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42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0

1.选择题(共5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雪花,是上天降落人间的精灵,纯洁无暇,风姿绰约它是一位纯洁的少女,在白茫茫的世界里婷婷玉立;它是一片洁白的云朵,在深邃的天空中飘来飘去;它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稀疏的山林间翩翩起舞。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这个世界也因雪花的莅临而变得分外纯净,分外妖娆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约(chuò) 纯洁无暇
B.枝玉叶(qióng) 婷婷玉立
C.粉妆玉(qiè)   纯净
D.临(lì) 妖娆
【小题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 拟人 夸张B.拟人 排比 对偶
C.比喻 拟人 排比D.比喻 排比 对偶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烈日炎炎,持续的高温让市民 。省内各市纷纷“让洞于民”,免费向社会开放一批可用于避暑纳凉的人防工程。
②我市坚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8个文化中心,安装健身器材2600多台,文体设施
③“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
A.不堪忍受 日趋笃厚 意兴阑珊B.不堪忍受 日臻完善 意兴盎然
C.意兴阑珊 意兴盎然 日臻完善D.情何以堪 日趋笃厚 意兴盎然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进安丘植物园,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C.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D.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
①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②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
③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
④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
⑤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啊
A.④①③⑤②B.⑤④②①③C.④③①②⑤D.⑤②④③①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书原名《旧事重提》,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二十四孝图》等篇目。
B.《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号六居士,是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与李白合称为“李杜”,他的代表作有《春望》“三吏”“三别”等。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著名作家,与俄国的契科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欧美三大小说家”,莫泊桑的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2.句子默写(共1题)

6.
请填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论语·为政》)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2)__________,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__________,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5)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幕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小题1】诗歌首联写出了卢岵山居怎样的特点?
【小题2】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何差异?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贾诩字文和,武成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成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后李傕等与诩议,欲迎天子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思,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
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唯汉阳间忠之(________)
(2)遇叛敌(________)
(3)司徒赵温为催(________)
【小题2】用“/”为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我 段 公 外 孙 也 汝 勿 杀 我 我 家 必 厚 赎 之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疾病去官   策之不其道(《马说》)
B.同行数十人皆所执   岂能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C.与盟送之   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D.欲迎天子置营中 此则岳阳楼大观也(《岳阳楼记》)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谓诩日:“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
(2)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饺子记盛
①中国人的主食,南方重米,北方重面。这是由于南方多产稻米,北方多产小麦的缘故。北方盛产小麦,因此面食的花样层出不穷,眼花(liáo)乱:面条、烙饼、馒头……其中最主要的是饺子。北方人年节、宴客乃至日常居家,最常见、也最隆重的餐食活动是“包饺子”。
②包饺子是一场让人愉悦欢乐的活动,北方人居家想改善生活了,就说“咱们今天包饺子吃吧”。一说包饺子,就来了精神。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像如今可以随意上馆子,包饺子就是一件奢华之举。过年过节,亲朋来家,最富亲情的待客之礼,就是包饺子。一声令下,立即兴奋起来,揉面的,和馅的,准备停当,就围坐包起了饺子。边包边说笑,不觉间一切停妥,用笸箩摆放,如花盛开。饺子下锅,热气騰腾,饺子出锅,狼吞虎咽。有情,有趣,有气势。数十年北方生活,享受过数不清的这般热闹,可依然觉得好吃但包起来费事。
③我至今不会擀皮,却在北京乡间学会了包。双手一捏,就是一个,迅疾,结实,下锅不破。别人包饺子讲究花样,多少折,怎么折,图好看,玩花的。据说我包的饺子“其貌不扬”,但我很自信。这是包,即制作的环节,而饺子是否好吃,关键却是调馅。调馅的功夫其实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一是馅中的主客关系,肉和菜是主,葱姜等为辅,要适当;再就是肉和菜的搭配,肉为主,菜为辅,也需适当;就肉而言,就是肥瘦的搭配,一般说来,不能全是精肉,二分瘦一分肥,比较合理。吃饺子,一般人爱蘸醋,而我谢绝,我深信只要馅调的好,无需借助“外援”。
④北方人吃饺子不仅是享受美食,而且是享受家的温暖。在记忆中,满含着亲情的饺子被替代,甚至等同于家乡、父母。游子离家远了,想家,连带着想起妈妈包的饺子,炊烟的味道,此刻,饺子就是乡愁,即使是身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遇到年节,想家,又不能回,相约若干同样怀乡的朋友一道包饺子,为的是一解乡愁。记得那年在维也纳,短期开会,不是什么怀乡情切,也说不上乡愁,倒是一位奥地利教授一顿“饺子宴”令我大为感动。
⑤在维也纳,那些奥地利红葡萄酒,那些名目繁多的奶(lào)、香肠、起司和面包,特别是烟熏三文鱼,这些异邦的美味都令我着迷。可是,接待我的汉学家李夏德却是别出(xīn)裁,带我进了维也纳中心区的一条小胡同吃饺子。铺子的名字记得是“老王饺子”,山东人老王开的,小门脸,不加修饰的若干桌椅,设有酷瓶,如同国内规矩。饺子是地道的,热腾腾的饺子上桌,捎带着一小碟大蒜。一切如国内乡间的小铺。一下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浓浓的齐鲁乡音带着胶东半岛的气息。小店只有一个厨师(老王自己),一个收银的,外加一个“跑堂”。那跑堂可是高大上,一位在维也纳学音乐的留学生。
⑥李夏德介绍说,这里的饺子本色,地道,纯粹的中国味道。他经常在这里“宴客”,有时不接待客人,自己也来。这里也常有本地人光顾,那都是一些中国通。
2018年1月24日
此日丁酉腊八
(选自2018年2月23日《文汇报》,有删节)
【小题1】根据注音填写汉字。
(1)眼花____(liáo)乱 (2)奶(lào)____ (3)别出(xīn)____裁
【小题2】第②段中的画线句是一个场面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声令下,立即兴奋起来,揉面的,和馅的,准备停当,就围坐包起了饺子。边包边说笑,不觉间一切停妥,用笸箩摆放,如花盛开。
【小题3】第③段中,“调馅”包含了中国烹调的哪些道理?
【小题4】为什么奥地利教授的一顿“饺子宴”会令“我”大为感动?

6.名著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⑴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⑵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小题1】选文中 “A” “B” 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小题2】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7.作文(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