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乐东县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417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2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
B.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C.时光的淬炼、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毫不迟疑。
D.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3.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文学社请张老师给社员们上了写作辅导课。李明同学道谢说:“您的辅导课水平很高,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谢谢!”
B.刘伟同学随父亲到父亲的同事家去做客,主人问他高不高兴,刘伟说:“光临寒舍,非常高兴!”
C.星期天,张慧在家帮奶奶做家务,同学郭芳要上街买衣服,找她去“参谋参谋”。张慧说:“你稍等一下,我把这件事做完了就陪你去,好吗?”
D.陈阿姨串门来了,小莉热情接待。她说:“欢迎阿姨!您好久没到我家来了,很忙吧?请到墙角那把椅子上坐坐!”

2.字词书写(共2题)

4.
请将下面的句子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5.
根据拼音,工整地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①狭(_____)  ②怂yǒng(_____)   ③pán(_____)跚  ④(____)缈

3.句子默写(共1题)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⑵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⑷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⑹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小题1】诗中“僵卧”、“孤村”点明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诗人“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2】诗歌借风雨梦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狼》语段,完成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zhuì)行甚远B.大(jiǒng)C.(zhàn)蔽D.狼亦(xiá)矣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倾斜的字词。
(1)并如故  
(2)担持刀 
(3)一狼其中
(4)狼亦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4】“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文章实际上讽刺的是什么?

6.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完成小题。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神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小题1】皇帝为什么“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
【小题2】“两个家伙正以全副精神织布”的目的是什么?
【小题3】两位诚实的大臣为什么抢着介绍?
【小题4】皇帝不说实话的真正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皇帝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小题5】这段文字对皇帝的描写的主要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B.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C.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10.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小题1】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轻轻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小题4】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7.名著阅读(共1题)

11.
名著阅读
A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火光烘烘腾起,再一遍,更着百倍;又一遍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文段中的A指的是____________(人物),请再写一个与A相关的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言表达(共1题)

12.
仿照画线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字数可不相同)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芳香;生活是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道理;生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共1题)

13.
应用文:
请假条
尊敬的张老师:
为了体会“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深意,我昨天吃多了荔枝,得了急性肠胃炎,在医院要进行抽血化验;肠胃镜检查和输液治疗。从今天起向您请假,大约三天左右。请务必批准。
请假人:王佳
2018年12月10日
本假条有诸多错误,请至少找出四处并改正。

10.作文(共1题)

14.
请任选一题作文。
(1)家庭里有亲人的陪伴,学校里有同学、老师的陪伴。大千世界里有朋友、书籍、花草的陪伴。请以“陪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否则扣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2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