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2015年10月16日,经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地生态监测站工作人员实地监测,在高台县湿地内监测到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鹳570多只,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迁徙停留,数量之多,超过往年.本次黑鹳检测记录是自然保护区有监测记录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
(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湿地最主要的功能是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价值.
(2)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当中的__.
(3)黑鹳在迁徙过程中需要长期飞行,这与它的部分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如:前肢特化成了__,体温__等.
(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湿地最主要的功能是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价值.
(2)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当中的__.
(3)黑鹳在迁徙过程中需要长期飞行,这与它的部分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如:前肢特化成了__,体温__等.
2.判断题- (共5题)
3.单选题- (共12题)
10.
下列有关生物的分类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 |
B.生物学家完全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对生物进行分类 |
C.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
D.两种生物同属的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
11.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 |
B.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禁止一切形式的猎杀和开发利用 |
C.我国地大物博,物种丰富,我们可以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
D.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表现是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
13.
大米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全球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食,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水稻,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育种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 )
A.基因多样性 | B.环境多样性 |
C.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 D.物种多样性 |
14.
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有关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
B.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
C.发现时间越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
D.发现时间越早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
16.
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是( )
A.环境变化的结果 | B.过度繁殖的结果 |
C.自然选择的结果 | D.人工选择的结果 |
4.选择题- (共3题)
5.填空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判断题:(5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