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有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在被日本人控制的上海,因此把此书名改为《西行漫记》。 |
B.斯诺认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主要原因是为了北上抗日。 |
C.斯诺认为在西安事变中总司令被逮捕这一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新的方向。 |
D.《西行漫记》的发表使西方人第一次全面客观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生活,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解放区蓬勃的景象。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诗歌鉴赏- (共1题)
3.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完成小题。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注)事鼓鼙(pí):从事军务。
【小题1】请简要赏析“万里辞家事鼓鼙”一句中“万里”的妙处。
【小题2】“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是如何抒情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刘长卿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注)事鼓鼙(pí):从事军务。
【小题1】请简要赏析“万里辞家事鼓鼙”一句中“万里”的妙处。
【小题2】“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是如何抒情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yǒu)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营,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jù竟)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汝)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小题1】解释下面短语中加点的字词。
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③吾终于此乎
④置胆于坐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小题3】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甲文的论证思路。
【小题4】请结合乙文及下面链接内容写一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手法论证甲文的论点。
链接:吴国起兵攻越,越将挥戈刺伤吴王阖闾,阖闾死于途中,其子夫差继位。夫差派专人侍立宫门,每逢夫差出入,便发问:“夫差,越王杀害你父亲的仇恨你忘掉了吗?”夫差则回答:“不敢忘,不敢忘!”他励精图治,过了两年吴国出动精兵攻越国,越军大败。并俘获越王勾践到吴为奴三年。三年后勾践回国,身边总放着一个苦胆,坐卧饮食不忘先尝苦胆,借以牢记会稽之辱。而夫差则沉浸在称霸的自满中,公元前四七三年,越军大规模进攻吴国,将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夫差兵败自杀。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yǒu)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营,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jù竟)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汝)忘会稽之耻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小题1】解释下面短语中加点的字词。
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③吾终于此乎
④置胆于坐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小题3】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甲文的论证思路。
【小题4】请结合乙文及下面链接内容写一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手法论证甲文的论点。
链接:吴国起兵攻越,越将挥戈刺伤吴王阖闾,阖闾死于途中,其子夫差继位。夫差派专人侍立宫门,每逢夫差出入,便发问:“夫差,越王杀害你父亲的仇恨你忘掉了吗?”夫差则回答:“不敢忘,不敢忘!”他励精图治,过了两年吴国出动精兵攻越国,越军大败。并俘获越王勾践到吴为奴三年。三年后勾践回国,身边总放着一个苦胆,坐卧饮食不忘先尝苦胆,借以牢记会稽之辱。而夫差则沉浸在称霸的自满中,公元前四七三年,越军大规模进攻吴国,将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夫差兵败自杀。
5.现代文阅读- (共2题)
5.
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小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小题1】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是什么?
【小题2】第②——⑤段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小题3】第②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小题1】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是什么?
【小题2】第②——⑤段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小题3】第②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6.
拓展训练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小题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E.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蓝蝴蝶花美丽却安于平凡的惋惜之情。
【小题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
【小题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锌,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 |
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 |
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山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 |
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
【小题4】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6.情景默写- (共1题)
7.
根据提示默写。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②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④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⑤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⑥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
⑦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⑧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___。 (《孟子》)
⑨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
⑩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_____________。 (《大学》)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②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④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⑤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⑥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
⑦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⑧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___。 (《孟子》)
⑨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
⑩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_____________。 (《大学》)
7.语言表达- (共1题)
8.
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根据教育部《体质调研》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已成为国家及社会关注的焦点。②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是缺乏锻炼。③学校和家长教育与引导不足,引起青少年从小缺乏良好的锻炼观念。④为了改善青少年休闲体育活动状况,急需政府、家庭和学校等主体的推动与引导。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根据教育部《体质调研》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已成为国家及社会关注的焦点。②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是缺乏锻炼。③学校和家长教育与引导不足,引起青少年从小缺乏良好的锻炼观念。④为了改善青少年休闲体育活动状况,急需政府、家庭和学校等主体的推动与引导。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在《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过程中,某校八(1)班开展“寻访文化遗产”的主题月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①为了让此次活动得到社会大力支持,请你写一条宣传此项活动意义的宣传标语。
②在活动中,班主任张老师打算邀请他的大学同学李鸿教授于元月25日来校讲述关于大运河的相关知识。要求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给他。请你完成。
③李鸿教授在接到邀请函后打电话给你:“××同学你好!我是李鸿。我在元月25日那天恰好有一个外出讲学活动,所以就不能参加你们的活动了。很抱歉!请你向张老师说明情况,并请你带我向他表达我的歉意。”请你把这个内容转述给张老师。
在《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过程中,某校八(1)班开展“寻访文化遗产”的主题月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①为了让此次活动得到社会大力支持,请你写一条宣传此项活动意义的宣传标语。
②在活动中,班主任张老师打算邀请他的大学同学李鸿教授于元月25日来校讲述关于大运河的相关知识。要求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给他。请你完成。
③李鸿教授在接到邀请函后打电话给你:“××同学你好!我是李鸿。我在元月25日那天恰好有一个外出讲学活动,所以就不能参加你们的活动了。很抱歉!请你向张老师说明情况,并请你带我向他表达我的歉意。”请你把这个内容转述给张老师。
9.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