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42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31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鸦雀无声   羁拌    妇孺皆知 顾名思意
B.金壁辉煌   肆虐    苍海桑田 精彩绝伦
C.离合悲欢   箫瑟    鞠躬尽瘁 杂乱无张
D.变幻多姿   媲美    剑拔弩张 见异思迁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迷(mǎng)   然(mù) 而不舍(qiè)    锋芒毕(lù)
B.熟(rěn)    语(chèn)   气冲牛(dòu)    叱风云(chà)
C.狂(diān)   视(chēn)   安让无(yàng)   之以鼻(chī)
D.骂(qiào)   (hàn)    轻怕重(niān)   然而止(g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南通拥有红木雕刻、板鹞风筝等一大批令人叹为观止的传统工艺品。
B.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考,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沸沸扬扬的新生活。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   ,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   智慧,   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  启迪  抚慰
B.困境  启发  抚恤
C.困难  启迪  抚恤
D.困难  启发  抚慰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这一次主题班会,使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B.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C.在精准扶贫问题上,党支部积极采纳和听取了广大党员的意见。
D.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6.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__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长处
C.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千秋D.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2.句子默写(共1题)

7.
默写
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③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④杜甫的《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的秀美、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⑤杜甫的《望岳》中表现诗人登岳的愿望和豪情,以及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
⑥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
⑦杜甫的《石壕吏》中写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良田美池之(__________)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____________)
③便还家(___________) ④未果,病终(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3】渔人穿过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请你谈谈渔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
【小题4】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似真而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9.
安塞腰鼓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①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便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小题1】选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表现了后生们怎样的美?
【小题2】“但是: 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3】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试从选文中任举一例加以赏析。
10.
第二代生物燃料——草油
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石化能源。
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
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
④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⑤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
【小题1】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
【小题2】说说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小题3】选文第③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11.
每朵花本应芬芳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做父母的都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女儿的姥姥根本对付不了她。有一天,这位妈妈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这位母亲暗自高兴:“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到,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A)。
③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B)
④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C)
⑤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D)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考试——高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其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
(原文有改动)
【小题1】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题2】如何理解选文②段中两处加点词语“颜色”的意思?
【小题3】请探究文中划线句子都属于哪一种描写写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A.
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B.
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C.
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D.
【小题4】选文结尾句“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