。每年七夕织女与牛郎相会,牵牛花一直要开放到深秋,好似牛郎、织女忠贞爱情的象征。
⑧宋代文同写的《牵牛花》,还赋予牵牛花新的寓意:“柔条百尺长,秀萼包千叶。不惜作高架,为君相引接。”把牵牛花搭架攀缘生长,寓意甘作人梯的高尚品质。
⑨细一观察,牵牛花果然不仅只在竹篱笆上,即便是一根细绳子,它照样能飞攀而上。简约的花形中蕴藏着一股力量,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人钦佩。
【小题1】牵牛花的开放经历了一个怎样奇特的过程?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第①自然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小题3】文章第④节用了许多笔墨写了关于牵牛花的传说,你认为这一内容能否删掉?为什么?
【小题4】从古至今,牵牛花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称颂,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原因。
牵牛花开绕满园
徐廷华
①夏日清晨,数丛牵牛花蓦地爬上了庭院中的篱笆顶梢,红的、白的、紫的小喇叭一朵朵朝天次第而开,楚楚动人。“素罗笠顶碧罗檐,晓卸蓝裳着茜衫。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杨万里把牵牛花比作少女,将牵牛花的形态、色彩、特性写得淋漓尽致。②牵牛花又名喇叭花。俗话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可见,在夏天的众多花草中,牵牛花无疑算得上是宠儿了。牵牛花是一种很勤劳的花。每当公鸡刚啼过头遍,绕篱萦架的牵牛花枝头,就开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来。
③它开花的过程很奇特,先由螺旋的蕾头渐渐地展开,形成立体的小五角星状,再展开如旋转的风车状,扩张着变成稍大一点的五边形,最后才形成近似圆形的花冠,沐浴着晓雾,羞迎着阳光。人们在晨曦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饱览着点缀于绿叶丛中的鲜花,真是别有一番情趣。缘于此,牵牛花又名“朝颜”。
④牵牛花还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村子,村中很多人得了一种怪病。腹胀难忍、四肢肿胀、大便干燥。很多医生都治不好这种怪病。村里有个牧童。一日,他的牛突然开口对他说:“远方有一座大山,山中长着许多像喇叭的小花,找到了它的种子,就可以治好全村人的病。”牧童听后,带着干粮,牵着牛就去寻找远方的大山。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像喇叭一样的小花,并带着花的种子牵着牛回到家乡。得病的村民吃了花的种子,都神奇地恢复了健康。大家为了纪念牧童,把这种花的种子叫“牵牛子”,并把它种到地下,为更多的百姓治病。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对此解释说:“牵牛子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矣。”
⑤艺术家、画家、诗人,绘画作诗赞颂牵牛花。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特爱牵牛花。他认为,牵牛花是勤劳的使者,每天清晨吹响破晓的小喇叭,如雄鸡高歌,催人奋起。他常与牵牛花比赛,看谁起得最早。梅兰芳往往抢先一步,借着牵牛花晨曦开花之时,就苦练身段。他演《贵妃醉酒》中贵妃赏花的“卧鱼”身段,就是看花时受到的启发。每到牵牛花盛开时,他总要邀请著名画家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张大千等到家中赏花作画。齐白石画了幅牵牛花送梅兰芳,上面题词:“百本牵牛如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并说自己画牵牛花,多以梅家牵牛花为“模特”。
⑥牵牛花不仅仅为现代人所喜欢,历代文人墨客也争相为牵牛花创作诗词歌赋。
⑦宋代林逋《牵牛花》诗云:“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深秋结此花。”是说牵牛花的喇叭口,如流泉喷涌,又似淡蓝色的羽纱剪裁而成。旺盛的藤蔓在墙头上互相缠绕。每年七夕织女与牛郎相会,牵牛花一直要开放到深秋,好似牛郎、织女忠贞爱情的象征。
⑧宋代文同写的《牵牛花》,还赋予牵牛花新的寓意:“柔条百尺长,秀萼包千叶。不惜作高架,为君相引接。”把牵牛花搭架攀缘生长,寓意甘作人梯的高尚品质。
⑨细一观察,牵牛花果然不仅只在竹篱笆上,即便是一根细绳子,它照样能飞攀而上。简约的花形中蕴藏着一股力量,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人钦佩。
【小题1】牵牛花的开放经历了一个怎样奇特的过程?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第①自然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小题3】文章第④节用了许多笔墨写了关于牵牛花的传说,你认为这一内容能否删掉?为什么?
【小题4】从古至今,牵牛花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称颂,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原因。
6.名著阅读- (共1题)
10.
名著阅读。
⑴《白洋淀纪事》塑造了一群农村妇女形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如《荷花淀》中的______;《猎人笔记》的作者是俄国____;清代作家李汝珍的《镜花缘》后半部重点是描写以____为首的100才女的故事;《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是______。
⑵某同学阅读《朝花夕拾》后提供了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选自《 阿长与<山海经> 》)
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选自《五猖会》)
①A、B两段文字分别写的是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说说作者对上述这两件事产生的不同感受。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白洋淀纪事》塑造了一群农村妇女形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如《荷花淀》中的______;《猎人笔记》的作者是俄国____;清代作家李汝珍的《镜花缘》后半部重点是描写以____为首的100才女的故事;《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是______。
⑵某同学阅读《朝花夕拾》后提供了两段文字,设计了两个问题,请你回答。
A.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选自《 阿长与<山海经> 》)
B.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选自《五猖会》)
①A、B两段文字分别写的是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别说说作者对上述这两件事产生的不同感受。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情景默写- (共1题)
11.
默写。
⑴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⑵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⑶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⑷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⑸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⑹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⑺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 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⑴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⑵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⑶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⑷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⑸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⑹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⑺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 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8.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2.
综合性学习。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七年级某班开展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⑴下面是主持人拟写的一段开场白,请仿照上下文,将内容补写完整。
朋友是疲惫日子里的一把摇椅,温柔地为你摇曳入眠的节奏;朋友是寂寞日子里的一首歌曲,______;朋友是失落日子里的一封长信,_________;朋友是平凡日子里的一本好书,清晰地为你记载生命的感动。
⑵下面是班级的一份调查报告,请用一句话归纳结论。
A.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28人选答“找到一个朋友”,12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B.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2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3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七年级某班开展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⑴下面是主持人拟写的一段开场白,请仿照上下文,将内容补写完整。
朋友是疲惫日子里的一把摇椅,温柔地为你摇曳入眠的节奏;朋友是寂寞日子里的一首歌曲,______;朋友是失落日子里的一封长信,_________;朋友是平凡日子里的一本好书,清晰地为你记载生命的感动。
⑵下面是班级的一份调查报告,请用一句话归纳结论。
A.你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28人选答“找到一个朋友”,12人选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B.你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27人选答“没有知心朋友”,13人选答“不被别人理解”。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