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1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点缀   签赏   惟妙惟肖   重岩叠嶂
B.掩映   寂寞   因地治宜   长途跋涉
C.蔷薇   挖掘   巧妙绝纶   络译不绝
D.喧嚣   休憩   就地取材   无动于衷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B.最有趣的是两只雀儿并排站在柳枝上,交头接耳,吱吱啾啾仿佛在说情话。
C.三峡两岸数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怪石林立,别具匠心,非常壮观。
D.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匀(chènɡ)    推(chónɡ)   桥(dūn)   自出心(cái)
B.榭(xuān)    沉(tán) 防(yù)    春寒料(qiào)
C.道(chà) 梁(biàn) 遒(jìnɡ)   络不绝(yì)
D.空(lòu) 隙(xià) 维(xiān)   摩肩接(zhǒn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中国人不管相距千山万水,不管有钱无钱都要回家过年,这是一种不变的思乡情怀。
D.诗人济慈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5.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列数字)
B.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比较)
C.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举例子)
D.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打比方)

2.句子默写(共1题)

6.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 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5)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6)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________________。(孟子《富贵不能淫》)
(8)寒暑易节,_______________。(列子《愚公移山》)

3.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释)①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作者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蕲:祈求。③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是说黄几复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④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首句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
B.颔联写诗人与朋友分别之后追忆京城相聚之乐,继而抒写别后相思之苦。
C.颈联上句称颂友人为官之廉,下句赞美友人行医之能。
D.全诗称赞黄几复之余,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予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和愤慨。
【小题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借与友人相隔之远不能相聚,道出了对友人的思念。
B.“寄雁传书谢不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雁儿人格化,极富情趣。
C.颔联相互对照,既写了眼前之景,又写了十年前的情景。
D.本诗意境清新隽永,情真意切,表现出黄庭坚诗的特色,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孝文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射,杀首虏多,为郎,骑常侍。数从射猎,格杀猛兽,文帝曰:“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
注:①良家子:平民子弟。②用:因为,由于。③首虏:敌人的首级。④郎:帝王侍从官的通称。⑤骑常侍:郎官的加衔。
【小题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⑴军士吏甲(_____)
从射猎(_____)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2)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各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苏州园林
叶圣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⑨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①,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⑩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小题1】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第②段文字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点的句子是(1)__________。从第④段的内容看,与这个特点相照应的两个句子分别是(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小题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3】“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据说”能否省去?为什么?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黄山绝壁松
冯骥才
①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②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③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④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⑤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份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⑥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籽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虬劲和富於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⑦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⑧於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⑨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飓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於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⑩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
【小题1】知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黄山景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
下联:绝壁松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④段画线句“苍鹰也不去那里”有什么言外之意。
【小题3】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於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
【小题4】文末赞叹“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6.作文(共1题)

11.
作文

每一天都是成长的历程,每一件事都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水花。在生活中,有师长的教诲,有朋友的关爱,有儿时的欢乐,有校园的精彩……回首往事,这些都是记忆的珍宝。

请以“岁月留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中心突出,文体清晰;②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出现真实姓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