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旦放假,北大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
B.汪曾祺文学造诣深厚,写味道是淋漓尽致,画人物是惟妙惟肖。 |
C.我们要高声赞美那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北斗英雄们! |
D.对于不会的题目,我自出心裁,一般留到最后才完成。 |
2.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这是一个祈使句) |
B.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看见过”是谓语,“确实”和“亲眼”都作定语) |
C.《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译注》。(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
D.“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选自李清照的《渔家傲》。(其中后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 |
2.字词书写- (共1题)
3.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冬天像一位饱经cāng桑的老人,虽步伐蹒跚,但他依然主zăi着大自然的格调。他使青松更加傲然,使冬梅更加明艳,使山石更加lín xún。
冬天像一位饱经cāng桑的老人,虽步伐蹒跚,但他依然主zăi着大自然的格调。他使青松更加傲然,使冬梅更加明艳,使山石更加lín xún。

3.句子默写- (共1题)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诗文原句。
①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
③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⑤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
⑥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
⑦杜甫的《春望》中用细节描写抒发诗人内心无尽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
③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⑤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
⑥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
⑦杜甫的《春望》中用细节描写抒发诗人内心无尽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鉴赏- (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彭浪矶①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①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小题1】下列诗句与“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抒发情感相似的一项是( )
【小题2】赏析上阙“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句子的表达效果。
【小题3】细读全词,简要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采桑子·彭浪矶①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①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小题1】下列诗句与“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抒发情感相似的一项是( )
A.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小题3】细读全词,简要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文言文阅读- (共1题)
6.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尝诫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①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②生于膏粱③,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诸子皆诺。
(注释)①镞(zú):箭头。②尔曹:你们。③膏粱: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本文指富贵人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____________)
②尝诫诸子(____________)
③少提一剑去乡里(____________)
④因授以所出镞(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选项中的“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命藏之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尔 曹 生 于 膏 粱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小题5】请简要概括甲乙两文主旨的相同之处。
(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尝诫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①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②生于膏粱③,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诸子皆诺。
(注释)①镞(zú):箭头。②尔曹:你们。③膏粱: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本文指富贵人家。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____________)
②尝诫诸子(____________)
③少提一剑去乡里(____________)
④因授以所出镞(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选项中的“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命藏之
A.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
B.称善者久之(《周亚夫军细柳》) |
C.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
D.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 |
尔 曹 生 于 膏 粱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小题5】请简要概括甲乙两文主旨的相同之处。
6.现代文阅读- (共3题)
7.
阅读赵雨的《蟋蟀的“五德”》,回答下列小题。
①民间有谚:“秋天到,蟋蟀叫。”这似乎暗示,在所有的秋虫中,蟋蟀的名头是最大的。有人说这主要是因为蟋蟀好斗,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性中“求胜”的心理;也有人说,蟋蟀的“名声”是大唐后宫“捧”出来的,再加上后来几位著名“玩蟋蟀”历史人物的推波助澜,蟋蟀想不出名都难。
②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其俗名有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地喇叭等之多,其习性的确如民间所说也算是“风流虫”,故而它在花鸟虫鱼“四大风雅公子”中争议最多,既为峨冠博带的皇帝高官所宠幸,也令荆袍皂衣的平头百姓所钟爱。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待到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困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意思是说,唐朝后宫的女性为了打发寂寞或驱遣相思之苦,把买来的蟋蟀装进小金笼里,放在枕头旁听其鸣叫。白居易在《禁中闻蛩》中写道:“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意思是说,他在宫禁中听到到处有蟋蟀的叫声。
③养蟋蟀是怎么由“听其声”变成“观其斗”的呢?《负暄杂录》里说得言辞凿凿:“斗蛩(蛩,即蟋蟀)之戏,始于天宝。长安富人刻象牙笼蓄之,以万金付之一斗。”由此可见,玩蟋蟀的始作俑者虽然是唐朝后宫的妃子,但将“斗蟋蟀”广泛用于赌博的还是达官贵人,进而就出现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蟋蟀皇帝”——明宣宗朱瞻基、“蟋蟀丞相”——南宋的贾似道。由此,老百姓便迁罪于蟋蟀,认为此虫祸国殃民。
④其实,蟋蟀是无辜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大书法家黄庭坚以及文学大师曹雪芹等也都喜欢养蟋蟀玩,尤其黄庭坚还总结出蟋蟀有“五德”,真是匪夷所思。他说这虫儿:“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必斗,勇也;伤重不降,忠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则归宁,识时务也。”不过,对照小时候玩蟋蟀的况味,又不得不承认黄老先生总结得很有道理。
⑤看来,养宠物玩的长志与丧志,全在于人而非物。草圣王羲之也以事实证明了,养宠物,会玩才是硬道理。《晋书》载,王羲之听说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便前去观赏。在道士的请求下,王羲之以抄写《道德经》换了几只鹅,高高兴兴地“笼鹅而归”。从此,王羲之钻研书法,往往观鹅形态下笔,执笔时,食指像鹅头般昂扬微曲;运笔时,则像鹅掌拔水。王羲之模仿鹅的形态,挥毫转腕,所写的字雄厚飘逸、刚中带柔。
【小题1】阅读全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①段句子“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性中‘求胜’的心理”中的加点词“一定程度”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小题3】有人认为文章第⑤段内容与本文的说明内容——蟋蟀的“五德”完全没有关系,可以删去。你认为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①民间有谚:“秋天到,蟋蟀叫。”这似乎暗示,在所有的秋虫中,蟋蟀的名头是最大的。有人说这主要是因为蟋蟀好斗,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性中“求胜”的心理;也有人说,蟋蟀的“名声”是大唐后宫“捧”出来的,再加上后来几位著名“玩蟋蟀”历史人物的推波助澜,蟋蟀想不出名都难。
②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其俗名有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地喇叭等之多,其习性的确如民间所说也算是“风流虫”,故而它在花鸟虫鱼“四大风雅公子”中争议最多,既为峨冠博带的皇帝高官所宠幸,也令荆袍皂衣的平头百姓所钟爱。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待到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困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意思是说,唐朝后宫的女性为了打发寂寞或驱遣相思之苦,把买来的蟋蟀装进小金笼里,放在枕头旁听其鸣叫。白居易在《禁中闻蛩》中写道:“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意思是说,他在宫禁中听到到处有蟋蟀的叫声。
③养蟋蟀是怎么由“听其声”变成“观其斗”的呢?《负暄杂录》里说得言辞凿凿:“斗蛩(蛩,即蟋蟀)之戏,始于天宝。长安富人刻象牙笼蓄之,以万金付之一斗。”由此可见,玩蟋蟀的始作俑者虽然是唐朝后宫的妃子,但将“斗蟋蟀”广泛用于赌博的还是达官贵人,进而就出现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蟋蟀皇帝”——明宣宗朱瞻基、“蟋蟀丞相”——南宋的贾似道。由此,老百姓便迁罪于蟋蟀,认为此虫祸国殃民。
④其实,蟋蟀是无辜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大书法家黄庭坚以及文学大师曹雪芹等也都喜欢养蟋蟀玩,尤其黄庭坚还总结出蟋蟀有“五德”,真是匪夷所思。他说这虫儿:“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必斗,勇也;伤重不降,忠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则归宁,识时务也。”不过,对照小时候玩蟋蟀的况味,又不得不承认黄老先生总结得很有道理。
⑤看来,养宠物玩的长志与丧志,全在于人而非物。草圣王羲之也以事实证明了,养宠物,会玩才是硬道理。《晋书》载,王羲之听说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便前去观赏。在道士的请求下,王羲之以抄写《道德经》换了几只鹅,高高兴兴地“笼鹅而归”。从此,王羲之钻研书法,往往观鹅形态下笔,执笔时,食指像鹅头般昂扬微曲;运笔时,则像鹅掌拔水。王羲之模仿鹅的形态,挥毫转腕,所写的字雄厚飘逸、刚中带柔。
【小题1】阅读全文,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蟋蟀“名声”大,是因为唐朝后宫女性热衷于“斗蟋蟀”赌博,后来又有“蟋蟀皇帝”“蟋蟀丞相”的推波助澜。 |
B.第③段引用《负暄杂录》记载内容,是为了说明达官贵人将斗蟋蟀广泛用于赌博。 |
C.苏东坡、黄庭坚、曹雪芹等人喜欢蟋蟀主要是因为爱其“品德”。 |
D.王羲之“笼鹅而归”,观赏并模仿鹅的形态写字,形成自己的书法特点。 |
(1)第①段句子“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性中‘求胜’的心理”中的加点词“一定程度”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小题3】有人认为文章第⑤段内容与本文的说明内容——蟋蟀的“五德”完全没有关系,可以删去。你认为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8.
阅读姚影的《雨的印记》,回答下列小题。
①雨,从小到大,一直在记忆里缱绻。喜欢雨,更喜欢下雨的日子,清凉中漫溢着温暖。
②儿时,在农村老家,大人们每天像个不停歇的陀螺,忙不完的活儿。尤其是一进夏天,父母一大早就去地里干活,直到日中午后,才稍微休息。但是母亲从来不睡午觉,她要趁着好天,拆洗被子。唯有下雨天,才是老天给农人放的假。
③但是庄户人家,很懂得运用统筹方法。晴天有晴天的活计,雨天有雨天的安排。
④下雨了母亲也不闲着,把以前拆洗好的被面拿出来,缝被子。她先把被面平铺在炕上,中间均匀地铺在棉絮,然后慢慢抻平,最后缝合起来。我喜欢光着小脚丫,坐在炕头的旮旯里,吃着花生,红枣,守着母亲玩。每逢母亲眯起眼睛,穿针引线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停止咀嚼,屏住气,直到看见线头平稳穿过针鼻儿,我才跟着长出一口气。母亲缝被子的时候,左手藏在被子底下,把被子托起一座平缓的小丘,右手握针,一个俯仰之后,用顶针一顶,针便穿过厚厚的棉花,探出尖尖的小脑袋。母亲顺势拽出,轻巧麻利,循环往复,像是在表演欢快的舞蹈,我常常看得入了迷。最喜欢的是,看着被面上的图案出神,那时的被面,很具时代特色:火红的太阳、耕地的拖拉机、忙碌的农民、绿色的禾苗……和着光洁一新的被面散发出的皂角香,我仿佛去到了一个美丽的田园世界。有时候,一床干净整齐的被子刚刚被母亲缝竣工,就禁不住在上面翻个跟头,打个滚,撒一阵欢。母亲嗔怪,我照旧疯闹,因为早已发现,母亲的嗔怒,多半是假装的。
⑤下雨天,母亲还可以抽出空来,给我们包饺子吃。
⑥后园里,头茬韭菜,红褐色的韭菜根,细长的韭菜叶儿,挂着鲜亮的水珠儿,支楞着,铺满一畦翠绿。母亲便割下一大捧,回家来,把韭菜一根根择好,洗净,甩干。然后和面,切菜调馅儿……中午,炕上支起小圆桌儿,一家人围坐一起,蘸着飘着金黄油花儿的香醋,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薄皮儿大馅儿,咬一口,韭菜的清亮,虾皮的鲜气,鸡蛋的香味,一齐涌来,鲜嫩可口,齿颊留香。凉快天儿,吃热气腾腾的饺子,真是一种无比的享受。
⑦雨天的父亲,总爱捧本书,不厌其烦地读。他喜欢《三国演义》《封神榜》……而且喜欢在饭桌上,给我们娓娓地讲述。因为有了父亲的故事,每顿饭,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
⑧雨天的小孩子们,仿佛都很兴奋,我和小朋友们常常趿拉着妈妈的大雨鞋,打个伞,在胡同里蹚水玩,哪水多,往哪去。听着雨在伞上欢跳,小心地蹚着雨水,那是一种说不出的乐趣。
⑨雨天,是为乡下人插入的一段静好时光。多年过去,它始终泊在我的记忆里,鲜活着,温润着。
【小题1】下雨的日子,留给作者的记忆是“清凉中满溢着温暖”。阅读全文,根据示例,补全文章“温暖”的具体表现。
母亲缝被子给我带来的艺术享受——______——______——我和小朋友在雨中嬉戏的自由欢畅
【小题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1)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阅读全文,说说第③段的作用。
【小题3】本文选材有详有略。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小题4】阅读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链接材料)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选自《昆明的雨》
写出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抒情方式上的相同之处,并分析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文中的不同作用。
①雨,从小到大,一直在记忆里缱绻。喜欢雨,更喜欢下雨的日子,清凉中漫溢着温暖。
②儿时,在农村老家,大人们每天像个不停歇的陀螺,忙不完的活儿。尤其是一进夏天,父母一大早就去地里干活,直到日中午后,才稍微休息。但是母亲从来不睡午觉,她要趁着好天,拆洗被子。唯有下雨天,才是老天给农人放的假。
③但是庄户人家,很懂得运用统筹方法。晴天有晴天的活计,雨天有雨天的安排。
④下雨了母亲也不闲着,把以前拆洗好的被面拿出来,缝被子。她先把被面平铺在炕上,中间均匀地铺在棉絮,然后慢慢抻平,最后缝合起来。我喜欢光着小脚丫,坐在炕头的旮旯里,吃着花生,红枣,守着母亲玩。每逢母亲眯起眼睛,穿针引线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停止咀嚼,屏住气,直到看见线头平稳穿过针鼻儿,我才跟着长出一口气。母亲缝被子的时候,左手藏在被子底下,把被子托起一座平缓的小丘,右手握针,一个俯仰之后,用顶针一顶,针便穿过厚厚的棉花,探出尖尖的小脑袋。母亲顺势拽出,轻巧麻利,循环往复,像是在表演欢快的舞蹈,我常常看得入了迷。最喜欢的是,看着被面上的图案出神,那时的被面,很具时代特色:火红的太阳、耕地的拖拉机、忙碌的农民、绿色的禾苗……和着光洁一新的被面散发出的皂角香,我仿佛去到了一个美丽的田园世界。有时候,一床干净整齐的被子刚刚被母亲缝竣工,就禁不住在上面翻个跟头,打个滚,撒一阵欢。母亲嗔怪,我照旧疯闹,因为早已发现,母亲的嗔怒,多半是假装的。
⑤下雨天,母亲还可以抽出空来,给我们包饺子吃。
⑥后园里,头茬韭菜,红褐色的韭菜根,细长的韭菜叶儿,挂着鲜亮的水珠儿,支楞着,铺满一畦翠绿。母亲便割下一大捧,回家来,把韭菜一根根择好,洗净,甩干。然后和面,切菜调馅儿……中午,炕上支起小圆桌儿,一家人围坐一起,蘸着飘着金黄油花儿的香醋,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薄皮儿大馅儿,咬一口,韭菜的清亮,虾皮的鲜气,鸡蛋的香味,一齐涌来,鲜嫩可口,齿颊留香。凉快天儿,吃热气腾腾的饺子,真是一种无比的享受。
⑦雨天的父亲,总爱捧本书,不厌其烦地读。他喜欢《三国演义》《封神榜》……而且喜欢在饭桌上,给我们娓娓地讲述。因为有了父亲的故事,每顿饭,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
⑧雨天的小孩子们,仿佛都很兴奋,我和小朋友们常常趿拉着妈妈的大雨鞋,打个伞,在胡同里蹚水玩,哪水多,往哪去。听着雨在伞上欢跳,小心地蹚着雨水,那是一种说不出的乐趣。
⑨雨天,是为乡下人插入的一段静好时光。多年过去,它始终泊在我的记忆里,鲜活着,温润着。
【小题1】下雨的日子,留给作者的记忆是“清凉中满溢着温暖”。阅读全文,根据示例,补全文章“温暖”的具体表现。
母亲缝被子给我带来的艺术享受——______——______——我和小朋友在雨中嬉戏的自由欢畅
【小题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1)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阅读全文,说说第③段的作用。
【小题3】本文选材有详有略。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小题4】阅读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链接材料)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选自《昆明的雨》
写出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抒情方式上的相同之处,并分析选文第①段和链接材料在文中的不同作用。
9.
阅读《“娘炮”之风当休矣》(有删减),回答下列小题。
①清代名士龚自珍曾借助“病梅”的隐喻,对病态审美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表达忧思。
②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的流行文化中,类似“病梅”一般的审美趣味依然很有市场。
③“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小鲜肉”偶像令人错愕的形象与做派。
④当越来越多的“娘炮”及其言行刷屏霸屏,成为一些人热捧、哄抬的对象,人们对这种“辣眼睛”的反常现象不断表达担忧和反思。
⑤与出于艺术表现考虑的“反串”“异装”不同,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身玉立却如弱柳扶风,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他们既在电影电视中这样演,在综艺节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入戏”……
⑥由“嫩”到“美”进而“娘”,这种病态审美的递进耐人寻味。“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⑦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
⑧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⑨以文化人,更在育人。“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⑩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网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谑,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告诫人们: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清代名士龚自珍曾借助‘病梅’的隐喻”一句中“病梅”在本文中的含义。
【小题2】你身边的同学也有这样动不动就抚着胸口轻唤“吓死宝宝了”的“娘炮巨婴”。请你借用文中作者的观点劝说他做铁血男儿。
【小题3】下面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请说说理由。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选自《富贵不能淫》
①清代名士龚自珍曾借助“病梅”的隐喻,对病态审美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表达忧思。
②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的流行文化中,类似“病梅”一般的审美趣味依然很有市场。
③“油头粉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正是时下某些所谓“小鲜肉”偶像令人错愕的形象与做派。
④当越来越多的“娘炮”及其言行刷屏霸屏,成为一些人热捧、哄抬的对象,人们对这种“辣眼睛”的反常现象不断表达担忧和反思。
⑤与出于艺术表现考虑的“反串”“异装”不同,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身玉立却如弱柳扶风,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他们既在电影电视中这样演,在综艺节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入戏”……
⑥由“嫩”到“美”进而“娘”,这种病态审美的递进耐人寻味。“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⑦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
⑧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⑨以文化人,更在育人。“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⑩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网络上“少年娘则国娘”的批评尽管不无戏谑,但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告诫人们: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小题1】阅读全文,说说“清代名士龚自珍曾借助‘病梅’的隐喻”一句中“病梅”在本文中的含义。
【小题2】你身边的同学也有这样动不动就抚着胸口轻唤“吓死宝宝了”的“娘炮巨婴”。请你借用文中作者的观点劝说他做铁血男儿。
【小题3】下面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请说说理由。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选自《富贵不能淫》
7.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0.
语文实践活动。
春节即将到来,你所在年级准备组织评选优秀民俗文化遗产项目,你所在班级以“泰州春节民俗”为项目撰写申请报告,请你也来参与吧。
(品诗句知民俗)
(1)你班同学搜集了一首关于写春节的古诗,请列举诗中的民俗活动。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编短信添民俗)
(2)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时“拜年”主要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等内容。而今,拜年习俗不断增添形式,例如电话拜年,微信、短信拜年等。
请你用一句话编辑一条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短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邀专家讲民俗)
(3)年级组邀请泰州民俗学会王会长为同学们介绍泰州地区春节饮食民俗的发展史。会议结束后,学生会主席张亮为感谢王会长起草了一份感谢信。感谢信中有三处错误:一处语病(画线句①),一处表达不得体(画线句②),一处格式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王会长:
您好!
衷心感谢您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春节饮食习俗的盛宴。您的讲座词雅句优,精彩绝伦,尤其是您在讲座中传达出的深厚文化气息,①不但让我们对家乡的其他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也激起了我们对家乡饮食习俗的热爱。②同学们由衷地向您表示祝贺并期盼再次聆听您的文化讲座。
最后,祝您身体安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2019年1月20日
×××中学学生会
春节即将到来,你所在年级准备组织评选优秀民俗文化遗产项目,你所在班级以“泰州春节民俗”为项目撰写申请报告,请你也来参与吧。
(品诗句知民俗)
(1)你班同学搜集了一首关于写春节的古诗,请列举诗中的民俗活动。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编短信添民俗)
(2)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时“拜年”主要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等内容。而今,拜年习俗不断增添形式,例如电话拜年,微信、短信拜年等。
请你用一句话编辑一条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的短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邀专家讲民俗)
(3)年级组邀请泰州民俗学会王会长为同学们介绍泰州地区春节饮食民俗的发展史。会议结束后,学生会主席张亮为感谢王会长起草了一份感谢信。感谢信中有三处错误:一处语病(画线句①),一处表达不得体(画线句②),一处格式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王会长:
您好!
衷心感谢您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春节饮食习俗的盛宴。您的讲座词雅句优,精彩绝伦,尤其是您在讲座中传达出的深厚文化气息,①不但让我们对家乡的其他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也激起了我们对家乡饮食习俗的热爱。②同学们由衷地向您表示祝贺并期盼再次聆听您的文化讲座。
最后,祝您身体安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2019年1月20日
×××中学学生会
8.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