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27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3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纠(gé) 债(juàn)   亲(nì) 侃侃而谈(kǎn)
B.静(mì)    饶(shù)    跎(cuō) 良不齐(xiù)
C.热(zhì)    息(qì) 摩(suō) 轻怕重(zhān)
D.匀(chèn)   造(yì) 没(yān) 危言听(sǒng)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与他素未谋面,但关于他的事情我却知道得很多。
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以致好评。
D.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3.
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诚惶诚恐    一愁莫展 相形见拙 别出心裁
B.食不裹腹    貌合神离 故技重演 呕心沥血
C.如法炮制    乔装打扮 山青水秀 走投无路
D.英雄辈出    按部就班 相辅相成 一张一弛
4.
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柴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B.为贯彻实施《教师法》,万寿县于三八节前夕已报销了所有拖欠教师的医疗费。
C.木材加工厂的厂长汇报了他们如何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改进本厂设备,发动职工努力学习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D.商店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厉打击。
5.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_______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③①④②B.④③①②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饮酒》(其五)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诗人鄙视官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高洁人格。
B.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与李白齐名,世称“小李杜”。唐代诗人。他的抒情小诗立意高远、清俊流丽;时政之作简洁明、感慨深沉。其散文以《阿房宫赋》名世,状物抒情,骈散兼用,自有特色。著有《樊川文集》。
C.《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晚年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作者是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著有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D.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2.字词书写(共1题)

7.
请将下面的语句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摩肩接踵 春寒料峭
 
 
 
 
 
 
 
 
 
 
 
 
 
 
 
 
 
 
 
 
 
 
 
 
 
 
 
 
 
 
 
 
 

3.句子默写(共1题)

8.
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2)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3)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5)《赤壁》中借物兴感,用假设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燃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⑵安居而天下
⑶是得为大丈夫乎
⑷往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小题3】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小题4】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动物也在全球化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是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现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因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选自《语文新圃》 略有改动)
【小题1】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小题2】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小题3】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
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汉语,我为你不平
①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②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③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④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⑤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的高分记录可以一再被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这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⑥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套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一个不懂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⑦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⑧“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⑨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略有改动)
【小题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鲜明的情感态度?
【小题2】第⑥段中划线句子“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请列举“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句中“危机”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小题4】文章第⑤段中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请结合全文写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小题5】你怎样看待“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这种现象?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认识和思考。(至少写出3点)
材料:⑴日前,西北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针对一些理工科院校提出的取消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许多与会的著名教授坚决反对,他们列举了许多“学历越高,汉语水平越低”的现象,提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⑵如今,现代汉语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汉风”“华流”“中国热”正在全球兴起。到2010年,全球汉语教师需要500 万,而目前只有4万人,汉语教师的缺口将非常大。

6.语言表达(共1题)

12.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爸爸买了智能手机,他听说用WiFi上网会有风险。请你根据知识卡片提供的相关信息,告诉爸爸在公共场合使用WiFi的注意事项,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要求表达合理、得体,字数在80字以内。

7.作文(共1题)

13.
写作
时间是领悟的最好容器,总要到了某个时刻,一些人才会被悦纳珍视,一些感情才得以发觉珍惜,一些体验才能够真切获得,一些疑惑才得以清楚解答……请以“如今,才知道 ”为题,叙写自己的生活故事。写作要求:(1)立意自定,补全题目(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