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30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0

1.选择题(共2题)

1.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   )
①咸板鸭才是南京的名产,要热吃,也是香得好;肉要肥要厚,才耐咀嚼。②但这些人必没有到过镇江、扬州,那儿的干丝比南京细得多,又从来不那么甜。③南京茶馆里干丝很为人所称道。④我倒是觉得芝麻烧饼好,一种长圆的,刚出炉,既香,且酥,又白,大概各茶馆都有。⑤但南京人都说盐水鸭更好,大约取其嫩,其鲜;那是冷吃的,我可不知怎样。
(节选自朱自清《南京》,有删改)
A.①③④②⑤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①⑤D.③②①④⑤
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人,《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
B.司马迁,东汉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共一百卷,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记梦之作。
D.《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著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

2.字词书写(共2题)

3.
在方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短语。
俯察万物 感悟人生
4.
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或依拼音写出汉字。
惟妙惟xiào(______)
(______)
(______)酌
qián(______)滋暗长

3.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霁雪
唐·戎昱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   )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注释)①霁雪:雪停,天放晴。本诗又名“韩舍人书窗残雪”。
【小题1】古人写诗重“炼字”,每个字都要反复推敲。最适合填入诗中括号里的字是(   )
A.洗B.淌C.滚D.裹
【小题2】诗的后两句运用典故,流露出作者对残雪的 之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历观古今功名之士,皆有累积殊异之迹。劳身苦体,契阔勤思,平居不堕其业,穷困不易其素。是以卜式立志于耕牧,而黄霸受道于囹圄,终有荣显之福,以成不朽之名。故山甫勤于夙夜,而吴汉不离公门,岂有游惰哉?
(选自《三国志·吴书》)
(注释)①契阔:辛苦。②素:本性,这里指原先的志向。③卜式,西汉大臣。④黄霸,西汉大臣,曾狱中拜师学习。囹圄,监狱。⑤山甫,即仲山甫,周宣王时的贤臣。⑥吴汉,东汉名将,勤于公务。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舜于畎亩之中( )
(2)益其所不能( )
(3)劳身体( )
(4)山甫勤于夙夜( )
【小题2】下列句中与“历观古今功名之士”中的“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皆有累积殊异之迹
B.终有荣显之福
C.以成不朽之名
D.甚矣,汝之不惠
【小题3】翻译下面语句。
平居不堕其业,穷困不易其素。
【小题4】甲文中舜、傅说等六人发迹的原因与乙文中卜式、黄霸等人有何相同之处?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种草
林清玄
“我们带一点草回去种好吗?”带孩子去爬山的时候,他好几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最近住在乡下,每天黄昏的时候,如果天气好,我总会和孩子到后山去走走,偶尔也到山下去看农人的稻田,看着秋天的新禾在微风中生长。
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看到乡下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有一次我们在田埂上走,他说:“爸爸,我们带一些稻子回去种好吗?”
“为什么呢?”
“因为稻子长大,我们就不必买米了,煮饭的时候,自己摘来煮就好了。”孩子充满期盼地说,就仿佛自己种的稻子已经长成。
“要种在哪里呢?”我说。
“我们家不是有很多空花盆吗?把稻子种在里面就行了呀!”
我只好告诉他,种稻子是很艰难的工作,可不比种一般的盆景,要有一定的水土,还要有非常耐心的照顾,我们是无法在花盆里种稻子的。
“那么,我们种牵牛花吧!牵牛花也很美。”孩子说。
摘了很多牵牛花的藤蔓,回去种在花盆,可惜不久后就都枯萎了。孩子很纳闷,说:“为什么在野外,它们长得那么好,我们每天浇水,反而长不出来呢?”
后来我们挖了一些酢浆草回家,酢浆草很快就长得很茂盛,可惜过了花期,开不出紫色的小花,我对孩子说:“等到明年,这些酢浆草就会开出很美丽的花。”
在孩子的眼里,什么都是美丽的,连山上的野草也不例外。即使是夏秋之交,山上的野草也十分繁盛,就好像是春天一样。夕阳之下、微风之中,每一株小草都仿佛是在金黄色的舞台上跳舞,它们苗条而坚韧,以一种睥睨的态势看着脚下的世界。从远景看,野草连成一片,像丝绒一般柔软而温暖。
孩子看着这些草,禁不住出神地说:“爸爸,我们带一点草回去种好吗?”
听到这句话时,我略微一震,“种草?”对出生在农家的我,这是多么新奇而带点荒唐的想法,我们在田野里唯恐除草不尽,就是在花盆里也常常把草拔除,这孩子居然想到种一盆草!
孩子看我无动于衷,用力拉我的手,说:“爸爸,你不觉得草也像花一样美吗?如果能种一盆草放在阳台,它就好像在山上一样。”
孩子的话立刻使我想到自己的粗鄙,花草本身没有美丑,只因为我心里觉得草不如花。若我能回到赤子之心,草不也是大地的孩子,和花同样美丽吗?于是我说:“好吧!我们来种一盆草。”
种草就不必像种花那么费事,我们在山上采成熟的种子,草种通常十分细小,像是海的细沙,因为数量多,一下子就采了一口袋。回到家,我们把一些曾种过花的空花盆找来,一把把的草种洒在上面,浇一点水。孩子高兴得要命,他的快乐比起从花市里买花回来种还要大得多。
一星期后,每个花盆都长出细细绒绒的草尖,没有经过风沙的小草,有一种纯净的淡绿,有如透明的绿水晶,株株头角峥嵘,一点也不忸怩作态,理直气壮地来面对这个与它的祖先完全不同的人世
孩子天天都去看他亲手种植的绿草,草很快地长满整个花盆,比阳台上的任何一盆花还要茂盛。看着一盆盆的野草,我有时会想起我们这些从乡野移居到城市讨生活的人,尽管我们适应了盆里的生活,其实并未改变来自乡野的姿色,而所有的都市人,他们或他们的祖先,不都是来自乡野吗?只是有的人成了名花,忘记自己的所在罢了。这样想时,常使我有一种深深的慨叹。
即使是最珍贵的兰花,也是从高山谷地移植而来,而那名不闻世的野草,如果我们以清明的心来看,不也和名花无殊吗?
自然的本身是平等无二的,乡野的山谷中,我们看见了自然的宏伟;小小的花盆里,不也充满了生命的神奇吗?
(选自《林清玄:不看,是一种自在》,九州出版社,2014年7月版,有修改)
【小题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和孩子种植花草的经历。
第一次:孩子充满期待地要种稻子,我无法满足,只能拒绝。
第二次:种了牵牛花,可惜不久就枯萎了,孩子感到(1)______。
第三次:又种酢浆草,虽长得茂盛,可错过花期,我们充满(2)______。
第四次:(3)______。
【小题2】阅读文中划线句,回答问题。
(1)没有经过风沙的小草,有一种纯净的淡绿,有如透明的绿水晶,株株头角峥嵘,一点也不忸怩作态,理直气壮地来面对这个与它的祖先完全不同的人世。(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2)自然的本身是平等无二的,乡野的山谷中,我们看见了自然的宏伟;小小的花盆里,不也充满了生命的神奇吗?(文中“生命的神奇”指的是什么?)
【小题3】文章题为“种草”,为何还写了关于种稻子、牵牛花、酢浆草的经历?
【小题4】结合上下文,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只好告诉他,种稻子是很艰难的工作”,耐心说原因,是怕伤了孩子纯真的心。
B.“听到这句话时,我略微一震”,因为儿子的想法对于出生农家的我来说荒唐至极。
C.“孩子的话立刻使我想到自己的粗鄙”,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丢失了赤子之心。
D.“这样想时,常使我有一种深深的慨叹”,慨叹有人功成名就后忘记了自己的“根”。
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蝉的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
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墙壁就更加柔软。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王大文译,有删改)
(材料二)
一堆牛粪周围,竟出现了如此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场面!从世界各地涌向加利福尼亚的探险者们,开发起金矿来也未曾表现出这般的狂热。太阳还没有当头酷晒的时候,食粪虫已经数以百计地赶到这里。大大小小,横七竖八,体型各异,身材多样,密密麻麻地趴在同一块蛋糕上,每只大地的清洁工都抱定其中一个点,紧锣密鼓地切凿起来。露天工作的,搜刮表层财富;钻进内部打通道的,寻找理想矿脉;开发底层结构的,则顺势把食品直接埋进身体下面的地里;那些小字辈们,暂时站在一旁,只等强有力的合作者大动干戈时有小渣块滑落下来,它们便前去加工成碎屑。有几位刚刚赶到这里,想必是饥饿难忍了,居然就地大吃起来。然而,盼望自己拥有一份充足储备的食粪虫毕竟为数最多,它们愿意躲进万无一失的隐身场所,守着储备的食品,过上一段较长时间的富足日子。
(选自《昆虫记》,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王光译,有删节)
(材料三)
舍腰蜂有着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还应该注意的就是它那非常奇怪的窠巢。但是,知道舍腰蜂这种小昆虫的人却是很少的。甚至有的时候,它们住在某一家人的火炉的旁边,这户人家都对这个小邻居竟然都一无所知。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它那种天生就具备了的安静而且平和的本性。的确,这个小东西居住得十分隐蔽,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舍腰蜂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它搭建起自己的帐篷,在帮助橄榄树茁壮成长,鼓励着蝉儿纵悦高歌的太阳光下建筑自己的安乐之居。甚至有的时候,为了它们整个家族的需要,为了让大家都觉得比在阳光下更加温暖舒适一些,它们常常找到我们人类的门上,要求和我们一起作伴。
(选自《昆虫记》,网易云阅读,有删改)
【小题1】结合三则材料,完成表格。
说明对象
生活或工作习性
作者的联想

(1)______
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食粪虫
喜粪,以之为食物
(2)______
舍腰蜂
(3)______
安静的好邻居
 
【小题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常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2)从世界各地涌向加利福尼亚的探险者们,开发起金矿来也未曾表现出这般的狂热。(选文突然插入这一句,有什么作用呢?)
【小题3】木心曾在《云雀叫了一整天》中说:“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仿照示例,结合《昆虫记》说说你对法布尔“玩物”的认识。(注:句式不必完全一致;所介绍的昆虫不得少于两种,且不得再用材料中提到的昆虫。
示例:贪吃使汪曾祺流连于天下美食。在他的笔下,有质细而油多的家乡鸭蛋;有酸香的北京豆汁儿;有“滑,嫩,鲜,香”的昆明牛肝菌;有入口香糯的湖南腊肉……汪老“玩物”却不丧志,“玩物”却不被物所束缚,“玩物”是情趣,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6.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下面是一封邀请函,请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为了便于您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增进家校沟通,初二年级组将于1月18日下午13:30在各班教室举行家长开放周活动,诚挚邀请您拜访我校。因场地有限,学校无法提供停车位,希望您乘公共交通工具参加活动。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xx学校初二年级组
2018年1月12日
注:家长凭此邀请函进入校园。
(1)注意事项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从语气上看,属于(   )
A.陈述句B.疑问句
C.祈使句D.感叹句
(2)画横线句子有一处用词不当,应把“ ”改为“
(3)若你当日忘记带回邀请函,请用得体的语言向家长转述邀请函的主要内容。

7.作文(共1题)

10.
作文。
南京2018年的第一场雪,飘飘洒洒,令人兴奋;雪后的南京城,银装素裹,让人沉醉。校园里、家里、你所路过的街道上……又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
请以“雪后”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可写实、可合理联想、想象,但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