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434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9

1.选择题(共2题)

1.
依次在横线中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沿着山径,两旁都是峭壁,蜿蜒曲折约有五里;行尽山径,便 ,无限的原野,满是青葱的禾稻和菽麦。
②我们沿着一条     的小径到达了寺庙。
③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抓住主要问题,不能躲躲闪闪,
A.豁然开朗 人迹罕至 避重就轻
B.恍然大悟 荒无人烟 拈轻怕重
C.豁然开朗 荒无人烟 避重就轻
D.恍然大悟 人迹罕至 拈轻怕重
2.
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D.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

2.字词书写(共1题)

3.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 liáo(________)亮
(_______) xiāng(_______)嵌

3.诗歌鉴赏(共1题)

4.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作者仅仅用了三句诗描写出了九种景物,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诫子书》的作者是_______,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中 “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宁静远    (_____________)
②淫则不能励精 (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关于“去”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太丘舍
B.一狼径
C.与人期行,相委而
D.年与时驰,意与日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小题5】请从文中摘录一句你喜欢的对偶句,并阐明其中包含的道理。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母鸡
老舍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小题1】本文意在赞美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但作者在文章开头却先说印象中的母鸡之令人生厌,这在文章写作中属_______________的写法。
【小题2】文章开头写一向讨厌母鸡,主要原因有三点,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的我改变对母鸡看法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文末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请在文中各找出一例说明。
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慈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勇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末一句说“不敢再讨厌母鸡”,之所以用“不敢”一词,准确表达出作者对母鸡感情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A.喜欢B.钦佩C.畏惧D.欣赏
7.
给美丽做道加法
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响,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
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
这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进行课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流淌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男老师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
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
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
“臭美!扮啥酷呀!”
“上课怎么能照镜子?”
“活该受批评。”
“看老师怎么办!”
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是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开了口也如一巢小鸟,三五分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
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卡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真是漂亮。
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
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
“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有反射作用。”
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啊,”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者让美丽面对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里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
”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
当天晚自习时,照镜的小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
【小题1】你认为“给美丽做道加法”中的“美丽”一词在文中指什么?(不少于3个)
【小题2】请对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小题3】“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这里“灵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小题4】结合文意,选出对文中两处画曲线短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
①岁月的雨雪风霜的一笔笔减数(________)
A雨雪风霜是比喻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生坎坷也在一点点地减少。
B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砺,青春的美将逐渐减退。
②给美丽做道加法(_______)
A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真挚的爱……都是在不断完善自我,增添美丽。B不断地精心修饰,可以使人变得更加美丽。
【小题5】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倒数第三段加点的“这加数”还可以指什么?请你把文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在下面横线上。

6.情景默写(共1题)

8.
古诗文背诵与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 《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了一些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论语十二章》中论述既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要避免别人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沧海》中最能表现曹操博大胸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语言表达(共1题)

9.
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看见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共2题)

10.
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补写下面的句子。
示例:音乐像一股清冽而又甘甜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田,洗去心灵的尘埃。
语文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
某校七年级(一)班开展“名著共读”活动---走进《西游记》。在评价唐僧这个人物时,同学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你怎样说服他们?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我方认为,唐僧遇事没有主见,胆小懦弱,昏庸无能,忠奸不分;对待妖魔心慈手软,善恶不分,对待悟空这样除奸有功之人,不够宽容。

9.作文(共1题)

12.
作文。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过去了,这段日子在你的生命历程中也许是最不寻常的,因为你成了一名初中生。正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你才发现自己长大了,越来越成熟了。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初中以来的最真切的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要求:自拟题目,选择你擅长的体裁,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书写规范,感情真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