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如图甲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模式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关系示意图(A、B、C、D、E代表甲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图甲中,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图乙中[ ]________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然后沿食物链传递。根据图乙分析,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流动。
(2)图甲中鹰和兔属于恒温动物,与之相适应,鹰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兔的牙齿有________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3)如果图甲中有一种生物灭绝,意味着该物种拥有的全部________从地球上消失。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________。
(4)如果把兔归为一类,把鹰和蛇归为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

(1)在图甲中,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图乙中[ ]________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然后沿食物链传递。根据图乙分析,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流动。
(2)图甲中鹰和兔属于恒温动物,与之相适应,鹰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兔的牙齿有________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3)如果图甲中有一种生物灭绝,意味着该物种拥有的全部________从地球上消失。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实质是________。
(4)如果把兔归为一类,把鹰和蛇归为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
2.
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用D、d表示。现选用圆粒豌豆A和皱粒豌豆B作为亲本进行育种实验。实验I是让A种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实验Ⅱ是将B种植株进行去雄蕊处理,然后将A种植株的花粉传到B种植株的柱头上。得到两组子代种子性状与数量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子一代出现皱粒,遗传学上这个现象称为________。
(2)通过实验________可以判断出隐性性状是________。
(3)由于长期育种的需要,须保持植株B的性状,则应对植株B采用________ (实验I或实验Ⅱ)的方式繁殖后代。
(4)为快速繁育豌豆幼苗,将植株B的茎尖置于无菌条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完整的植株,这种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5)在豌豆形成精子、卵细胞,以及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这样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豌豆的豆英中含于多颗种子,原因是________。
实验 | 圆粒 | 皱粒 |
Ⅰ | 587 | 196 |
Ⅱ | 412 | 386 |
(1)实验Ⅰ中子一代出现皱粒,遗传学上这个现象称为________。
(2)通过实验________可以判断出隐性性状是________。
(3)由于长期育种的需要,须保持植株B的性状,则应对植株B采用________ (实验I或实验Ⅱ)的方式繁殖后代。
(4)为快速繁育豌豆幼苗,将植株B的茎尖置于无菌条件下,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完整的植株,这种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5)在豌豆形成精子、卵细胞,以及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这样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豌豆的豆英中含于多颗种子,原因是________。
3.
流感、结核、足癣和蛔虫病都是人体常见传染病,请回答相关问题:
(1)流感与结核的病原体相比较,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结核与足癬的病原体相比较,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
(2)蛔虫比涡虫高等,其消化管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3)为防止结核病,要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________。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________。
(4)从病原体的类型上看,艾滋病和上述四种传染病中的________归为一类。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________,使人体不能抵御其他病原体。
(1)流感与结核的病原体相比较,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结核与足癬的病原体相比较,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
(2)蛔虫比涡虫高等,其消化管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3)为防止结核病,要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可使婴幼儿体内产生________。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________。
(4)从病原体的类型上看,艾滋病和上述四种传染病中的________归为一类。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________,使人体不能抵御其他病原体。
4.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人体的器官或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可为人体提供有机物。②和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可以获得人体所需要的氧气。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释放能量,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是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
(2)D代表排泄的主要器官,⑤和⑥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肾脏产生的尿液贮存到一定量会产生尿意,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排尿,这一反应过程以及完成此过程的神经结构分别是________。
(3)李光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从免疫学上看,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1)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可为人体提供有机物。②和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可以获得人体所需要的氧气。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释放能量,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是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
(2)D代表排泄的主要器官,⑤和⑥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肾脏产生的尿液贮存到一定量会产生尿意,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排尿,这一反应过程以及完成此过程的神经结构分别是________。
(3)李光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从免疫学上看,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2.单选题- (共8题)
5.
通过分析表中信息,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动物 | 运动方式 | 适应的环境 | 运动器官 | 是否需要能量 |
鹰 | 飞行 | 空中 | 翼 | 需要 |
鲫鱼 | 游泳 | 水中 | 鳍 | 需要 |
猎豹 | 奔跑或行走 | 陆地 | 四肢 | 需要 |
A.动物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
B.动物运动器官的形态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 |
C.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
D.在进化过程中动物运动器官表面积逐步减小与减小阻力相适应 |
7.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子宫内膜 |
B.果树嫁接后结出的果实具有接穗和砧木的共同性状 |
C.蝗虫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其若虫称为跳蝻 |
D.鸟卵卵黄表面有一盘状物称为胚盘 |
8.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科学的是( )
A.自然界中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B.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 |
C.猎豹追捕羚羊,通过生存竞争,进行相互选择 |
D.生物性状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为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
9.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应用实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应用了转基因技术 |
B.利用羊的乳汁生产人凝血因子,应用了克隆技术 |
C.利用酒曲制作米酒,应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 |
D.高产水稻的培育,应用了杂交育种技术 |
10.
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 1 | 2 | 3 | 4 |
A | 藻类植物 | 苔藓植物 | 双子叶植物 | 单子叶植物 |
B | 基因 | DNA | 染色体 | 细胞核 |
C | 细胞壁 | 细胞质 | 细胞膜 | 细胞 |
D | 人体系统 | 人体器官 | 人体组织 | 人体细胞 |
A.A | B.B | C.C | D.D |
11.
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一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萌发时胚芽先突破种皮 |
B.幼根生长依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生长 |
C.传粉和受精后由子房发育成果实 |
D.被子植物一生的变化受到遗传物质控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