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
B.《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
C.《孤独之旅》是一篇描写少年成长之路的叙事性散文。文中大量的环境描写对人物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
D.合理的论证,要求选用恰切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 |
2.诗歌鉴赏- (共1题)
2.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
C.诗中借用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
D.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所乘之船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①委:水流所聚,汇积。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解释加点词。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 ) ②迁客骚人 迁( )
③林木历历可数 历历( ) ④故楼之观 故( )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
【小题4】试比较两个文段在内容上的相同点。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①委:水流所聚,汇积。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衔/远山,吞/长江 |
B.予观/夫巴陵胜状 |
C.楼之前/为君山 |
D.得山/而妍也 |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 ) ②迁客骚人 迁( )
③林木历历可数 历历( ) ④故楼之观 故( )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
【小题4】试比较两个文段在内容上的相同点。
4.现代文阅读- (共2题)
4.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的高中是在文革中度过的。说到这个时候,大家很快会想到一个词,叫“荒漠”,因为这是一个一望无际的荒漠的时代。可是你们大概谁都不能想到,本人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恰恰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什么?因为当时有一批苏州城、无锡城名校里头的名师,下放在江苏盐城那一大片芦苇荡里。他们到了我所在的中学,做了我的老师。
②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③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④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千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⑤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杆。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⑥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你再看看那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⑦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⑧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含,走进校园,只见明月当空,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温婉如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⑨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品质的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⑩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小题1】文章讲述了“我的语文老师”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小题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含,走进校园,只见明月当空,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温婉如水。
【小题3】文章第④段和第⑧段结尾,两次写到“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4】文中的语文老师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曹文轩
①我的高中是在文革中度过的。说到这个时候,大家很快会想到一个词,叫“荒漠”,因为这是一个一望无际的荒漠的时代。可是你们大概谁都不能想到,本人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恰恰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什么?因为当时有一批苏州城、无锡城名校里头的名师,下放在江苏盐城那一大片芦苇荡里。他们到了我所在的中学,做了我的老师。
②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③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④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千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⑤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杆。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⑥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你再看看那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⑦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⑧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含,走进校园,只见明月当空,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温婉如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⑨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品质的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⑩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小题1】文章讲述了“我的语文老师”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小题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含,走进校园,只见明月当空,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温婉如水。
【小题3】文章第④段和第⑧段结尾,两次写到“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4】文中的语文老师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请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5.
唱出让世界共鸣的中国声音
龚琳娜
①最近有人问我:去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歌曲?我竟一时想不出来。为什么现在很难出现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甚至给人一种流行音乐不“流行”了的印象呢?
②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当下很多歌都太相像了,不痛不痒,没有个性,缺乏创新。就像现在娱乐圈最受欢迎的是韩式明星一样,我们的很多音乐人也一直跟在外国音乐后面走,要么模仿欧美,要么模仿日韩,就连国产影视配乐也经常要找国外作曲家来写。
③多元化曾经是中国音乐最大的特色,我们有那么多的戏曲剧种,每个剧种又有不同的行当,每个行当的发声方法都不同,但现在却变得“千人一声”了。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有那么丰富的民歌资源,而在当下的歌曲中这些传统已经很难找到了,因为我们是用西方的发声来打基础,我们的美学观经常按照西方的走。
④不是说学习外国音乐不好,而是不能在向外学习的时候丢掉自己。我们已经背离传统走了太远,是时候回头看看了。一味往欧美、日韩靠的结果是,我们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缺乏辨识度,我们的文化别人看不到,也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⑤回归传统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传统的好,向传统靠拢,这是对待传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第二步是研究传统,了解其科学性,知道为什么这样唱,明白其背后的文化。比如江南的《茉莉花》是柔美的,是软软地唱,东北的《茉莉花》则唱得开放、直白、幽默,这反映的是不同地方人们爱情观的不同。第三步则是深入传统,从传统里面吸取精髓来创新,这意味着融会贯通,深入传统又能超越传统,不是请几位老艺人在舞台上坐镇就可以了,那只是一种表面的拼贴,真正好的作品要能离开他们仍然立得住。
⑥在内容上,传统诗词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舒伯特把歌德、席勒的诗谱成曲在全世界流传,我们的李白、杜甫作品也可以写成曲。那么多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我们当然可以做自己的艺术歌曲。中国也有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都可以考虑改编成歌曲来传播,不是说好莱坞、迪士尼做的就是好的,不能让孩子们只知道钢铁侠、蜘蛛侠、超人,不知嫦娥、女娲、钟馗。我们要把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文学唱出来,唱开去。
⑦归结起来,就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完全的传统在今天是很难传播的,因为那是地域性的,而不是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所以我们的创新要采用现代作曲方法;而离开传统也就谈不上创新,我们必须要从自己文化的根出发,把欧美、日韩优秀的经验拿过来用,服务于我们的音乐,走国际化的民族音乐道路。
⑧中国音乐发展的前景总体是乐观的,我们不缺好的歌手,缺的是好的声音,有个性、创新的好声音。这需要中国音乐人共同努力,建立对自己传统的文化自信,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唱出让全世界观众共鸣的中国声音。
【小题1】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回归传统”。
【小题3】选出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龚琳娜
①最近有人问我:去年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歌曲?我竟一时想不出来。为什么现在很难出现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甚至给人一种流行音乐不“流行”了的印象呢?
②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当下很多歌都太相像了,不痛不痒,没有个性,缺乏创新。就像现在娱乐圈最受欢迎的是韩式明星一样,我们的很多音乐人也一直跟在外国音乐后面走,要么模仿欧美,要么模仿日韩,就连国产影视配乐也经常要找国外作曲家来写。
③多元化曾经是中国音乐最大的特色,我们有那么多的戏曲剧种,每个剧种又有不同的行当,每个行当的发声方法都不同,但现在却变得“千人一声”了。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有那么丰富的民歌资源,而在当下的歌曲中这些传统已经很难找到了,因为我们是用西方的发声来打基础,我们的美学观经常按照西方的走。
④不是说学习外国音乐不好,而是不能在向外学习的时候丢掉自己。我们已经背离传统走了太远,是时候回头看看了。一味往欧美、日韩靠的结果是,我们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缺乏辨识度,我们的文化别人看不到,也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⑤回归传统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传统的好,向传统靠拢,这是对待传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第二步是研究传统,了解其科学性,知道为什么这样唱,明白其背后的文化。比如江南的《茉莉花》是柔美的,是软软地唱,东北的《茉莉花》则唱得开放、直白、幽默,这反映的是不同地方人们爱情观的不同。第三步则是深入传统,从传统里面吸取精髓来创新,这意味着融会贯通,深入传统又能超越传统,不是请几位老艺人在舞台上坐镇就可以了,那只是一种表面的拼贴,真正好的作品要能离开他们仍然立得住。
⑥在内容上,传统诗词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舒伯特把歌德、席勒的诗谱成曲在全世界流传,我们的李白、杜甫作品也可以写成曲。那么多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我们当然可以做自己的艺术歌曲。中国也有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都可以考虑改编成歌曲来传播,不是说好莱坞、迪士尼做的就是好的,不能让孩子们只知道钢铁侠、蜘蛛侠、超人,不知嫦娥、女娲、钟馗。我们要把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文学唱出来,唱开去。
⑦归结起来,就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完全的传统在今天是很难传播的,因为那是地域性的,而不是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所以我们的创新要采用现代作曲方法;而离开传统也就谈不上创新,我们必须要从自己文化的根出发,把欧美、日韩优秀的经验拿过来用,服务于我们的音乐,走国际化的民族音乐道路。
⑧中国音乐发展的前景总体是乐观的,我们不缺好的歌手,缺的是好的声音,有个性、创新的好声音。这需要中国音乐人共同努力,建立对自己传统的文化自信,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唱出让全世界观众共鸣的中国声音。
【小题1】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如何“回归传统”。
【小题3】选出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第①段由“很难出现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的现象,引出论述的话题。 |
B.本文第④段从正面论述了背离传统、一味学习外国音乐的危害性。 |
C.本文第⑥段在前一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音乐应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诗词、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等宝贵文化财富。 |
D.本文第⑧段“总体”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谨周密的文体要求。 |
5.情景默写- (共1题)
6.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人有悲欢离合, 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5)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
(1)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人有悲欢离合, 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5)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
6.综合性学习- (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没有瓦的乡间,不能不叫乡间。烟雨逢秋,撑一把伞,游走在江南乡间,怀想着,寻寻觅觅它的形影踪迹。粉墙黛瓦,秦砖汉瓦,楚楚然,千古江南的标签。遥想当年,乡间多泥,经火嘶鸣,转世为瓦。瓦共泥一色。喝了糯米酒的汉子,扁担颤然,一匹一匹新瓦上房梁。喜悦的笑堆满农人cānɡ桑的皱纹,一杯杯自家酿的米酒斟满招待亲友,为大半生劳禄的杰作庆功。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标签( ) ②糯( )米 ③cānɡ( )桑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
(3)文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没有瓦的乡间,不能不叫乡间。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瓦的乡间,不能不叫乡间。烟雨逢秋,撑一把伞,游走在江南乡间,怀想着,寻寻觅觅它的形影踪迹。粉墙黛瓦,秦砖汉瓦,楚楚然,千古江南的标签。遥想当年,乡间多泥,经火嘶鸣,转世为瓦。瓦共泥一色。喝了糯米酒的汉子,扁担颤然,一匹一匹新瓦上房梁。喜悦的笑堆满农人cānɡ桑的皱纹,一杯杯自家酿的米酒斟满招待亲友,为大半生劳禄的杰作庆功。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标签( ) ②糯( )米 ③cānɡ( )桑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
(3)文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没有瓦的乡间,不能不叫乡间。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材料一)最近发布的一份少年儿童网络使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儿童“触网” 出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材料二)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家长的引导一定不能缺位错位。在监护、引导儿童的网络行为,帮助儿童提高网络素养,防止儿童染上网瘾方面,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健康用网的引导,让网络成为孩子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工具,而非绑架生活的玩具。
(材料三)儿童“触网”已成不可避免的趋势,社会要做的就是打造好安全防护的墙。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起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责任。学校应尽快加入网络安全教育,同时要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加强网络秩序治理整顿,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给孩子打造一个让家长不再谈之色变的网络环境。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
【小题2】下列是对儿童“触网”出现低龄化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如何应对儿童“触网”低龄化问题。
年龄 | 比例 | 内容 |
3~4岁 | 23% | 看动画片 |
5岁 | 31.9% | 使用QQ或微信 |
7岁 | 8.5% | 网购 |
14.4% | 发布图片、视频或文字 |
(材料二)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家长的引导一定不能缺位错位。在监护、引导儿童的网络行为,帮助儿童提高网络素养,防止儿童染上网瘾方面,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健康用网的引导,让网络成为孩子们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工具,而非绑架生活的玩具。
(材料三)儿童“触网”已成不可避免的趋势,社会要做的就是打造好安全防护的墙。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让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起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责任。学校应尽快加入网络安全教育,同时要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加强网络秩序治理整顿,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给孩子打造一个让家长不再谈之色变的网络环境。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三则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
【小题2】下列是对儿童“触网”出现低龄化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孩子对网络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很强,自控力也很强。 |
B.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网络社会已经浸润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
C.孩子“触网”越早、用得越好,是孩子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强的表现。 |
D.越来越多儿童接触网络,从中找寻属于他们的快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